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魂系第三只眼(下)宁夏何老三

发表于-2014年01月16日 早上8:32评论-3条

魂系第三只眼(下)

(长篇报告文学)

——记知青摄影家、专栏作家、资深图书策划人周志淳

【双子星座】

记得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必定有一位成功的女人。”周志淳说,他的一生中没有母亲和夫人的支持与奉献,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他成功的背后,应当是两位伟大的女性。周志淳怀着虔敬和感恩的心情,称她们为“双子星座”。

周母的奉献

采访中,对于母亲的一生的奉献,周志淳强调两点:

一是在“阶级斗争”漩涡中、在“文革”动乱中,抚养着一儿一女“苦熬岁月”(周母语)、艰难前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周母生前曾对周志淳提起过王宝钏的故事。王宝钏苦熬18年,换来与薛仁贵团聚18天。而周母苦熬了42年,终没等到团聚的那一天。

1984年周父在从台湾给志淳的来信中写道:“回忆三十多年来,颠沛流离,对子女未能教养,真是歉疚万分,欲哭无泪,幸赖你母自矢坚贞,教养子女,使我感激不尽。”(引自《周毅亭家书》一书)

二是在“知识无用论” “知识越多越反动”充斥社会的年代里,周母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崇尚知识、崇尚文化。

文化大革命中,在“血统论”横行的年代,周母嫂子的女儿处对象。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人是中央某保密单位保卫科长,“根红苗正”,但文化程度不高。另一个人是家庭情况有些“复杂”的南开大学毕业生、“臭老九”(注:“文革”中把知识分子排在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称为“老九”。“ 老九”就是九等人,那是一个绝望的等次。更何况老人家又给加了个“臭”字,那是一个更绝望的等次)。是选择保卫科长,还是“臭老九”?征求周母——这个长辈的意见,她把目光投向了“臭老九”。粉碎“四人帮”后,已经成为志淳姐夫的这位“臭老九”,被评为“高级工程师”!

我一边听他说,一边心里暗暗思摸:周志淳对她母亲评价表面上看只有两条,但一条涉及到“求生存”,一条涉及到“谋发展”,人世间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吗?

我手头有周志淳的一篇报刊用稿,我把它全文照搬,聊表我们对周母的崇敬。

手抄题 慈母心 十五日拼搏夺“状元”

——原载北京《法制晚报》(2006年4月5日)(注:清明节)

母亲张俊兰是河北省香河县人。她们那一辈儿家里有三女一男,靠我姥爷开个杂货铺度日。母亲在姊妹中排行老三,从小聪颖好学。

上学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当时,家里只能断断续续地供她一人读书,所以,母亲直到22岁才念完初中。因师范学校是公费,遂瞒了6岁考取了天津市市立师范学校。在学校里学国语、修数学、和同学用日语演话剧、做叠罗汉游戏,很是快活。但有一件事不能如愿,那就是家里再也供不起她上大学了。

母亲28岁结婚,30多岁守寡,一辈子含辛茹苦,只有一个心愿——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孩子上大学。

1954年,母亲从北京调到山西大同工作,每月54元工资。她节衣缩食只留14元做生活费,把40元寄到北京,供我和妹妹生活、学习。三年困难时期,她每月还从28斤口粮中硬是挤出10斤,托人换成全国粮票支援我们。

知道母亲的艰辛,我下定决心要考上大学。上学的时候,我起早贪黑,在学校里门门功课都是满分,可却赶上了“文革”和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期间,我一有时间就翻数理化笔记,等待着高考恢复的那一天。

电石灯下母亲为我抄资料

1977年我调到大同工作。这一年终于恢复高考了,我请了15天假,每天复习15个小时功课。

“文革”刚刚结束,各种参考书奇缺,母亲和妹妹就到处帮我借复习资料,抄模拟试题。

当时即使是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大同市,也是电力奇缺,天天晚上停电,家家户户点“电石灯”(将电石放在水中,靠电石与水反应产生乙炔气,点着供照明使用)。

有时我一觉醒来,看见已经60多岁头发花白的母亲还带着老花镜,趴在电石灯下,吃力地、一笔一划地为我抄写复习资料,认真地画电路图、几何图形,我的心都快碎了,睡意也全消。一咬牙披衣下床,用凉水冲冲头,继续“操练”。

在母亲的感召下,我把高中数理化从头到尾整整复习了五遍。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我终于以数理化三门功课总分272.5分的成绩,名列大同考区800名考生之冠。这800名考生以北京插队青年为主体,其中不乏昔日的金质奖章、银质奖章获得者。

“金榜题名”那天,母亲笑得脸上堆满了皱纹。她叮嘱我:大学毕业了,还要读研究生。

50多岁读完研究生告慰母亲

那次难忘的高考已经过去近30年,母亲也已离开我们7年了,但母亲趴在电石灯下为我抄写复习资料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母亲为我工工整整抄写的复习资料,已经被我逐页塑封,成为我家教育子孙后代的传家宝。

2004年,我以57岁的年龄取得“在职研究生”毕业文凭。我带着大红的毕业证书,来到北京福田公墓,站在母亲的墓碑前。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襟,我缓缓地跪在地上“咚、咚、咚”地给母亲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

(闻听此事,《法制晚报》记者感慨地写道:校园梦难圆 贫苦一生寄情子女 半百仍发奋 读研硕果告慰娘亲)

“人”字怎么写——请问王春萍

王春萍是周志淳的夫人,也是上山下乡到宁夏农建13师的北京知青,和周志淳在一个连队。

王春萍是连队会计,脑瓜子好使,业务熟,人缘也好,整天笑咪咪的,连里的知青和老职工都喜欢她,还送了她一个特喜兴的外号:“大春”。

王春萍做人极为低调,她从来都不表白自己,了解她,我还是得从周志淳入手。

关于自己夫人多年来的贡献,周志淳谈了九点:

一、王春萍父母是双职工,在距离北京市区很远的郊区上班。因此她从八岁起就为两个弟弟做饭,生活能力强。与周志淳成家以后,多年来承担了家庭主要的家务劳动,使周志淳免除了后顾之忧,得以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她经常对周志淳说:“你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你的成绩就是我的成绩!”

二、生儿育女,在多年来家庭入不敷出、缺衣少食的艰苦条件下,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尤其是在周志淳上大学期间,工厂停发奖金,每学期还要负担书本费用。王春萍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吃喝拉撒睡都在一间十平米的屋子里。既要洗衣做饭,又要辅导功课,她硬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三、由山西大同返京后,正逢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为使家庭早日“脱贫”,她审时度势,主动放弃国家干部身份,于1994年毅然下海,创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很快淘到了回京以后的“第一桶金”。

四、在房子刚开始调价时,大胆出手,购买了商品房,为子女解除了后顾之忧。

五、为子女提供建设性意见,积极参与子女的婚姻大事。

六、从2005年开始,至今买了几十本养生书籍,从那开始大力提倡“每天喝八杯水”、“管住嘴、迈开腿,积极养生”,积极宣传“水是最好的药”,从而保证了全家人的健康。

七、积极参与周志淳的全部事业,在宁夏时就开始为周志淳誊写报社投稿。在大同时帮助誊写毕业论文,并亲自操刀帮周志淳绘制毕业论文中含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大幅插图。在北京更是周志淳图书写作和报刊投稿的第一个读者。

八、与周志淳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旅游、摄影事业中,“爱其所同、敬其所异”。使周不但少了后顾之忧,还多了一个事业上的帮手。王春萍每次旅游回来都要有意识地把从当地学到的养生知识运用到他们的家庭生活中,这样就逐渐总结出一日三餐的配餐规律:吃欧美人的早餐(主食、乳制品、肉食、果蔬俱全)、中国人的午餐(营养均衡、色香味俱佳)、日本人的晚餐(清淡为主)。

九、退休以后解放思想、转换观念,从2011年起开始大量引进宜家家俱和厨房用品,提高生活质量,与年轻人接轨。

听了周志淳的寥寥数语介绍,我明白了:在家庭生活中,在周志淳的事业中,王春萍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可惜呀,关于王春萍,我只了解了这么多。古人写文章讲究的最高境界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如汉乐府·《陌上桑》里的罗敷,王春萍很像这个美女:“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望其犁,锄者忘其锄。”诗歌里并没有正面描写罗敷之美,但她的绝顶美丽却呼之欲出、跃然纸上。这就是我心中的王春萍女神!

【灯火阑珊】

周志淳是一个出版人,他牢记“史料对于出版者而言,最重视的莫过于老照片”这句格言。对老照片格外珍爱,把它们看作是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遇周志淳结识了“首届中国家庭老照片珍藏展”办公室负责人。

2006年8月“老照片办公室”找他约了一组摄影稿。交付后,“老照片办公室”认为他们这个家庭在改革开放中的成千上万个中国家庭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后来把这组照片制成展板在北京和外地巡展时果然反响较大。做为“伯乐”, “老照片办公室”把这组照片推荐给了《北京晚报》。

2007年6月6日《北京晚报》拿出第42版“中国家庭老照片珍藏展选登”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了由周志淳的10张照片组成的专版,题目是:老高考状元的“发家”史。

2008年年初“首届中国家庭老照片珍藏展”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开幕。

在这次展览中,“老照片办公室”第一次向全国公众展出近千张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家庭老照片及照片背后发生的故事。它们是“老照片办公室”从近万个家庭中第一手搜集的珍贵的私人珍藏。

周志淳的家庭照片也被制作成展板参加了展览。

展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各种平面媒体、立体媒体纷纷对周志淳的家庭以及老照片予以采访报道。

《北京日报》报道文章的题目是“一家人的影像二十年”。

“北京电视台”卫视频道制作的专题节目是“今天我们要出镜!”。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制作的专题节目是“周志淳和他的老照片”。

此外《华盛顿邮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也分别或予以报道,或制作了专题节目。

《北京日报》的喝彩

一家人的影像二十年 (节选)

(原载《北京日报》2008年1月14日)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志淳是北京市的一位普通市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中只是一个“小人物”。他们全家都喜欢照相,每逢大事必全家合影留念,二十多年一直坚持。这次展览(按:指在北京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家庭老照片珍藏展”),他一口气用7张全家合影讲述了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命运变迁。

从全家十平米到商品房

黑白颗粒的相纸,记录了一幅全家其乐融融的场景。爸爸周志淳正在读书,儿子正在打电话,女儿穿着新衣服趴在沙发上玩耍,妻子站在沙发后幸福地微笑。

“那是在大同市第一家私营照相馆照的,花了1块多钱。” 周志淳回忆。1981年周家还在山西大同市,全家向往的也不过就是相片中的场景:落地窗外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全家人在客厅内其乐融融。

可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全家人挤在一间十平方米的平房内吃喝拉撒。由于没有暖气和自来水,一张土炕就占了半边屋,剩下的地方搁一张桌子和两个大水桶,人多了转身都困难。儿子和女儿写作业还得轮着用桌子。当时大同缺电,整个城市到了晚上都是黑乎乎的,家里只能点电石灯。

“我和爱人都干过建筑行业,收入还不算低,我一个月46块9毛5分,她43块。”和当时很多家庭一样,周志淳每天就是送小孩上学,下班接小孩,回家做饭,吃完没事聊了聊天,黑灯就睡觉。

为纪念儿子从北京姥姥家到大同上学,全家特意去照相馆里照了张全家福。周志淳回忆。当时目标是全家能有200元存款,“但怎么也达不到,太难存下钱了。”

1992年北京市落实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政策,全家人户口相继解决。紧接着,周志淳调入了北京某出版社,妻子也“下海”经商。可由于种种原因,住房问题一直没有落实,5年搬了6次家,全家人盼着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1997年,周志淳单位落实政策,给他分了一套三居室,这下全家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住着自己的房子,感觉就是不一样,全家人的生活迈上了新的台阶,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04年,全家搬入新买的商品房,开上了自己的小车,真正过上了舒适安逸的生活。老周感慨万分,还是老办法,用照片定格了这个瞬间。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过了好些年苦日子的周家也看到了希望。

1989年,妻子调回北京工作,儿子女儿也一起回到了北京,周志淳留在了大同,每个月都得利用出差上北京探亲。“坐9个多小时的绿皮列车,全是煤尘味道。”

1991年,儿子考上了市重点北京八中,女儿接着考上了区重点铁二中。双喜临门让周志淳和妻子高兴地决定,全家上北戴河度假。

夏天的北戴河格外美丽,周志淳带着新买的华夏牌135相机和三脚架没少抓拍美丽风景。妻子和女儿带着那个时期十分流行的墨镜,显得格外洋气。临近黄昏,全家人赶紧在“封神演义宫”外架上三脚架,自拍了一张。

申奥非典全记录

2001年7月13日,是所有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回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周家和其他的老百姓一样,在电视机旁见证了这个难忘的时刻。

“那时儿子已经上班了,刚下班回来,赶紧买了几份报纸回来,人手一份,架起三脚架抓拍了这个永恒时刻。”老周回忆起当时仍然十分兴奋。

2003年春天,北京市面临着非典的挑战,全市上下总动员,全力抗击病魔。周家和所有顽强的家庭一样,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全家4口人没有一个请假,天天都是早出晚归,按时上班。但紧张的情绪仍然在家里不经意地蔓延。

按照当时的卫生习惯,从外面回家必须把外套挂在通风处,下班回家,全家人都戴着口罩,第一件事就是到阳台脱外套。“看着全家人那模样,我就想赶紧拍一张。” 周志淳的突发奇想,诞生了一张真实而又幽默的照片,全家人摆着各种打气姿势,向非典宣战。

cctv的关注

2008年12月14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了题为“周志淳和他的老照片”的专题报道。

cctv.com 2008年12月14日 11:39

央视网消息(新闻60分):周志淳是北京市的一位普通市民,他们全家都喜欢照相,每逢大事必全家合影留念,二十多年一直坚持。今年,老周整理了全家一万多幅照片,这些在照片里被定格的瞬间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历史变迁中的平凡故事。

黑白颗粒的相纸,记录了一幅全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这张照片拍摄于20多年前,爸爸周志淳正在读书,儿子在打电话,女儿穿着新衣服趴在沙发上玩耍,妻子站在沙发后幸福地微笑。

北京市民 周志淳:全家从孩子们小的时候就爱照相。当时没有钱买照相机,第一张全家福是在(山西)大同的照相馆里照的。

老周说,在照相馆里摆布的这个场景就是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想象。可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全家人挤在一间十平方米的平房里,一张土炕就占了半间屋。儿子和女儿写作业还得轮着用桌子。当时大同缺电,整个城市到了晚上都是黑乎乎的,家里只能点电石灯。

1992年,全家人相继解决了北京户口,紧接着,周志淳调入某出版社工作,妻子也“下海”经商。可住房问题一直没有落实,靠租房度日的周家,5年内居然搬了6次家。

北京市民 周志淳:第五次租的是东城区,李莲英的后院。百年老房子,老鼠特别多,最高记录一个晚上打死了八只老鼠。你看我还用照片记录下来了。

1997年,周志淳分到了一套三居室, 2004年,全家又搬入新买的商品房,也开上了自己的汽车。老周感慨,从当初的十平米到现在的一百多平米,住房面积扩大了十几倍。

北京市民 周志淳:如果算上儿子、闺女的房子,我们全家住房面积达到了300多平米。

在周家,我们还见到了这张被称为“排骨照”的全家福,这也是老周第一次用自己的相机给全家人拍照。

北京市民 周志淳:攒了半年的钱,花了差不多两个月的工资,买了这台红梅相机后,1983年全家去大同郊区的一个水库去游泳拍的。

老周说,因为人多钱少,全家人吃得最多的就是西红柿和白菜,经常是一毛钱买一簸箕西红柿,吃不完也舍不得扔,做成西红柿酱留着过冬。

随着收入的增加,老周一家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变化。1991年,儿子考上了北京八中,女儿接着考上了铁路二中。双喜临门让周志淳和妻子决定,全家上北戴河度假。周志淳带着新买的华夏牌135相机和三脚架没少抓拍美丽风景,妻子和女儿也带上了那时候十分流行的墨镜。临近黄昏,全家人还在“封神演义宫”外架上三脚架,自拍了一张“全家福”。

不久之后,酷爱摄影的周志淳鸟枪换炮,为自己置办了全套的高档单反相机,过足了瘾。后来,连妻子也爱上了摄影。

北京市民周志淳:我摄影已经40年了。这上万张照片也反映了咱们生活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业余时间拿出来翻翻,心里都觉得很豁亮。

如今,摄影已经成为老周和妻子最大的共同爱好。除了记录自家的事情,老两口的眼光也放得更远了。申奥、奥运等几个经典时刻)背着相机,老两口已经踏遍了祖国的每一个省市,非洲的斑马,澳大利亚的珊瑚也进入了他们的相框也到了新加坡、澳大利亚、肯尼亚等一些其它国家。定格美景的同时,他们也有意识地到处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让外界看看变化着的中国。

法兰克福的掌声

2009年是德国法兰克福中国文化年。作为“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主宾国活动”之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决定由某公司组织“百年中国·百年传情中国百姓家庭照片展”,6月15日在法兰克福开始展出。由周志淳以“讲述人”的身份,作为几百个中国家庭的代表届时参会。

法兰克福位于美因河右岸,临近美因河与莱茵河的交汇点。法兰克福不仅是德国的经济中心,同时它又是一座文化名城。这里是世界文豪歌德的故乡,歌德故居就在法兰克福市中心。

6月15日晚7点30分,法兰克福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街道上行人稀少。但是法兰克福城市图书馆的阅读大厅却聚满了来自各方的人士。做为“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主宾国活动”的第一个正式展览, “百年中国·百年传情中国百姓家庭照片展”开幕式正在这里进行。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副总领事王锡廷先生、法兰克福市副议长、“讲述人”、“参展人”先后致辞。

周志淳作为“讲述人”在讲话中特别强调:

“德国是思想家、诗人和音乐家的摇篮,诞生了歌德、贝多芬等艺术巨匠,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歌德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歌德的诗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暮色徐徐下沉,景物俱已远遁。长庚最早升起,光辉柔美晶莹!……此时在那东方,该有朗朗月光。’反映出歌德对中国精神的理解与共鸣。”

当他用德语“dank schon!”(谢谢大家!) 结束讲话时,全场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和热烈的掌声。

开幕式结束后,法兰克福市副议长、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副总领事王锡廷先生等与会嘉宾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周志淳作为“讲述人”对相关图片进行了讲述。

第二天,中外媒体纷纷报道说:

“周先生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他的家庭的故事博得了大家的阵阵赞叹和轻快的笑声。”

“百年中国·百年传情中国百姓家庭照片展”,在法兰克福展出了一个月,获得了德国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一位70多岁的德国老人玛格瑞特·波兰兹在参观完展览后激动地说:

“这些照片中的很多中国老人和我同龄,我也经历了照片中的战争与和平年代。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故事与我们并没有区别,展览很有意思,我非常喜欢。”

历经“艰难时世”、“凤凰涅槃”、“美学咀嚼”、“天路之旅”、“企鹅之歌”、“日本三昧”、“吞吐肯尼亚”、“拥抱宝岛”、“双子星座”、“灯火阑珊”等十部分;长篇报告文学《魂系第三只眼》写到这里,基本上就要告一段落了。

说实话,周志淳的事迹很让我感动,也很受教育,我才义不容辞地用了很短时间把这篇文章写出来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周志淳还在上下求索。

我们衷心希望,周志淳取得更大的成绩。我们也衷心祝愿周志淳和他夫人王春萍的爱情天长地久!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宁夏何老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推荐: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周老的人生经历和杰出贡献,在洋洋洒洒的文字中,
在真真实实的生活里。

文章评论共[3]个
美泉-评论

祝福周老和作者,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新春快乐!at:2014年01月16日 上午10:00

宁夏何老三-评论

周老也委托我向编辑致敬,并预祝新春快乐!at:2014年01月16日 上午11:06

燕语千千-评论

拜读佳作,问好朋友!(:012)at:2014年01月16日 上午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