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逆返冬
立春逆返冬,雪晴又寒风,
气温负七度,候序疑倒行。
天变常反复,人事尽理情,
儒家倡忠义,礼则严规整,
譬如郑忆翁,终身怀故宋,
文相《指南录》,浩然正气凝。
寰宇变不居,八卦应革鼎,
王朝流水去,江山巍然青,
人生如过客,游魂一缕风,
顺天应人者,潇洒做真龙!
附注:
1、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郑思肖原与宋宗室、著名画家赵孟頫交往较多,后赵降元并任官。郑思肖即与之绝交。郑思肖擅画兰,宋亡后,所画兰均无土和根,因土地已沦丧于异族,无从扎根。当时一些权贵向他所要画兰,尤靳不与。庸人孺子颇契其意者,则反与之。邑宰求之不得,知其有田,因胁以赋役取。先生怒曰:“头可断,兰不可画!”他每逢岁时伏腊,望南野哭而再拜。郑思肖喜佛老教,工画兰,疎花简叶,不求甚工,画成即毁之,绝不轻易随便给予他人,所以他能存世至今画的兰花及其少,现只存一幅《墨兰图》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心史》是郑思肖将一生奇气伟节之作合为一书的汇编,是郑思肖独立特行的证据。郑氏自35岁宋亡后便离家出走,从此浪迹于吴中名山、道观、禅院,40年间写下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操的诗文,有《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一卷,共收诗250首,杂文4篇,前后自序5篇。共命名为《心史》。当时形势,无法刊行。所以,他在晚年将《心史》重缄封好,藏于苏州承天寺眢井中。《心史》中的所有文字都饱含血泪,郑思肖讴歌了南宋的爱国志士,痈斥了奸臣佞徒,控诉了元军的暴行,充分表述了自己的爱国与忠诚。难怪近代学者梁启超穷日夜之力读《心史》,每尽一篇辄热血“腾跃一度”,梁氏深有感慨地说:“此书一日在天壤,则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心史》在枯井中沉埋达350余年,直至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始被发现。
2、文天祥(1236—1283),吉州吉水(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他自编的一部诗集名 名曰《指南录》。――宋·文天祥 题目取自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思想。 指南,即向着南方,“录”是诗集的意思。
打落红尘的金梅 2014年2月10日12时30分成于新密牧云山庄
-全文完-
▷ 进入jinlvmei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