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魂系第三只眼(上)宁夏何老三

发表于-2014年01月16日 早上8:27评论-2条

魂系第三只眼(上)

(长篇报告文学) 

—— 记知青摄影家、专栏作家、资深图书策划人周志淳

【题记】“人类曾有第三只眼”这一说法由来已久。古人类学家认为,第三只眼这个器官的退化痕迹就残留在人类大脑的半球下。

现代医学对第三只眼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过。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许多宗教仪式上,人们经常在双眉之间画上第三只眼以便获得与宇宙进行直接交流的通道。

照相机就是摄影者看世界的第三只眼。摄影者通过第三只眼去观察、体验形形色色的客观世界。

——摘自周志淳小说《第三只眼》

背景资料:周志淳,男,1946年11月出生,北京市人,现年65岁,中共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笔名“贺兰哨”,研究生学历,曾任外交部世界知识出版社图书中心副总经理兼发行部主任等职。1969年学习摄影,1999年开始从事摄影创作。以新闻摄影为主,曾在《中国摄影报》、《人民画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旅行家》、《北京月讯》等各类报刊上发表几百幅作品。

主要著作有《再看普京》、《数码摄影实拍手册》、《周毅亭家书》等。

作为北京知青,周志淳曾上山下乡至宁夏生产建设兵团13师(后更名为平吉堡农场),在那里战斗了12年。1977年调山西大同工作,并在大同工作了15年。1992年回京。回京后曾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工信部)、世界知识出版社(外交部)等单位任职,2009年1月退休。

壬辰年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的日子,笔者慕名到知青摄影家周志淳家中拜访,一来是想看看他这些年拍摄的几万张照片,二来是想讨教摄影方面的有关问题。聊着聊着,话题的外延扩大了,我突然发现,周志淳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知青摄影家,而且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资深的图书策划人。他简直就是一位“三栖”专家!

也许是大学学理工科的缘故,周志淳竟是一位满嘴充斥着数字化的“三栖”专家:

他总结自己一生屡受挫折的时候,用了这样一组数字——入团用了6年,上山下乡12年,从高中到大学用了16年,入党用了21年;

他1977年8月21日离开上山下乡的平吉堡农场(原农建13师1团)调到山西雁北某工程公司报到上班,各有关单位来回踢皮球,光盖各种公章就跑了67趟;

他曾5年搬过6次家,也曾30年里购置过8架相机记录自己一家的巨变;

他曾给自己制定了25份人生规划,每一份计划都有预定目标、实施方案和效果总结,件件有交待;

他从1969年以来所拍摄的照片,胶片的超过1万张、数码的约有4、5万张。他和夫人的卧室、他自己的书房,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只是几个铁书架或当作屏风,或当作装饰,那上面堆满了相册、摄影笔记、人生总结等等,密密麻麻,已经整理好的本册就有109本之多;

他1999年以来,和老伴王春萍一起,边旅游边摄影,2007年就已走遍了包括新疆、西藏、港、澳、台在内的全中国著名旅游景点,到2010年已涉足5大洲。其中自费旅游花去了相当一部分积蓄;

他主持发行的原外交部长钱其琛撰写的《外交十记》,先后印刷22次,累计销售30万册;

他亲自撰写的《再看普京》,出版以来重印了3次,并由外交部2次赠送给胡锦涛主[xi]率领的中国访俄代表团。这本书曾被近百家媒体或连载,或节选转载;

笔者也尝试着“数字化”一回,在“百度”上搜了一回“周志淳”三个字,竟能找到5030个相关结果!

然而,我最欣赏的,不仅是这样一组组充满着传奇与感人故事的数字,更钦佩他的为人和品德。他这样评价自己:

我就是一个泥人儿,国家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我就把自己打碎,用眼泪塑成什么样的人。国家需要理工类的人才,我就塑成理工类的人;国家需要文科类的人才,我就塑成文科类的人;国家需要管理类的人才,我就塑成管理类的人!

【艰难时世】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苦难对于天才只是一块垫脚石”,周志淳的前半生就是苦难堆砌的。

阶级斗争 从小抓起

周志淳的父亲是1949年200万大迁徙者之一,因此,他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1956年初,母亲所在的“华北建筑总公司”突然易名“华北大同建筑总公司”,公司人员全部调到山西大同工作。

这可急坏了母亲,她多次找领导反映家中困难,又屡屡投书《人民日报》、全国妇联,均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工薪阶层,全凭那点儿工资生活。无奈,只好把周志淳和妹妹寄养到大姨家,一步一回头地到大同去了。

从那以后每年春节过后,周志淳从火车站送母亲回来都暗暗下定决心,要刻苦学习,将来考上理想大学,把母亲接回来享受天伦之乐。

斗转星移,转眼到了参加高考的1964年。

从高一到高三上半学期,他们用两年半的时间学完了高中三年的功课,挤出最后半年应对高考。

1964年元月举行高三上半学期期末考试。周志淳7门功课取得34分的好成绩(当时实行的是5分制)。

为此他报的“第一志愿:北大物理系,第二志愿:邮电学院。”

那一年的暑假时间过得可真慢呀。好不容易熬到了8月中旬,第一批学校录取通知书发下来了,周志淳天天到楼下去等邮递员,几天下来邮递员已经认识这个小孩儿了。以至于还没下自行车,老远就冲周志淳喊:“今天没有你的!”“抱歉,没有你的!”“真抱歉,今天还没你的!”好像是他欠周志淳的一样。

8月20号开始第二批学校录取通知书也发下来了,周志淳还是天天到楼下去等邮递员,邮递员还是老远就冲他喊:“今天没有你的!”“抱歉,没有你的!”“真抱歉,今天还没你的!”周志淳明显地感到,邮递员已经没有前些日子热情了——可不是吗,人家心里有话了:“就这成绩,还从一类学校开始就坐立不安呢,真是自不量力!”

9月初,周志淳终于从邮递员手里接到一份通知,信封落款处的大红铅字是“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圈里人都知道这种信封里面装的肯定是“不录取通知书”。

接过信件时邮递员对周志淳说了几句话,也许是安慰,也许是奚落,反正这些都不重要了,周志淳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听不见了!

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他自己恍恍惚惚地觉得应与 “家庭出身”有关,左邻右舍一打听,让他不幸言中:凡是家庭出身不好的考生,下场都不好,其中最甚者就是周志淳这种直系亲属在港台的考生。

可能又是直系亲属在港台惹的祸,一直没有给他们分配工作。他和65中的另一位高材生苗洪才在9月中旬分别接到一份北京广播函授学校朝阳分校的“录取通知书”。

听说有的同学呆呆地在天安门广场上坐了整整一夜。14岁的妹妹仿佛也在一夜间长大了,她劝周志淳:“哥哥,你千万不要想不开啊。”

周志淳平静地说:“我已经想明白了,我这一辈子的路将要比别人艰难得多。”

唉,五味杂陈的1964年!

——那一年,周志淳17岁。

多少年来,周志淳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始终不得其解:1964年那次高考,我究竟考了多少分?

2011年6月,在一次上山下乡知青小范围的聚会上,一位曾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多年的兵团战友告诉他们,当年凡是“政审”一栏盖有“不宜录取”印章的考生,试卷压根儿就没有参加阅卷工作——命运与他们开了这么一个大玩笑!

不过,周志淳可以告慰母亲的是,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后,他作为山西大同地区的年过30的“高龄”考生,重新披挂,再一次走进了高考考场。这一次他的高考成绩是:物理97分、数学95分、化学80.5分。以三科272.5分的总成绩夺得了山西大同800名考生之冠(其中不乏历届北京重点中学在山西插队的高材生)!

哦,对了。2007年高考第一天(6月6日)《北京晚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10张照片)对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题目是:“老高考状元的‘发家’史”。

志淳永远创第一

1965年7月23日,周志淳高中毕业又上了一年广播函授学校后,上山下乡来到了农建13师1团6连5班,干了整整两年农工就调到团部当宣传队队长,后来又调到机耕二连当文书兼拖拉机手。这您听着都新鲜吧?这么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差事,怎么能兼职呢?人家周志淳就做到了,而且,还做得很出色。如果表现不好,开拖拉机这种又要技术又要出身的好差事,怎么会轮到周志淳呢?就是这个周志淳,创造了出身不好的知青可以开拖拉机的先河。不过,他也差点把自己报销。

机务工作充满着艰苦甚至是风险的考验,有道是:“机械自有三分险,突然事故不可免”。

1971年7月22日,周志淳一行10人坐着东方红—28 轮式拖拉机从团部库房打粮回来,行驶到十连路口和大桥之间,拖拉机突然从公路右侧来了个急转弯,跑到公路左边,接着车头一栽,掉到几米深的路基下。周志淳当时坐在司机王福生的边上,那时候跑运输的轮式拖拉机驾驶员座位结构简单,舒适性、安全性都差,更没有驾驶楼了。

周志淳明白了,平时常听人讲的翻车的一幕发生了。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此时不跳,更待何时——跳车吧!说时迟,那时快,当他刚刚站起来,由于车子的惯性作用,自己还没跳,身子却不由自主地飞了出去,重重地落在拖拉机前轮前,这时提供动力的后轮已被制动,而做为导向的前轮还在转动。周志淳右胳膊的手臂被前轮平推着走了一小段,与此同时右侧胸部也一阵剧痛,顿时觉得塌陷了一块。

周志淳声嘶力竭地高喊着:“胳膊!胳膊!”心想,这下儿一只胳膊折了,可能还得断三根肋骨。只听得后面“咣当”一声巨响,估计是拖车翻了,这时拖拉机也熄火了。周志淳赶忙两手捂着右侧胸部,从地上爬起来。折胳膊、断肋骨他都不伤心,心想拖车上的伤亡可能比自己大得多。

片刻的沉寂之后,开始乱了:会计苏国祥中午喝了二两酒,醉醺醺地趴在司务长刘志成身上,而刘志成的两条腿被压在拖车帮下。他大叫着:“哎呦,我的腿不行了!”其他人被压在装粮食的几十条大麻袋下又哭又叫,就是看不见人。车头撞到排水沟的树上,拖车立了起来,与地面翻成了90°角。凭他们这几个残兵败将来收拾残局已经是黔驴技穷,所以一听有人喊:“赶紧去人打电话,让连里派车派人来救援”,周志淳就一瘸一拐地去了。

后来才知道造成这样一个大事故是由于拖拉机花键销子断了,负责导向的前轮失去了控制。这是那年团里除了15连年初车毁人亡之后的第二大事故,不幸中的万幸,除6人负伤外(司务长刘志成的腿被拖车上两个大螺钉刺穿),没有造成人身事故。

感谢那棵挡住车头的小树,让车熄了火,感谢司机王福生在沟底刹住了车,而且车头没有倒,使周志淳免去被砸到车头下的危险,也没有折胳膊、断肋骨,只是头跌破了,胳膊擦破了,右胸软组织受了损伤。

一次又一次的“有惊无险”,历练了他们,使20岁出头儿的他们就在逆境中成长起来,在以后的日子里从容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

1975年,周志淳调到团政治处当青年干事,偏偏他又喜欢上了放电影。正好电影放映员缺人手,他又申请作兼职电影放映员。

然而兼职放映员说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可真大啊!每天下午6点政治处下班,匆匆忙忙吃两口饭,就要做晚上放映的准备工作。8点到10点放映。放完电影后还要倒片、保养机器。一般来说休息就要到12点以后了。专职放映员依照惯例第二天上午可以休息,而他由于是个人自愿强烈要求做兼职放映员,领导与周志淳“约法三章”,不得耽误政治处日常工作,所以名正言顺没有他的半天休息时间。结果他比别人辛苦多了,头一天晚上12点以后休息,第二天6点半就得起床,筹备8点正点上班。

工作压力,倒还好说;精神上的压力比这可大多了。“电影放映”作为一门技术,由放映电工、电影放映机、电影扩音机、爱机护片等四个板块组成.。每个电影放映员都要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经过笔试、口试、实际操作、实际排障等层层严格考核方可颁发“电影放映合格证”,持证上岗。

于是,他如醉如痴地学放映技术,学电工知识,学电路图……学一切和放电影有关的知识。于是,他又创造了多个第一:

第一个敢把电影放映机拿回家大卸八块、重新组装的知青;

第一个摸黑换电影胶片的知青放映员;

第一个敢于用手工收片子的电影放映员,同时,还是第一个兼职电影放映员、第一个参加兰州军区《人民军垦报》新闻报道学习班的农建13师北京知青……

“有买人排骨的吗?”

想当年,周志淳姨家人口多、收入少,生活一直很紧张。以往下学回到家里,大姨都在凉水盆里给他拔几个西红柿。他考大学的那些日子居然出现了久违的西瓜。

周志淳狼吞虎咽地吃完就去看书。

刚上初中的妹妹走过来悄悄地对他说“哥,分我那块西瓜我没吃,在碗柜里放着呢,你吃了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妹妹从小就懂事。三年困难时期,他家到月底都要吃几顿菜粥,干等着24号下午,赶快去粮店排队抢购下月的口粮。24号中午抖抖米袋子、扫扫面袋子,东凑凑、西凑凑给每人熬上一碗稀粥,再加上每人每月供应的半斤点心,权且算是一顿午餐。

每到24号中午,妹妹就只喝一碗粥,而把自己那份儿点心小心翼翼地存起来。在以后的日子里偶尔拿出一块,她一半儿,哥哥一半儿,慢慢解馋。

此时,他知道,妹妹给自己留的不是一块普通的西瓜——这是一份责任,改变家庭命运的责任!

长期的营养不良,使得周志淳全身的“排骨”清晰可见,1983年夏天,周志淳结了婚并有了两个孩子后,儿子放暑假,全家人一起出动,骑着单车去大同郊外游泳。“我带上了全家唯一上档次的新式武器——70多元的红梅120相机。” 周志淳说。

说是游泳,其实当时全家就周志淳会游泳,只能在浅水处玩水。夕阳西下,光线非常好,周志淳赶紧地请同事拍了张全家戏水图。回来洗出来一瞅,“好家伙,个个身上都露着肋骨。”周志淳指着身上的“排骨”开玩笑:“谁买我的排骨?”

尿浇飞轮

1977年8月21日,周志淳调到了山西。他后来总结说,山西的15年正是他自己继往开来的、重要的15年。

可以说,从1964年高考的“不宜录取”、1965年的上山下乡使他被拔光了全身的羽毛,变成了一支“丑小鸭”;经过宁夏12年的卧薪尝胆、山西15年的休养生息,逐渐羽翼丰满——上了大学、转了干、入了党、评上了中级职称,就差一个“北京户口”, 跃跃欲试,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十年不飞,一飞冲天”了!

他说,山西的日子很值得留恋,最重要的有上电大这一段。

1977年,文革结束不久,周志淳从宁夏辗转来到大同。他见到的大同是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景象:用电量入不敷出,家家户户点的都是“电石灯”(将电石放在水中,靠电石与水反应产生乙炔气,点着供照明使用)。由于马路上没有路灯,店铺早早关了门,每到晚上全城一片黑暗,整个城市就形同一座“死城”。

大同以产煤著称于世,空气污染相当严重,不少人患有呼吸道传染病,上班时走在路上,马路上一片痰迹;下班时家家户户拉动风箱烧起烟煤,整个城市烟雾缭绕,遮云蔽日。周志淳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上过三年半脱产电视大学(住校生)。

由于教室里的电视信号不好,电大的学员经常骑车驮着凳子到其他电视信号好的分校里听课,别人戏称他们是“板凳大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上级要求必须到距离大同市区15公里的矿务局学校去做实验,有钱的学生可以坐公交车去,而周志淳等家庭困难的学员就只能骑自行车去。大同冬天白天最低气温经常是在零下10—20℃,这样的气温下往往骑上5公里左右,两脚就冻僵了。每到这时就跳下来,推着车跑上一段路,两脚就缓过来了,再接着骑。还有的时候由于气温太低,黄油凝固了,把后轮子上的千斤丝粘住了,两脚紧蹬,齿轮空转,就是起不到驱动作用,使不上劲。怎么办?周志淳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往飞轮上尿尿!一泡热尿浇上去,包管“‘尿’到病除”。

于是,我看到了这样一张奖状;“周志淳,1980年9月——1983年12月,就读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入学时以数、理、化272.5分名列大同考区800名考生之冠。上大学三年中,4次获省、市、局奖励,三年各门功课平均85分以上,答辩‘优秀’,获‘省优秀毕业生’称号。”

星期日摄影师

在大同那些年,周志淳还开天辟地地做了一件大事:为了解决贫困,为了自己的家,他要做星期日摄影师,给人有偿照相!他觉得,做为一个男人,就是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天塌下来,有自己顶着!

他找出了自己的照相机,又用三合板赶制了大鲤鱼、小白兔等背景道具。星期天约上一个同事,朝着农村出发了。

当时农村改革初见成效,一部分农民先富了起来,但文化生活匮乏,不少人想在家里以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为背景或是骑在摩托车上留个影。市场呼唤为农村服务的“摄影师”。

他肩背照相机,手拿打狗棍(农村狗多,而且咬人的狗不叫唤),带着用车床灯改制的辅助光源。他的助手手提儿童三轮车,肩背各种背景、道具。他们一路吆喝着“找响——细响”、 “找响——细响”(当地口音,即“照相——洗相”),走村串户,招揽生意。他的做法是本周日照相,下个周日送照片;如果顾客满意,一份交8角钱(一张底片两张照片);如果顾客不满意,就算自己尽义务了。

当时他迷上摄影已有十多年了,还在宁夏生产建设兵团1团政治处当过宣传干事,摄影角度、用光技巧、画面结构、暗房操作等都有一定的基础。照相机、显影罐、定影罐、曝光箱、放大机、裁纸刀、上光板——摄影的十八般兵器,他是样样齐备,比较专业。

他很会安慰自己:按当时的处境,一般人也许会认为他是事出无奈,寻找生计,第二次“上山下乡”。但是他是个乐天派。他换个角度这么想:我是代表广大已返城的北京知识青年,用我们的文化知识为工农兵服务来了。想到这一点,他的心里平衡了,服务也主动多了。

人像摄影在于要抓取“决定性瞬间”。正像达·芬奇所说“‘窥伺’大自然和人的美,要抓住它们的美最充分地显现出来的瞬间时刻观察它们”。照相时,他认真地选取角度,室内摄影还通过自制的光源充分运用正光、侧光、逆光、侧逆光等种种光线。注意因人而异,老人照相突出表现平和慈祥,年轻人注重显示朝气蓬勃,儿童则力求表现天真烂漫,就这样不断钻研,精益求精,很快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少地方他第一次去,人们将信将疑,好在是“交片结账”,一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着胆子照了。下个周日他来送照片时,照片就成了无言的广告,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村地赶来找“北京来的师傅”,他的生意还不错呢!

后来他又“与时俱进”,从单纯照相发展到翻拍、放大,从黑白像到彩色像(当时还没有彩卷,由他的夫人王春萍手工着色——她从小喜欢美术,曾在北京市少年宫获过奖)。尤其是充分发挥他的暗房技术,通过后期制作,拍出了很多造型各异、新颖独特的作品。很多时候看到人们拿到照片后,你争我抢、兴高采烈的样子,他觉得自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一种从来没有过的与工农兵如此贴近的感觉!

那几个月,农村他去过云岗村、麻村、校尉屯村、竹林寺村、张寺密村、水泊寺村等,煤矿他去过青瓷窑矿、晋华宫矿等,还去过御河桥守桥部队等军事单位。深入工矿、农村、部队,使他深深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也看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基层开始的可喜变化,感受到共和国脉搏的跳动。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天塌下来,有我顶着”,也成为了他的精神财富!

在这些日子里,他还第一次有了经商意识:他从商店里5分钱一个买来的气球,顺路带到农村、带到矿上,一个就可以卖1毛钱呢!

五年六搬家

1992年北京市落实对知识青年的政策,周志淳回到了阔别近30年的北京。然而谁曾想到回京后短短5年时间,竟有6次“乔迁之喜”。

刚刚回到北京,亲友帮忙在西城区政协礼堂附近租了间平房。房子虽不大,但当时孩子还小,儿子暂住姥姥家,他和爱人带着女儿倒也凑合。第二年年底,房主要收回房子,这下周志淳可抓瞎了。当时他正在某政府部门工作,行政单位住房问题不好解决,不要说分房,就是借也借不到啊!他顾不得脸面,几次到月坛房屋交换市场摆地摊,4块砖头压住一张纸,上书“征求租房、为房主保密”云云。

后来,他曾陆续搬到海淀、西城、东城、丰台等区的出租房里,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他的夫人曾在他的心头锤过重重的一锤:“你一个大男人怎么不说话呀?”——那是孩子问他:“咱们什么时候不再搬家呀?’

他怎么说话呀?他的眼泪在往心里流。他在心里念叨着:面包会有的,房子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注:电影《列宁在1918》台词)

后来,他跳槽到了一家效益较好的事业单位(按企业模式管理)。看他住房实在困难,第二年单位借给他两间平房,住房是松了一口气儿。

此房据说是大太监李莲英的旧居后院,百年老房,老鼠成患。有好几次老鼠闹得太凶了,他们睡到半夜就得起来打老鼠。一次,他把一只大老鼠引诱到铺着水泥地面的外屋,拿着扫帚扑打,老鼠被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竟然跑到挂窗帘的铁丝上,像耍杂技一样走起钢丝来。对付小老鼠他买了不少块粘鼠胶,每天粘鼠胶都没有落空过,记得最多一次一夜工夫粘了8只老鼠。为了纪念这段生活,他还特意用相机拍了下来。

调到这个单位后,他负责北京地区的营销工作。他动脑筋、想办法,不怕吃苦,早出晚归。头一天客户把他撅得含泪出门,第二天他又带着发自内心的微笑出现在客户面前。就这样,他发扬着“你从大门把我赶出去,我从窗户跳进来”的执著精神,一年就将业务量扩大了3倍,三年间将业务量扩大了8倍,工作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1997年单位房改前最后一次分房,领导使劲、同事同情,他分到了丰台区玉泉营附近的一套三室两厅。孩子们有地方放电脑了,家里还添置了健身器。茶余饭后,客厅、餐厅、卧室,他在“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好不惬意!他终于通过艰苦奋斗,把机遇变成了现实!

【凤凰涅磐】

正如佛家所说:“否极泰来”、成语云:“苦尽甘来”、诗歌唱的那样“梅花香自苦寒来”,周志淳的机会随着时局的改变以及他和夫人的奋斗来临了。

25份人生规划

周志淳的身上,感人的东西很多,除了他的作品,还有他对人生的态度。对于一般人而言,一辈子平平常常就那么过去了,没有什么规划可言。然而周志淳不然,他对自己每一年要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要达到什么结果,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咱们随便拿出几份他的“人生规划”吧:

第一份:被周志淳称之为“四·二六计划”,这是他的第一份人生规划。时间跨度:1969年4月26日——1971年12月31日。他开始了学习摄影。

第四份计划:被周志淳称之为“应变计划”。时间跨度为:1974年9月——1976年12月31日。他自制了放大机、初步涉足“放映电影、操作车床、开拖拉机、摄影和新闻写作”等五项技能。

第六份计划:“上大学、回北京”。后来,两件大事全部落实;

第十一份计划:周志淳开始列“月度实施进度表”——用他的话说,这叫“人生的列车提速了”;

第二十一份计划:时间跨度为2006年1月1日——2006年8月31日。要实现“生活、家庭、社会三和谐”, 他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

第二十四份计划:时间跨度为2009年1月1日——2010年5月31日。他第五次出国,重游东南亚、第六次出国:作为“老照片”的讲述人,朝拜出版人的“麦加”——法兰克福、第七次出国:日本赏樱。

日本之旅感受颇深,他说,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即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退休后的生活,这期间他购置了佳能50d数码相机,并开始学习ps技术。

早在2000年底,在周志淳回京刚满八年时,他的一位知青战友、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罗忠敏这样评价周志淳:“回京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你超越了别人二十年走过的历程!”

七架相机曝光三十年人生

2008年11月中央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心·海外新闻部”记者陈雯等人来周志淳家进行电视采访。

采访从30年里周志淳购置的7架相机谈起:

“受家庭影响,我很早就喜爱摄影。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上山下乡在宁夏平吉堡农场场部政治处任宣传干事。当时7千多人的农场只有唯一一架上海产的“海鸥”双镜头相机,由我使用、保管,负责全场的宣传报道工作。

记得当时我有两个心愿:一是拥有一架自己的相机,二是能到“农业学大寨”的发祥地大寨去参观学习。在计划经济的时代,这两个在今天看来很“初级”的心愿,一个也没能实现。

1983年我购置了第一架相机

1977年离开了农场,调到山西工作。没有了单位的 ‘海鸥’,我郁闷了好久。那段时间拥有一架自己相机的愿望更加强烈。然而对于要养活4口人,月收入不足100元的家庭,这只能是一种奢望!

1983年攒了半年钱买了一架‘红梅’相机,除了给子女拍照留下童年的记忆外,为补贴家用,我利用星期天到煤矿、农村、部队去拍照,当起了‘星期日摄影师’。

由于‘红梅’相机只能照120片(一卷胶卷拍12张或16张),为了降低成本,后来又买了能照135片的‘华夏’相机(一卷胶卷能拍36张),极大地降低了拍摄成本。

后来又陆续购置了‘三星’、‘ 尼康’等相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里‘余钱剩米’多了,几年后我又买了‘三星’、‘尼康’‘ 佳能’、(胶片)、‘松下’(数码)相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直到追求名牌。

1999年我当时所在的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书《姜昆大山侃上网》。作为该书的营销策划,我与姜昆大山相处了一段时间。在他们的积极配合下我用‘ 佳能’(胶片)相机为他们拍了不少好照片,陆续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采用。在与他们相处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为他们对事业执着精神所打动,也在不知不觉地被塑造中。

2000年底与著名相声演员牛群一起参加了‘两岸跨世纪出版文化交流活动’来到祖国的宝岛——台湾。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更由于1999年发生在台湾的‘9.21’大地震。圣诞节那天,我漫步在台北街头,夜空灯火阑珊处,看着满眼的中式建筑,听着满耳小姐软软的‘国语’声,那种回家的温馨和分别太久的神秘感觉混杂在一起,非常奇特,也非常激动。那十几天中,我们走遍了台北、台中、日月潭-南投、阿里山-台南、高雄。‘佳能’(胶片)机为这次台湾之行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次台湾之行的不少作品被收入了外交部大型画册《典藏台湾》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码相机逐渐步入了人们的生活,2005年我也‘与时俱进’购置了第一架数码相机。数码相机的优越性在于其数字化方式所获得的画面可以立即在相机的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出来,既可以在图像不满意时及时补照,又可以在获得满意图像后避免使用胶片机时的多次重复。

有‘松下’数码相机壮胆,‘佳能’(胶片)机压住阵脚,我毅然踏上了‘天路之旅’。

西藏有着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及无数座海拔在5千米以上的雪山,它们犹如一条拱起的脊梁支撑起亚洲大陆的伞状结构,人们称它为‘世界屋脊’。

悠久的历史、纯朴的人民以及西藏特有的蓝天、白云、阳光、雪山、寺庙、经幡、转经筒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用镜头忠实地记录了西藏纯净的自然景观和充满神秘色彩的神性生活。

2007年购置了‘佳能’数码相机

为了提高摄影效果,‘力求表现形式上的极端’(张艺谋语),我在2007年购置了具有1000多万有效像素的‘佳能’数码单反相机。

凭借着我的‘新式武器’,在24-85mm广角镜头和70-300mm长焦镜头的助威下,我来到了动物王国肯尼亚。(作者以后将会有专门的篇章来介绍)

我像一名贪婪的陶宝人,不停地按动着快门,数码相机、胶片相机、‘长枪’、‘ 短炮’交替使用,短短十天时间竟然拍了几千张照片!

改革开放30年,我的摄影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买不起一架相机到先后拥有7架相机;从幻想去一趟山西大寨都未能成行,到走遍祖国大地,并开始拥抱五大洲;从一名摄影爱好者到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一名成员。这些年我在各种平面、立体媒体上发表了近千幅作品。应邀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过以普及数码摄影知识为内容的专题节目。北京电视台《今日关注》和《身边》栏目,中央电视台《海外新闻》栏目曾分别采访过我,并予以报道。

去年以来,我把多年来的摄影经验、优秀作品著入《数码摄影实拍手册》,通过100个在国内外实际拍摄的例子,用近40年胶片与近年以来数码摄影的经验、心得与读者对话,力求使读者第一次曝光就成功!”

带着姜昆、大山全国转

1994年初,周志淳调到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干专职发行工作。他以“自从1982年以来从未感冒”的健康条件和“没有住房要求”的保证,顺利地调入,但是要求从最基层的业务员干起。

当时的出版业界,对于发行工作是不太重视的。所谓“发行发行,发出去就行。”搞发行的,也大多是出版社的边缘人员。至于用什么办法发行、请什么样的人来搞发行,没有一定之规。周志淳觉得机会来了。

当时,社里出了一本书《姜昆大山侃上网》。这本书虽然已经进入全国图书总体排行榜前100名,但是仍然不能尽如人意。周志淳想了个法子:带着姜昆、大山到全国各地签名售书。

他们做了200个模拟人像,邀请大山、姜昆到北京、成都、太原、沈阳、西安、天津、哈尔滨、南京、广州、深圳等十个城市签名售书,造成了极大的轰动效应,中央及各地新闻媒体对这本书的签售活动高度重视,并作了大量报道。人民邮电出版社也由此获得了极高的品牌效应。这本书竟销售了5万册!姜昆、大山很高兴,和周志淳合了影。没想到,周志淳有一次偶然发现,竟然有人在网上拍卖《姜昆和周志淳的合影》(拍品编号:498393)——这可太有意思了!

飞艇上天 传单落地

时间来到了2000年。

那几年,社领导非常重视图书营销,计划投入当时年销售额的1-2%,大刀阔斧地开展图书营销工作。

当时,周志淳已从市场科长升职为发行经营部分管市场的副主任。

200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是周志淳和他的弟兄们大展身手的平台。他们率先在自己出版社的展位上花10万元搞了一个“特装”——特殊的装修。五颜六色、极其醒目的大手笔包装,让全国各地书店经理、业务员一路过,就不能不走进去看看、翻翻,然后就是大笔一挥,填写订单。

为进一步宣传品牌,他们还独出心裁地在1999年在长沙举办的第十届全国书市和北京2000年图书订货会外的广场上放飞了一个飞艇做宣传。

飞艇高约4米、宽约10米,无人驾驶,全凭无线电遥控。“人民邮电出版社”七个大字位居飞艇中心位置。只见飞艇一会儿向前飞翔,一会儿空中停车,一会儿后退着飞,更有绝的是,它还能俯冲。就在飞艇俯冲的一刹那,红红绿绿的宣传传单迎风飘撒,人们像老外过狂欢节一样,跑着、跳着、吵着、笑着,把个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展台围了个水泄不通。

周志淳他们在西单文化广场中心位置和广渠门桥正对二环路位置两处竖起了大型户外灯箱广告。入夜,“人民邮电出版社伴您进入信息时代”几个熠熠生辉的大字,不由得映入人们的眼帘。这种革命性的图书营销模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新闻出版报》2000年1月31日头版头条刊登的“人民邮电出版社销售提高四成”的报道,就是对这种崭新模式的最好褒奖。

《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华读书报》等媒体评价2000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图书宣传、市场运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再看普京》

2002年7月,周志淳调到了世界知识出版社,担任出版社发行部主任(正处级)。

这是直属于外交部的一个出版社,还是一个建社70多年的老牌出版社,做事要循规蹈矩、办事严格按照上级口径……不过,周志淳还是想干点“出格儿”的事儿。

他先是提议成立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如“w工作室”、“y工作室”,社长王成家采纳了这一建议。这些精英也为当时的世界知识出版社创出了辉煌的局面。

w是当时世知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她把眼光放到了国外,把韩国新锐作家“可爱淘”的畅销书《那小子真帅》(上、下)和《狼的诱惑》(上、下)引进到我国,立刻成了青春文学类畅销书。 “可爱淘”几乎飞遍中国大城市签名售书。在南宁市新华书店签售时,排队等待签名购书的读者从4楼排到1楼,再排到书店外边的人行道上。这两本书,共销售了70万册!那段期间,周志淳的手机每天都快被全国各地书店的经理打爆了,图书断档要书的、联系“可爱淘”来签售的、书店之间因为销售折扣不同闹矛盾要求出版社摆平的……

y则是周志淳编写的《再看普京》一书的责任编辑,她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再看普京》一书是周志淳撰写的一本关于普京的图文版畅销书。2010 年是《再看普京》出版5周年。

《再看普京》出版以来重印了3次,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时延春亲自写了书评。

该书两次由外交部赠送给胡锦涛率领的中国访俄代表团。并通过俄罗斯驻华大使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拉佐夫赠送给俄总统普京,由拉佐夫出面为该书签名留念。

国内先后有《南京晨报》、《深圳商报》、《山西晚报》、《常州晚报》等多家平面媒体予以连载,并获得众多网友的评论,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现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驻也门、叙利亚大使、原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时延春写的书评进行节选,以纪念《再看普京》出版5周年—— 

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过《一个人的振兴——直面普京》,引起一阵普京热。近期该社又推出图文版《再看普京》(作者:周志淳),将普京神秘的背景、卓越的政绩和真实的生活全方位地奉献给读者。

《再看普京》看什么?书中重点写了四大看点。

一看普京治理国家的壮志和谋略;二看普京处理车臣危机的铁腕手段;三看普京在国际舞台上大展风姿的政治家风度;四看普京这位“冷面王子”多情汉的性情。俄罗斯是一个神秘的大国,普京是一位神秘的总统,并频频出现在新闻媒体中。中俄高层领导人接触密切,人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俄罗斯和普京。作者以全新的视角,汇集了全新的资料, 并精心制作了“引子”,推出了《再看普京》这本引人入胜的书。 

发行钱其琛《外交十记》

2002年7月,周志淳调到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社任命周志淳为发行部主任(正处级)。

到任后周志淳积极调整了发行部的领导班子,调配人员加强了业务科、新组建了市场科,准备撸胳膊、挽袖子大干一场。

出版图书有三个重要环节:编辑、出版、发行。编辑部在上游,发行部在下游,如果上游没有挖掘出好的作者、编辑出有市场前景的图书,那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身处下游的“发行”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都无济于事。

此时,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悄悄降临了……

2003年3月钱其琛同志从国务院副总理的岗位上退下来了。钱其琛在1988年至1998年担任外交部长,1993年至2003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分工主管外交工作。钱老说,“从上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初,这20多年的中国外交,确实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走过了不平常的道路。作为参与者,回顾起来,往事历历在目,一些亲身经历的场景,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在脑海中不断萦回。”如果能够动员钱老把这些经历写成书,既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会产生巨大的卖点。社长王成家多次找钱老游说出书事宜,最后钱老终于答应了,按王社长的想法,“书名就叫《钱其琛回忆录》吧?”但钱老不同意,钱老在自序中这样说“现在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件,平实白描地写下来,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真实准确,非史非论,故称之为《外交十记》。”

钱其琛同志答应写书了,但时间安排很紧。他将于当年11月出访美国,《外交十记》将作为礼品送给老布什。从动笔到出版,只有短短6个月时间,实在太紧张了。很多读者都猜想钱老一定每天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写这本书应该很容易。实际上钱老从不记日记,这是年轻时多年做地下党工作时养成的习惯,不留片纸只字,一切全凭记忆。为了加快这本书的出版速度,钱老采取了口述与动笔相结合的方式。钱老并不是简单地把他的口述稿作为定稿,而是在此基础上再亲自动笔丰富许多细节,有的章节本来口述部分很短,但钱老亲笔补充进去的文字量却是原稿的数倍,这些无疑增加了这本书的可读性。钱老的超凡记忆,再加上钱老的秘书反复核对外交部档案,力求做到真实准确,使这本书更具有有资料性和权威性。

钱其琛同志的著作如何装帧,也是颇费周折,首先是纸张,责任编辑推荐了几种纸张并提供了建议,钱老从中选择了轻型纸。对于图书的封面设计,钱老也有自己的想法,不要上本人的头像,封面要朴素、平实。这可难坏了责任编辑,最后在市场科李其功的推荐下找到目前国内图书装帧设计大家——吕敬人。吕敬人的设计令钱老十分满意,封面以国旗色——红黄二色为基本色调,“外交十记”书名顶天,象征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首批图书预计10月底到货,在此之前,周志淳所在的发行部召开专门会议就这本书的告知、造势、促销、评论四个阶段一揽子的宣传工作做了统一部署。下大力气抓好店堂宣传:图书码堆、宣传画张贴、条幅的悬挂、易拉宝的摆放等一一到位,由发行部主任、副主任带队到各大城市的书城进行了检查。

为了保证这本书的质量和档次,用纸是委托山东特别定制生产的,由于纸张的成本很高,出版社不能一次订太多的纸,印刷厂没纸又不能及时开印,只能“等米下锅”。

如此重复达五六次之多,以至于市场上不断出现断货的“险情”,书店每次到货后迅速卖光,很多书店为保证第一时间到货,干脆早早的就把书款打到出版社,“先款后书”,导致每次印出来连先付款的客户都满足不了。谁承想,歪打正着,这倒成了无形的炒作,在图书上市的头三个月的时间里,书店和读者对《外交十记》总是处于不断的期待之中!

《外交十记》的出版,不仅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对于出版界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如何宣传,市场科起草了一个策划书,呈送给了钱老。钱老为人谦虚谨慎,策划书被删改得面目全非,诸如举办首发式,召开新闻发布会,签名售书,无一例外全被钱老一笔勾掉,钱老工整地在策划书的白边上写道“宣传要实事求是,不吹嘘、不拔高。”看样子宣传只能低调运作。

这可难坏了出版社的宣传策划人员,无奈之下,只好在11月5日搞了一个钱老不出席的新书发布会。接下来,如何让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内容,成了宣传的重点,于是市场科到处联系媒体刊登书摘、连载。有意思的是,首先对《外交十记》最感兴趣的是港台媒体,台湾连载频率最高的是《涉台外交的两次斗争》一节,香港媒体最喜欢刊载的是《港澳回归》一节,首先从港台登陆,接着是沿海往内地逐步推进,不多时大江南北到处都是《外交十记》的书摘、连载了,天津的《今晚报》一口气连载了3个多月。在媒体的热推之下,《外交十记》迅速登上了《新京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位。

《外交十记》火了,如何持续扩大这本书的影响成了一个新的课题。于是周志淳和社领导又策划了《外交十记》珍藏本,该书布面精装,只印了3000册,每本书均编有流水号,0001号赠给现代文学馆,扉页上手工加盖钱其琛印章,定价168元。有了盖章本,他们又进一步提出来,请钱老再给签出200本签名本,作为出版社搞活动用,出版社拟从中使用30本左右在全国大城市搞一次义拍活动,拍卖所得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此活动得到钱的大力支持。

2003年11月15日上午,《外交十记》钱其琛签名盖章本的第一场拍卖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起拍价168元,经过数十轮的竞价后,一位在北京打工的安徽小伙子以1118元竞拍成功,紧接着在12月13日,在武汉进行了第二场拍卖,起拍价368元,经过一番争夺,武汉一家个体书店老板以708元获得此书。

到上海搞一次拍卖,这是出版社蓄谋已久的了,首先钱其琛本身就是上海嘉定人,上海读者一定会更关注。其次上海是中国收藏界的半壁江山,收藏之风甚盛,文化氛围浓厚,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十多年前就有过一青工以1万元拍下巴金签名本的美谈。周志淳他们认为上海拍卖将会创出两个新高,一是起拍价新高,二是成交价一定会突破北京图书大厦的1118元,于是大胆地将起拍价定为888元。

2004年3月20日上午10点,这是预定的拍卖时间,现场来了四位竞买者,均为中年以上男性,个个文质彬彬。其中一位是原浦发银行的副行长梁先生。梁先生酷爱收藏,是沪上不少拍卖会的常客。此次参加义拍竞买,一方面是出于收藏签名本的爱好,另一方面是对钱老的崇敬和对公益事业的支持。

义拍开始了,一位竞买者出价888元,梁先生立即出价1588元,连叫三次无人应答,成交!

梁先生连呼"便宜",“一本前国务院副总理的签名本1588元就能买到,实在太出乎意料了。”

《外交十记》的畅销,引发了国人前所未有的外交热,随之,外交部长李肇星与2万多网民网上侃外交,这促使了外交部档案的解密,外交部还专门设立公众外交处。难怪有的老外交家在《外交十记》研讨会上曾这样说:倒退10年,出版《外交十记》这样一本由高层写出来的解密图书,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外交十记》一再重印,先后印刷22次,累计销售30万册。

借《外交十记》以及其他几本畅销书的东风,世界知识出版社的发行量直线上升:2002年发行部回款才1094万元,2003年达到1446万元,2004年继续爬高到2107万元,比2002年几乎翻了一番!

2002年在全国576家出版社中,世界知识出版社市场占有率排在第147位,2004年上升到第46位,媒体报道率更是进入了出版社前10名!

2006年他们又成功地发行了《为了世界更美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美学咀嚼】

退休前后,周志淳和老伴儿王春萍到全国各地和世界五大洲旅游,摄影机成了他们的忠实伴侣。他们尽情地旅游,不舍昼夜地拍照,极大地提高了审美情趣和摄影水平。

近乡情更怯

2010年,为纪念上山下乡45周年,周志淳和夫人王春萍等一行十人相约重回第二故乡——宁夏。

9月12日,他们去西部著名景点沙坡头旅游。在那里见到了声名赫赫的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古已有之。但说来惭愧,他们在宁夏工作生活的十几年,正值“动乱”时期,日无鸡啄米,夜无鼠耗粮。哪里有闲心到黄河去看羊皮筏子?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指的就是宁夏这一段。在宁夏漂黄河,最佳河段是中卫,而沙坡头则是中卫段的中心点。

到了沙坡头不坐羊皮筏子漂一漂黄河,实乃一大憾事!

过去,牛皮筏子用来运货,羊皮筏子用来运客。但也不能概而论之,据说历史上最大的羊皮筏子由500只羊囊扎成,可以载货几十吨。

近年来,做为交通运输的工具,羊皮筏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随着西部旅游的兴起,它又找到了新的切入点——漂流观光。

他们在沙坡头见到,不少人喜欢站在羊皮筏子前留张影,做为到沙坡头一游的纪念。周志淳更不愿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照了许多有关羊皮筏子的照片。他还惊喜地发现,沙坡头行进中的驼队也非常有特色。它们忍辱负重的样子,不正是知青上山下乡时的真实写照吗?于是,他借着落日的余晖,躺在沙土上,从各种角度拍下了骆驼行进的照片。最后,选定最满意的一张作为纪念,就是现在《北京知青网》上“宁夏贺兰山”版块的压题照片——“大漠驼影”。

众网友评论这幅作品:远处,是绵延不断的贺兰山。中部,是奔腾不息的黄河。近景,是荒沙大漠中负重前行的驼队。“大漠驼影”象征着宁夏农垦人、北京知青奉献青春,长途跋涉、艰苦创业的精神。

除了和羊皮筏子合影,更多的人则愿意乘羊皮筏子顺流而下,感受古朴的黄河文化和独特黄河韵味。

坐在筏子上,滔滔黄河水就从脚下流过,伸手就可以触到冰凉的黄河水,身体随着筏子晃过来,悠过去。河面上冷风习习,浑黄的河水打着漩涡缓缓东流,沿河风光:古老水车、河心孤岛、水上绿洲、黄河铁桥,尽收眼底。

漂流时羊皮筏子顺流而下,船工们在下游送走一拨游客,再扛起筏子,逆流而上,迎接下一拨游客。正可谓:“下去人乘筏,上来筏乘人”。在“筏乘人”的间隙有时还要朝羊囊里吹气,以使羊皮筏子保持最大的浮力。

羊皮筏子是怎么“炼”成的?多年的职业习惯养成了周志淳的好奇。

船工们讲了几句顺口溜:“蹿死一只羊,剥下一张皮,捂掉一身毛,刷上一层油,暴晒一个月,吹上一口气,绑上一排排,可赛洋军舰,漂他几十年,逍遥似神仙。”

说来简单,实际上,从宰羊剥皮到制成皮筏下水,前前后后得需要半年的时间呢!

“我自稳坐皮筏上,任他起伏与颠簸”——不对!不对!应当说是“皮筏悠悠,我心飞翔”:

从1979年知青“大迁徙”,已经30年了,从他上次1999年来宁夏也已12年了。

十几年来,西部大开发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正在努力追赶着时代的脚步。

羊皮筏子的变迁不正记录着这种前进的步伐吗?

是啊,皮筏悠悠,我心飞翔。

非论文——美学断简

断简残编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残缺不全的书本或文章”。周志淳和夫人王春萍周游五大洲时,“活学活用”了这个成语。他们把自己所受到的美学震撼,称之为“美学断简”而已。

他们去过的国家和著名景点很多,大概有巴黎塞纳河、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日内瓦、阿尔卑斯山、卢塞恩、威尼斯、佛罗伦萨、古罗马、梵蒂冈、维多利亚、迪斯尼乐园、拉斯维加斯、科罗拉多大峡谷、华盛顿、尼亚加拉大瀑布、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肯尼亚、东非大列谷、日本等。国内则到过西藏、台湾、黄河壶口大瀑布等地。问起他的感受,他给我念了一首诗:

我们凝视、移目,

知道不在这里,

美令我们眩晕、陶醉,

洋溢在我们心中。

在那里,永远在那里——

套在胜利、艺术的两轮马车上,

我们是囚徒,不能离去。

走开,这里不需要语言、术语,

在学究们哄人的大理石市场,

我们勿需无用的行话,

我们有双眼。

我依稀记得,这是拜伦在《哈洛尔德》中献给维娜斯的一段诗文。周志淳虽然没有再说下去,但是,我已经从他的n多张摄影作品中,清晰地感到了他是怎样把“美”分成层次、并把玩其中不同的韵律的。

在巴黎,他们除了享受到了这个世界浪漫之都、时装之都的浪漫美外,还在夜间拍摄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那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现代美。

不过,他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又找出了不同的美。比如卢浮宫中的三件宝,就有两种不同的美——

卢浮宫镇宫之宝之一:

断臂维纳斯(希腊艺术)

1820年,希腊爱琴海米洛岛上,一位农民在挖土时发现了一尊美神:维纳斯。她被一位希腊商人买下。正停泊在米洛港的法国军舰舰长,驱舰阻拦,发生混战,结果雕像双臂被打碎。后来,法国人买下雕像,献给法国国王。

卢浮宫镇宫之宝之二:

萨姆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希腊艺术)

从萨姆特拉斯岛的神庙中发掘出来的胜利女神,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的杰作,不论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和感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

这两件镇宫之宝,都是残缺美的代表,而卢浮宫的另一个镇宫之宝——蒙娜丽莎,则又是另一番美景。

卢浮宫镇宫之宝之三:

蒙娜丽莎

终于见到了蒙娜丽莎!这幅画作代表着达芬奇最高的艺术成就。她的朦胧美让人们永远看不够,也琢磨不透。让人吃惊的是,它只有其他作品的1/4大小。却独自占了整整一面墙,而且四周围着栏杆,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周志淳只能翘着脚按动快门。

周志淳发现,这种朦胧美不只画儿上有,在旅游途中也比比皆是,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发现”。

就在他们 告别瑞士,向巴黎挺进,当晚在瑞、法交界的小镇上住宿的时候,他们就发觉了这种朦胧美。

这里是个典型的欧洲小镇,静静流淌的小河、巍峨连绵的雪山、用五颜六色的“积木”搭建起来的木板房……。而在清晨,这一切又都笼罩在浓雾之中——若隐若现、欲露还羞——千载难逢,风景画册上的所有元素都具备了!这不就是典型的朦胧美吗?

他们在瑞士名城卢塞恩,被一只石狮子教会了什么叫做“悲怆美”。

卢塞恩位于瑞士中部,号称是瑞士最美丽的旅游城市。卢塞恩是个只有6万人口的小城。每年接待的游客却有500万人。游客只要在瑞士停留2天,行程中总也少不了卢塞恩。

对于我们中国游客来说卢塞恩也许知名度不高,却旅游者如潮。在“世界十大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中,她紧随巴黎、罗马、旧金山、佛罗伦萨、维也纳之后,排名第六(威尼斯排名第十)。

他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狮子纪念碑”:

一支箭深深地射入濒临死亡的雄狮,狮子面露痛苦神清,前爪按着长矛和盾牌,盾牌上有瑞士国徽。这是为纪念1792年法国大革命,为保护法王路易十六儿死亡的786名瑞士雇佣军官兵所建的,马克·吐温曾说,它是“世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狮”。

在水城威尼斯,周志淳他们体会了一把“古朴美”。

威尼斯其实对他们并不陌生,莎士比亚的文学名著《威尼斯商人》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在中国游历了17年,写下《马可·波罗游记》的马可·波罗就是威尼斯人。他家门前的小桥就叫马可·波罗桥。

威尼斯的城市面积不足5.9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像蜘蛛网一样密布其间。小岛和运河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缀接相连。

蜿蜒的水港,流动的清波,威尼斯就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

威尼斯常驻人口6.7万,每年却要迎接1900万人次,平均每天5万人次,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

“贡多拉” 是威尼斯最常见的水上交通工具,以其设计独特,制造精巧闻名于世。它长11米,宽1.5米,以栎木板为材料,用黑漆涂抹7遍而成。数百年来始终作为交通工具为威尼斯人服务。 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运河是她的马路,小巷是她的街道,客船是公交车,汽艇是出租车,“贡多拉”是自行车。

在威尼斯的小巷中穿梭,远离喧嚣,体验久违了的古朴、纯真、自由自在的感觉,那一刻他们仿佛接近了天堂。

在梵蒂冈,他们领略的是一种巧夺天工的艺术美。

梵蒂冈。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坐落在罗马城西北边的梵蒂冈高地上。梵蒂冈整个国土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像天安门广场那么大,它与罗马市的街区用栏杆隔开。梵蒂冈有国民890人,大部分是神职人员,包括主教、神父、修女以及一支100名专门为教皇服务的瑞士籍教皇卫队。

但就是这么一个袖珍小国,他的意识形态影响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统治着10亿基督天主教徒的灵魂。戈尔巴乔夫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教皇保罗二世1979年的影响,被称为苏联、东欧与整个欧洲的铁幕就不可能化解。

梵蒂冈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宗座宫、教皇避暑胜地和梵蒂冈博物馆。梵蒂冈的艺术杰作主要集中在圣彼得广场、圣彼得教堂、梵蒂冈博物馆和西斯廷小教堂。

圣彼得广场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用了11年时间建成的杰作。广场长340米,宽240米。地面用黑色小方石块铺成。两侧由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造型和谐、气势恢宏。柱廊上共有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条走廊。朝向广场的每根石柱顶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雕像,他们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殉道者。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造型。

圣彼得教堂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教堂下的廊檐上方有11尊雕像,中间是耶稣基督,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是格林威治时间:左边是罗马时间:

进入能容纳6万人同时祈祷的圣彼得教堂,他们便跨进艺术的宝库——梵蒂冈博物馆了。

哇,他们一个个不由瞪大了眼睛!这里简直是雕塑和绘画的天堂——

这边是米开朗基罗24岁时的作品《母爱》,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基督,她少女般的面容满含沉静而深刻的悲痛(可惜这个世界艺术瑰宝只能隔着玻璃罩欣赏,无法拍摄)。

那边是一束光柱从教堂高高的窗口直射进来。弥漫在一座雕像上方。挤进人群,原来是圣彼得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光芒四射。旅游者和着虔诚的教徒排着队,等着亲吻、抚摸圣彼得雕像的脚趾——那只脚早已被抚摸的闪闪发亮了。

博物馆原来是教皇宫廷,有5条艺术长廊和12座陈列馆,放满了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珍宝,足以媲美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

说到这里,周志淳不无遗憾地说,世界上很多东西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用心、用灵魂感受到。网友们原谅我,那种惊叹和震撼我实在无法用文字和照片来传达——我已经尽力了!

在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佛罗伦萨,他们受到的震撼,是那种力与美的结合,也是那种人体美。

比如大卫雕塑、海神、大力神雕塑、抢萨宾娜女神像等等。

佛罗伦萨原来是意大利的首都,她有几块金字招牌——意大利的文化中心、歌剧的诞生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世界艺术之都、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这里简直是一座巨大的露天雕塑博物馆,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美不胜收。很多名作都在地理、历史教科书或者在画报上见过。可能迄今为止,周志淳所能叫出名字的雕塑大都在这里集中了。

守候在市政厅大门左侧的、米开朗基罗创作的美男子《大卫》(因遭袭,现在所见的是复制品)。但不妨碍领略大卫坚毅的神采、完美的身材、力与美的结合。

力是永恒的快乐。从远古时期以来,人类就努力用某些持久的形象来表现它。雕塑就是其中之一。所有的艺术思想家,从歌德到贝伦森都承认这是美学享受的一个主要源泉。周志淳他们就这样享受着美学。

他们准备拜访著名的罗马城了。

去意大利之前,虽然他们只在“天气预报”的背景图片中见过罗马。但是通过“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些耳熟能详的谚语,他们早已深信罗马是一个像北京一样有着宽阔、笔直马路的国际化大都市!

旅游车进入罗马市区,少见多怪的他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只见现代建筑群中不时夹杂着大片大片的残垣断壁,有如我国新疆吐鲁番的高昌古国遗址,又像城市改造中高楼大厦包围着的“钉子户”——不,准确地说应该是“千年钉子户”!!

一天的行程走下来,他们逐渐理解了这些残垣断壁才是罗马的真正主人,它们才是全世界无数旅游者前赴后继,“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魅力所在。

古罗马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通过这些残垣断壁向世人讲述种种动人的传说,引领着人们进入远古的世界,激励人们追寻那扑朔迷离的历史真像!而最吸引人的,是古罗马斗兽场。

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现在虽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该建筑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标准顺序排列,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仍为椭圆形,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角斗台下是地窖,关押猛兽和角斗士。角斗台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底层的第一区是皇帝和贵族的座席,第二层为罗马高阶层市民席,第三层则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阳台,一般观众只能在此处站着观看表演了。场内看台共可容纳观众5万多人,底层地面有80个出入口,可确保在15分钟至30分钟内把场内5万观众全部疏散离场。斗兽场的建筑师究为何人,现在还是个未知数。有人认为可能是后来建筑多米斯亚诺宫的建筑师拉比利奥,但已无从查考。

公元80年斗兽场工程竣工之时,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典礼。古罗马统治者组织、驱使5000头猛兽与3000名奴隶、战俘、罪犯上场“表演”、殴斗,这种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居然持续了100天,直到这5000头猛兽和3000条人命自相残杀、同归于尽。无怪乎有人说,只要你在角斗台上随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迹。——斗兽场让周志淳他们感受到了金戈铁马,同时也感受到了悲壮美。

在拉斯维加斯,周志淳他们感受到的是奢靡之美;在科罗拉多大峡谷,感受到的是狂野美;在迪斯尼乐园,感受到的是梦幻美;在尼亚加拉大瀑布,感受到的是自然美……

更使他们激动的是,他们居然在飞机上拍到了北极光——我们知道,拍摄北极光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夜空晴朗、二是没有月光、三是温度极低,天赐周志淳成功!天赐周志淳美的享受!

这些美,周志淳和夫人往往在梦里都能梦到。他们只说了一句:“太美了!”

小姐你好═过来洗澡

周志淳还去过我国的近邻——越南公干。工作之余,除了摄影之外,还学了不少东西,越南话就是其中之一。

越南人讲的是越南语,这种语言受到汉语、藏语和傣语的影响,它不同于具有4个音调的汉语,发音由6个音调组成。

刚开始他们向导游学越南单词时还打听一下写法:

“你好”是xin chao,发音类似闽南语的“洗澡”

“再见”是tam biet,发音类似闽南语的“大便”

“谢谢”是cam on,发音类似闽南语的“感恩”

后来发现应付几天的旅游不必学写法,只学发音就可以了。于是学习过程变为:

“睡觉”发音为“多光妮姑”,类似闽南语的“脱光衣服“。

……

再后来发现中间阶段还可以简化,直接学类似闽南语的发音就行了,于是学习过程进一步简化

“叔叔”——“竹”

“伯伯”——“八”

“大姐”——“吉”

“跟我走”——“一条腿”

“多少钱”——“泡妞店”

“便宜点儿”——“忍不住”

“吃饭”——“安更”

“小姐”——“锅改”——“过来”

(上文:“你好”——“洗澡”)

于是“小姐你好”(汉语),就成了“过来洗澡”(越语)!

学会了旅游中最常用的词汇,周志淳开始上街“小试牛刀”——

见到要买的东西,拿起来问“忍不住?”(汉语:便宜点儿?)

越南老板听着生硬的“越语”笑了,当然,最终划价的“中介“还得是计算器。

路边见到人,周志淳也主动去打招呼,见到先生说:“洗澡!”(汉语:你好!)。见到小姐说:“过来洗澡!”(汉语:小姐你好!”)

此时此刻大多数越南人会友好地用汉语回答:“你好!”

屡试不爽,周志淳好不得意。

等他走到河内还剑湖旁一条街时,偏偏碰到一个人不按常理出牌——

他主动打招呼:“洗澡!”。

没承想,他用汉语回敬周志淳:“洗过了!”

周志淳不知怎么回答了,情急之下冒出他学过的另一句越语:“一条腿”。

引得周围人群哄堂大笑,周志淳好不尴尬——此情此景,连上帝都会呼叫转移,不在服务区!

几句简单的越语加深了他们与越南人民的友谊。回国时当越南导游阿越送他们出关后,他们一行人频频表示:“感恩!”(汉语:谢谢!)

临别时,那一侧阿越挥手喊:“再见!”

这一侧中国朋友异口同声挥手喊道:“大便!”(汉语:再见!)

学而时习之

周志淳是一个极其好学之人。每到一地,除了让照相机吃饱以外,就是学习一些别人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东西。在德国出差时,他就发现了一个别人不注意的问题——德国人爱站立。

世界卫生组织提醒人们:每年都有二百多万人因久坐少动而死亡,真够“骇人听闻”的!

在德国法兰克福出差时,一行人总结了德国人与中国人的几大区别:德国人相信政府,中国人相信亲人;德国人喜欢“喝”文化,中国人喜欢“食”文化;德国人爱太阳,中国人爱月亮;德国人讲法,冷面无情,中国人讲情,人情味足;德国人可敬,中国人可亲;德国人对人的态度是用脑子,中国人对人的态度是用心。

周志淳说,我还得再加一条:德人爱“站”,中国人爱“坐”。

周志淳看到,在法兰克福、美因茨、吕德斯海姆等城镇的大街小巷有很多“站立式酒吧”。在背靠墙壁的地方,常设立三四张齐胸高的桌子,德国人午餐相当简单,或是面包加香肠、再来杯啤酒,或是几个汉堡就解决了。也有时几个人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天,一站就是个把小时,连半杯葡萄酒都喝不完,累了就把身体的重心在左右腿之间轮换一下。

周志淳还听说德国人有站着开会、站着办公的习惯(在慕尼黑的一所学校,甚至有的班级是站着听课的):一些企业开会前,拿出一支小闹钟并将时间预定为二十分钟,没有说废话的时间,仅够简略的谈论要点,热烈地交换意见,事半功倍。

据说德国人爱站,是因为健康学家说“站”不仅能有效的预防肥胖,还能保护关节,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数据显示每天站立三个小时,所“燃烧”的热量是坐着的三倍。

周志淳总结了一下,觉得除了上面所说的,持之以恒站立才能见到的好处之外,站着还有几个“立竿见影”的优越性:

一、精神集中

二、免除腰疼、屁股疼

三、方便随时扭扭腰,晃晃脑袋,舒展舒展胳膊腿。

为此,周志淳提倡,我们真应该好好向德国人学“站”!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宁夏何老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推荐: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岁月的磨砺,执着的信念,人生的追求,
在风风雨雨中,在付出和收获之后。每一个杰出的艺术家,
其经历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总是感召着我们。

文章评论共[2]个
美泉-评论

谢谢宁夏何老三朋友,为我们翔实的介绍了周老感人至深的经历和杰出的贡献。同时,也增长了读者的知识。at:2014年01月16日 早上9:55

宁夏何老三-评论

谢谢美泉编辑的点评和推荐!我不会用更多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只是想更多地听您的建议和意见。at:2014年01月16日 上午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