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拙政园荷韵真源

发表于-2014年01月21日 早上9:56评论-2条

园林最初的形成大多是以个人的私家庭院存在的,几经变迁,经过长期以来的修缮扩建,直至近代才由政府或地方接管经营。这样在园林的建筑和环境的保护上得到了更好、更有利的保障,现在所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园林越来越精致而有大气,成了一个地方的象征,为游人所必到的处所。素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苏州拙政园,以其无以伦比的庭院建筑风格,精美恰到的山水布局,无处不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是江南园林中最杰出的代表,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亭台庭院多被世界各地所仿制。

拙政园最初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代时为寺院,直至明代嘉靖年间的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请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方初步建成。园成之后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为园名。其后不久,王献臣去世,被其子赌博输给徐氏。自此以后的500多年来,拙政园数换其主,历经沧桑,几度兴废,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完整的成为国家接管,恢复“拙政园”之名。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与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更是实至名归的成为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园林的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展开,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松柏古树均依山而栽,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临水而居的典型特色。日出松影间,鸟鸣柏树梢。园林的典雅而别有情趣,无处不使你驻足停留,随日暮而未有归去之意。

拙政园与大多数园林一样,是典型的宅园合一,大致分为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整个造园以山水并重,以蜿蜒的曲水贯穿于各亭榭楼阁之间,面积过半的水面宽窄不一,曲里拐弯的流动在花草遍布的水岸,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倒影出旖旎的光影,极具动感的在游人的心中荡起涟漪。

入园即见一堆湖石隐没在花草树丛中,扇形的平面上刻有飘逸的行书,首先映入眼目而现古雅的文化气蕴。东花园内宽广的场地古木参天,蜿蜒的小道边花草漫布,阵阵清香送来花的气息,顿然间神清气爽,每一处都有生命的灵动。“兰雪堂”正当其时的出现在眼前,“兰雪”二字出于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有清香高洁、超凡脱俗之意,中间屏门上的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两旁圆柱的楹联字体飘洒,道出园中景致。走出兰雪堂,迎面有一组太湖石假山。这块名为“缀云峰”的假山高耸在绿树竹荫中,与西侧的一处形状怪异的石峰并立,叫做“联壁”。在其东北面,临水而筑的这座卷棚歇山顶的建筑即是“芙蓉榭”。面对荷花池面,背倚高墙,眼前开阔无限,绿意浓郁,波映碧草,给人一种舒适宁静的气氛。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疏朗明快的风格,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景点相互映衬,各有夺目之处。芙蓉榭以北是一片紫薇草坪,中间耸立的那座重檐攒尖八角亭,名为“天泉阁”,阁中有“天泉井”,相传此井为元代大弘寺东斋的遗迹,在夏日可在此阁欣赏紫薇花,那些草丛中的小花朵,微风吹拂下泛起层层花浪。那座外观轻快明朗,体量较大的四面厅,称“秫香馆”。闻其名,即可知就是欣赏稻麦飘香的地方。“楼可四观,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观望中。”你若闭目略一沉思,景象仿佛即现眼前矣。秫香馆西南,隔溪有一土山,上有长方亭,名“放眼亭”,取唐代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诗意,亦曾叫“补拙亭”。 

除了这些景点,当你徐步在园中,穿过花径小道,随意的目光所到之处皆是青幔罗帐,每一枝根植于土壤中的花草杂树,都有着蓬勃的生机,生命赋予了它们一样的享受阳光,同样地欢浴在这片滋生万物的土地。旷阔的草坪,矮矮的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靠西端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随窗之漏孔抢先入眼,又以洞门数处与园中各区域相通。在缀云峰、联壁峰下有洞,曰“小桃源”。步移入洞,如渔郎入桃源,桑麻鸡犬,别成世界。随处可见梧桐参差,茂林修竹,溪涧环绕,真有流觞曲水之意。 

与中部花园分隔的复廊,墙壁上开有25个形状各异的漏窗,墙脚下有溪流穿过,清澈的水流反射叠印出波动的景色,随着步移花窗的变换,园内景色也不断地相应变化。穿过复廊的黑漆大门,便到了中部花园。两侧边门分别写有“疏朗”、“浅泊”,其字与景各有情趣。半亭倚墙而作,亭中有一圆拱门,三面凌空,长廊似虹,故取名“倚虹亭”。站在倚虹亭旁,向西眺望,远处又有一亭,亭内也有一圆拱门,这是西部花园的“别有洞天”园门。而在此亭台楼阁旁,小桥流水之上,古树花木之间,可以清晰的望见不远处屹立着一座宝塔,那就是闻名遐迩的“北寺塔”。

拙政园的主体部分和精华均在中部有集中的体现。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分布着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具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不经意中随地形所设的宽窄不一的水面,看似随意,细究其中却颇具匠心。池岛假山,池岸曲折,垂柳轻摇,芳草碧绿,水绕山转,数支莲花娉婷于荷叶间。假山上的“悟竹幽居”,山顶的“待霜亭”和“雪香云蔚亭”点缀其上。“悟竹幽居”,此亭俗称“月到风来亭”。此亭有别于常见的六角亭,它是一个方亭,4个大大的圆洞门使人会联想到八月十五的月亮。人站立其中向外看,犹如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园林四季的风光:北面青竹石笋,西面嫩荷吐尖,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亭内有文征明的书额和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跨过九曲石板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缓步登山,这座轻巧若飞的亭子就是“待霜亭”。“待霜”取义于唐代诗人曾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的诗:“书后欲提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字里行间一股霜浓橘红的山野气息和泥土芳香随之而出。穿过丛林,越过小溪,步上石阶,就到了“雪香云蔚亭”。它位于岛的中央制高点。居高临下,与远香堂遥遥相对,站在亭内,可遍览园中各处亭台楼阁,几无遗漏。亭柱上有文征明书写的对联,上方还有明代画家倪云露的“山花野鸟之间”题额。

景点大多集中在花园的中心池边,这里四面环水,三面植柳,满地皆绿,围绕水面,有荷风四面亭、香洲、见山楼、倚玉轩、小飞虹、小沧浪和远香堂等景点分布有序。湖中岛上的“荷风四面亭”上有一幅楹联,描绘了此处的景色特点,巧妙地点出了四季之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楹联上联仿济南大明湖,“小沧浪”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意境。下联则仿照唐代诗人李洞的“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

此处的整个布局疏密自然,其主要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有立于山巅高处,或延伸出水面中央,曲桥相连,碧水环绕。缓步其间有漏窗、回廊连接各处,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立体画面,于悠然中把思绪融入了意境中的湖光山色。园内的湖、池、涧等布列在不同的区域,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极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其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不知是人在画中还是景随心生,浑然不觉早已融入于此。亭台楼阁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荷韵,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园内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池广林茂。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布列在不同的区间。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虽是人工布局,却近乎自然风光,无不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小坐休憩于亭间或山石,景随目而生,各具生命动态,尽展山野情趣,不忍擅离片刻。

拙政园最旖旎的风光是在夏日,遍园荷花盛开,到处绿柳垂杨,繁华似锦,鸟语花香。当微风吹拂,就有阵阵清香飘来。登上随意的一座楼阁,满目的池水为荷花覆盖,环绕在你的四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那一朵朵莲花镶嵌在荷叶间,摇曳于水面上,偶尔还真可见有几只蜻蜓婷婷的站立于花蕾之上,而荷塘里的蜻蜓品种特别大,身体呈灰褐色,我们称它为“云藕塘”。它们闪动着翅膀,时而低飞贴近水面,时而从荷叶下钻出,从这朵莲花飞越到那朵莲花,吸引了游人的目光,尤其是孩子,欢呼着想逮住它,把玩于手中。行走在贴于水面的曲桥,仿佛自己置身在荷塘的中央,穿行于水榭间,俯首触摸下荷花,捧起一汪清水,滴落在宽大的荷叶上,看着如珍珠般剔透的水珠,徐徐的滚动在荷叶的边缘,折射出日影的光芒。当听到在林木葱郁的山坡上传来蝉鸣,更觉身处幽静中的高远。“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正合此景。

自然典雅,庭院错落,花木为胜,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园内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如桃花片,“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竹涧,“夹涧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瑶圃百本,花时灿若瑶华。”归田园居也是丛桂参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苔藓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杏花盛开,“遮映落霞迷涧壑”。夏日之荷,遮天映日;秋日之木芙蓉,如锦帐重叠;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尤以夏日的荷花为最,小坐于凉亭中,望着荷花环绕的池塘,几近忘乎所以,陶醉于此。

对于莲花古人不乏赞美之词,尤以周敦颐《爱莲说》为众人所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莲花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倚在坐落于园中部池中的荷花四面亭的栏杆上,望着四面皆是荷花环绕,莲花亭亭净植,岸边柳枝婆娑。行人穿梭,笑声和着鸟鸣在荷塘间飞扬,似乎在莲叶间移动着轻盈的莲步,款款的迎面而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正是此中情景的真实再现。

在夏日的骄阳下,缓步于山道上,穿行在亭榭间,杨柳依依的池岸,水波粼粼的荷塘,莲花朵朵镶嵌于绿叶,锦鱼嬉戏在莲叶间游动,一股股清凉自水中升腾,弥漫四周,随着阵阵清风香飘四野,无处不是一片清凉世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身处于此,心中唯有一种对莲花的高洁产生敬仰,能洁身自好者方能领悟,出污泥而不染,处浊流而独清。眼中无尘,心中有爱是不会被世俗的污垢所侵蚀的,生命亦如出水的莲花,艳而不妖,现出生命的本真,清纯之中透出无限美好。

沿池边小径,经曲桥回廊一路慢行,观赏荷塘美景,游览山水田园,不由心醉神迷,无意间走进了远香堂,此建筑形体高大,而且厅内没有一根阻碍行动和视线的庭柱,四面都镶有玻璃,回抱于山池之间,后面宽阔的平台连接荷花池。夏日正是荷花盛开时,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所以称为“远香堂”。厅的南边是一座峻峭的黄石假山,北边是池岛假山,东边山坡上有“绣绮亭”,西边池塘边有“倚玉轩”,在此赏荷看景,是聆听自然之音的绝佳之处。 

整个园林以水见长,在各区域内均是流水围绕,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园林造园艺术的绝妙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早时因临池曾养三十六对鸳鸯而得名。卅六鸳鸯馆构造别具匠心,顶棚采用拱型状,既弯曲美观,遮掩顶上梁架,又利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使得余音袅袅,绕梁萦回,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大多是雕饰精美的紫檀木家具,花窗房梁朱漆亮丽,屋宇屏风华丽精致,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尽览无余。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回廊起伏,水波倒影,斜倚栏边,看波影微漾,别有情趣。

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置景之妙处在此得到完美的呈现。 伫立于此顿感到这里可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

“十八曼陀罗花馆”是鸳鸯厅结构,外面看是一个屋顶,里面是四个屋面;外面看是一个大厅,里边分为两个客厅,北面客厅是夏天可纳凉,南面客厅在冬天则能取暖。圆洞门上方的“得少佳趣”篆体砖雕把人引入佳境。大厅造型别致,椽子为弓形和弧形,四角有耳房,据说是园主听昆曲的地方。这里四面窗格上都嵌有菱形蓝白相间的玻璃,构成美丽的图案,每当剩下烈日时,阳光透过窗户变成一道道蓝白相间的光束,洒在地上泛起阵阵凉意。

“留听阁”,取唐代诗人李商隐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之意命名。南面飞罩是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海、雀的花纹,构图匀称,手法精巧。楠木镂雕的云龙图案落地罩和隔扇裙板上的蟠龙图案。在“卅六鸳鸯馆”北面池塘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幢楼阁的倒影,这幢楼阁便是“倒影楼”。倒影楼以观赏水中倒影为主,水波微漾的池面,折射出花草树木,水榭亭台,灵动得虚实难分。楼分两层,楼下是“拜文揖沈之斋”,文是指文徵明,沈是指沈周,这两位均是苏州著名的画家,沈周还是文徵明的老师。“波形廊”呈“l”形环池布局,九曲之形,临于水面。南由从别有洞天入,止于卅六鸳鸯馆;北端止于倒影楼,悬空于水上。倒影楼中间屏门上雕刻着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无根竹图,并配有诗词。沿假山上石径,有一座六角形的亭子位于山顶,即是“宜两亭”。登临亭内,周边诸景无一遗漏。

园林的构建布局在拙政园中几乎达到极致,随意的行走在山坡小径,或是曲桥亭台,是俯首凝视还是极目远眺,无不使你赏心悦目。很随意布置的一处摆设,都恰到妙处,四季花木极尽观赏之娱,“中国园林之母”实非虚名。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华人区,仿制的建筑亦大多以拙政园内亭台楼阁、院落水榭为原型,也是由苏州香山的工匠所建。园内名人题写的匾额,亭柱上的楹联则是书法文化的精华所在。回廊、围墙上的碑帖,厅堂、馆阁内的书画及精美的雕饰,都是集中体现出拙政园所固有的文化历史,沉淀千年的积蕴象征着古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这是自欣赏园林美景之外的最透彻心灵的游历。

当耳边传来余音缭绕的优美旋律,拨动琵琶的轻吟弹唱,或是盛妆浓抹的昆曲表演,穿越山林,淌过水面,与自然之音混为一体。婀娜的舞姿,浅浅的清音,亭亭玉立的莲花,随风轻飏的垂柳,引得水中的鱼儿,树上的鸟雀,无不为之欢跃起舞;花草无语,树木有情,香漫山林,花开四野,带来的又岂止是身心的愉悦。享誉海内外的、六十年代拍摄的越剧《红楼梦》,有许多场景均取于此,尤其以“黛玉葬花”走过的那座小桥,依然还记得那时的林妹妹。不论走在园中的任何景点,耳畔仍然余音不绝,使你不忍离去,还在频频回首这留下无限美好旅程的心灵家园。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真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推荐: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优美的写景文章,
让读者走进了一处风景如画的境界里,
仿佛让人置身于江南的山水之间了。
期待朋友的首发文章。

文章评论共[2]个
罗军琳-评论

欣赏朋友美文(:046)at:2014年01月21日 中午12:02

文清-评论

寒冬腊月天寒冷,愿你温暖;时时顺意 ,刻刻平安!at:2014年01月21日 晚上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