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吃饭趣事云轩居士

发表于-2014年02月11日 下午3:40评论-2条

近日央视等主流媒体,频繁提到家风一事,并采访多人,其意无外倡导和谐风气,一家乃社会之一细胞,家风和煦,人人为谦谦君子,则世界可无为而治,万象和泰。

现代的生活节奏变化,环境变化,人口结构变化,家的概念似乎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也许每年春节拥挤的回家大军,一票难求的窘状,可能我们还可稍微感觉到家,那个我们向往的温暖的港湾,可就是离我们有点远。

家风的概念,我们没有兴趣研究,通常专家会给出一串串晦涩难懂,而且我们一千年也不会用到和理解的概念与解释。以一平民之理解,吃饭这一平常活动似也可体现家风。

前日从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上海出版社出版的二毛之“民国吃家”连载,颇有意思。原来我们印象中穷奢极欲的袁项城,家中亦仅一厨房,平日四菜一汤,周末全家聚餐,而且吃饭一事也有相关规定,比如饺子,准备工作有厨房完成,而包之成型需要亲自动手了。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克定也有,因无法吃下父亲递给的馒头,藏于袖中,致手臂烫伤的尴尬时刻。

以此推之,可见当时一般小康之家,也是如是。节俭之风甚盛,也许当时的规矩在今天看来是不合时宜的,但其中的自我约束,是我们原来没有想过的。

今人往往以奢侈为念,极尽豪华为先。为官者能常受“平常”之苦否?

百年前,冯玉祥一边为抗日奔走呼号而散尽家资,一边以大饼充饥而常不食荤素,然数起数落终不改赤子之心;清廉如水的六不总理段祺瑞想必平日也是粗茶淡饭;董必武曾说“吴佩孚虽然也是一个军阀,但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是关、岳,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

恭廉自守,百年前有家风熏陶,今人何处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云轩居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夜雨不朦胧点评:

如今的人早已没有了为国着想的想法了,你看百年前,人家冯玉祥一边为抗日奔走呼号而散尽家资,一边以大饼充饥而常不食荤素,然数起数落终不改赤子之心。看似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其中却包含着大学问,值得国人思考。

文章评论共[2]个
萧天佑-评论

拜读啦(:012)(:012)(:012)at:2014年02月11日 晚上8:21

文清-评论

早春二月天尚寒,愿你温暖;时时顺意,刻刻平安!祝春安!at:2014年02月11日 晚上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