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列车行驶在非洲草原上,缓缓地开始,缓缓地结束,就像一段故事。翻开旧日的笔记,每一段简单的话语,都成为记忆中的缩影,细微之处,我们总会找出一些有关记忆的碎片。如她——《走出非洲》中那个用坚韧、智慧、爱心博得尊重的凯伦。一个有故事的人,往往在过程中,显得比较平淡自若,安之若素。
如果命运是嚣张跋扈的,与其俯首,不如用一种优雅的姿态坦然接受。
《走出非洲》最感动的我不是爱情,而是女主人用那种优雅的姿态,让所有人为其倾倒。命运的齿轮总是在最平淡中写下一些有关爱情的甜言蜜语。我们常常弥足深陷,甚至无法自拔。当凯伦经历了婚变、梅毒、直到遇到最爱的丹尼斯,再到丹尼斯去世,一系列的坎坷命运,她仍旧用优雅的姿态接受一次次重创。女人,总会在绝境处,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潜能,凯伦就是这样。
凯伦是智慧的,凯伦是博爱的,她虽然身处绝境,但是她并未放弃追求生活与爱的权利,她敢爱敢恨,从不抱怨任何人甚至命运赐予她的一切。突然我想到一句话“苍天赐予你的都是你能承受的。”《走出非洲》并没有过得浪漫情节,用淡淡地低沉,缓缓地节奏一点一点渗透故事。缓缓地步调,将一幅幅如诗般的画卷,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荡气回肠,意犹未尽。
《走出非洲》最美的便是那段古老的故事,这部电影是根据作者凯伦(笔名;艾萨克、丹森)她的亲身经历而改变的。相传她的切身经历要比这部电影中的女主角还要悲惨,她自身被丈夫传染上屈辱难堪的疾病折磨一生,时隔多年,当凯伦再次提笔将旧事重提,要聚集多少勇气与泪水,才可以将每一个片段,发挥出如此淋漓呢?人最痛苦的莫过于用一支笔,将一片一片零散的回忆拼凑出一份完整,那段岁月是激情的渲染,却也是惆怅满怀的悲伤。当凯伦看尽一生坎坷,经历风雨,仍旧用平静的心,将这段往事重提,我想,她那时那刻,必是悲喜交加。再一次与回忆交织,与悲伤擦肩,还有那片她穷其一生眷恋的非洲,她的嘴角一定是上扬的,因为回忆里面,幸福多余悲伤,收获多余失去。
老天总会在女人最美的年华里遇见深爱的人,凯伦便是如此,当她以为爱情不再来时,她遇上了让她牵挂一生的男人——丹尼斯。当丹尼斯带着凯伦在天空翱翔的那一刻,我相信,那份爱是至真至纯的。他们在飞机上 俯瞰那片美丽富饶的非洲大地时,羚羊奔跑、海鸟成片展翅,泛着银色光的湖面撩起一层层的涟漪,最动人的便是凯伦将手伸向丹尼斯的那一刻,丹尼斯紧紧地将其握紧,爱情是什么?我想爱情便是”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在那片土地上,凯伦有过梦想,有过青春的燃烧,在那片与文明毫无关系的土地上,丹尼斯说”不要试图去改变它,对于非洲来说,他们都是过客。“这句话透着淡淡地伤,没想到却成了真实的寓言。丹尼斯在一次飞行中去了天堂。那个向往自由、狂放不羁的男人真的去了,载着凯伦的梦与爱走了。当一个男人为了一个女人试图改变自己时,那便是真的爱了。丹尼斯没有悔恨,因为那个女人并没有让他失望,她用最美的姿态,博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在丹尼斯的葬礼上,凯伦哽咽的说”你不属于我们,也不属于我。“随后便抓起一把坟上的土转身离去。女人,在最适当的时候转身离去,永远都显得那么高贵与绝决。带上有关非洲的一切回忆,孑然一身的回到故乡。从此将那段回忆深深地埋在心里,不为往昔,不为回忆,只为那淡淡地情,纯纯的爱。那片荒芜而富有激情的土地,将岁月轻轻地蒙上了一层纱,更为这部电影增添了一丝隽永与优雅。
用诗一般的风景,典雅的情节,淡淡地怀旧,淡淡地忧伤,最为荡气回肠。作者凯伦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了一段往事,我想每当夕阳西下时,凯伦必会独自登上阁楼,对着非洲那个方向,眺望。因为那是拥有爱与梦想的地方,当夕阳照在她的脸上,那张饱经沧桑的脸颊,定会绽放出最美的微笑。
如果命运是跋扈的,俯首不如优雅的接受。如果死亡是必然的,俯首不如微笑面对,如果回忆是锋利的,膜拜不如挥手。
-全文完-
▷ 进入雨轩茶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