文化的命脉
--------读《一个王朝的背影》有感
华夏大地的每一次颤抖都会引起文化的阵痛。那些文化的使命者羸弱的肉体在硝烟中跌倒,甚至毁灭。幸存者,茫然四顾,路在何方?怀抱经卷热泪长流。阴冷的风掀动厚重的书页,那些版刻的字符,因为责任的重压而伸出救助的双手,于是这些已到悬崖边缘的人们,只能回头,把屈辱埋进黄沙。用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拂去经卷上的蒙尘,修补那些触目惊心的残页。
做梦的是人,能把梦和理想重叠的人,便是强者。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这些雄心勃勃的天之娇子,四处征战,最终怀拥江山。征战的疲惫后,他们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巩固风雨初霁的万古江山。“软硬兼施”便构成君主一生王朝梦的内容。“硬”当然指血腥的武力镇压,无数的人便因为效忠前朝的只言片字沦为冤魂。但统治者却惊奇的发现还有一种东西是无法用强力去打岁碎的,那就是延续千年的文化所形成的人文精神堡垒。对它的态度只能软化和妥协,而君主们是不甘于后者的。他们想从中打开缺口,然后塞进自己野心勃勃制定的伦理道德,然后让他们悄无声息地愈合,并一直向前发展。在这种过程中,他们明白血腥的手段是徒劳的,因为仇恨的意识会在黑暗的环境中越积越深。于是他们就尝试着去亲和,躬身力行,颁布一些怀揉文人的法规,修订一些文书,选拔一批加以重用。但一些品骨傲然的人誓死不从,他们的灵魂仍忠于那已成云烟的王朝,前朝的覆灭就是自己精神的覆灭,这就是中华文人狭隘的文化正统观念。但也有一些人在痛苦后觉醒,他们认识到文化的生命力是永无止境的,它需要传递更需要传递者的力量,传递者的生本身就是对文化的一种责任而不应是逃避。于是在艰难的抉择后,他们选择容纳,这又体现了文化博大的一面。
在这里,在这种背景下,背叛和宽容成了同义词。他们要呐喊,要巩固阵营的力量。于是“文人相争”现象便应运而生,但这种斗争绝对和政治无关,尽管有可能为政治所利用。混乱的政治环境,让他们在夹缝中得以喘息,白色的恐怖反而成为一种掩护。在这里没有手段性的攻讦,阴谋,耍诈。而只有指责与批评,表面的闹剧下是一种有序的前进。灵魂的刺痛只会使他们觉醒从而屹立。
对法度的认可并不代表他们的屈服,而是对自我规范方式的习惯。他们是使命者,责任让他们别无选择,他们不会刻意追求高贵,高贵却因为他们的存在而闪耀着孤独冷浚的光芒,无人可及。
塞外凛冽的长风冷却了战火的灼热。那单薄的城墙,荒草疯长,历经几世的惊慌仍矗立,并仍将坚持,因为这里溶解了几多的生命,几多的热血,几多的誓言。曾经撕心裂肺的呜咽化做一双巨手,紧紧环绕,紧紧拥抱大地,这就是永不泯灭的命脉。
本文已被编辑[漠孤寒]于2005-4-8 22:40:17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xinhenliuxiang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