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读书的境界恒心雨季

发表于-2014年01月22日 早上9:39评论-2条

古往今来,"读书"是最密切的事了,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的宝藏挖也挖不完,但是细细品味,微小的世界也有精彩的天地,就如蜜蜂采蜜时吮吸着蜜蜂的每一个地方.大多名流之士,著名学者无不是书的友好伴侣,一天是书,终生也是书,他们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其中的养分也让他们吸匀,便走进了另一个境界___悟书的真谛.

有为光宗耀祖而读书,有为充实快乐而读书,有为崇高理想而读书,读书竟然这么奇妙,读书的人会因为读书而走进书的花园里,达到一种如仙的境界.

利的境界:为功名利禄而读书.

这是古往今来大多数人的境界,孔子的弟子子夏说:"仕而忧则学,学而忧则仕"(《伦语。孔子》),古代的人想要做官的就必须进行一级一级地应考,要考的好,就必须寒窗苦读,于是引现出许多苦读的故事。如司马光遇困锥骨,匡衡凿光夜读,苏轼尝胆苦读等等。

现代莘莘学子好像不是为了做官,只想捧好铁饭碗。可悲啊,有趣的教学竟然会沦落为职业教育,竟用来充当潮流的主角,应付现实的残酷。

那么读书却又有什么用呢?从铁饭碗的角度讲,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综合力,加强人的技能素质,这为以后找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读书是有备之用和无用之用,读书的大作用何在?那就在下面的两个境界——乐的境界和道的境界。

乐的境界:为充实 快乐而书。 

“学而忧则仕”被认为是儒家传统。其实孔子认为读书不应只是为了稻梁谋,为生活而追求快乐,他的如下言论就足以证明:“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为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更有甚者,还把道放在主要位置。子曰:“君子谋道而不谋食”。而读书又是又一层的境界了。

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并参悟宇宙人生的真谛,它不再是为了一种单纯求知,而是为了一种智慧的富足。

读书的境界皆在个人圆满透悟,并没有向外界实践的行为,把读书悟道和生活实践统一起来,这是更高层次的境界了。

道的境界:为崇高理想而读书

周恩来曾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实现,并且也成为了一个伟人;爱迪生为了人类的幸福而读书,最终成了家喻户晓的“发明大王”;港澳台联考状元林巧路为了报效祖国而读书,终于考上北大,圆了她的大学梦。崇高的理想在于道,道是读书的又一境界。

孔子说:“道不远人”是说日常生活中处处有道,但作为文明结晶的好书更是有道的源泉,当我们读书不仅仅是为自己内心的充实与快乐,而是通过书本悟道,进而传道,践道,那么读书又会有一种崇高的韵味。

名流之士能参悟书的真谛,莘莘学子能知其境界,读书是一种目的,一种理想。让我们如鲲在南冥天池中尽情畅游,如鹏在广阔蓝空里尽情飞翔,去领略书的世界,去感悟书的内涵,进而达到一种想要的境界,那便是读书的境界。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恒心雨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夜雨不朦胧点评:

不论哪朝哪代,都要读书。
唯有读书,才能做个有用之才。
读书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感悟。

文章评论共[2]个
夜雨不朦胧-评论

(:046)问好朋友!at:2014年01月22日 上午11:08

文清-评论

带着下午茶来看望朋友,问好并请茶!at:2014年01月22日 中午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