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的我便喜欢围在长辈身旁,听他们回忆着过去的故事,有时,意犹未尽还会在深夜将要入睡时再缠着祖母给我细讲一遍,尽管听过很多遍的故事,也从不记于心,只觉得好玩,听过便罢。可近期我突然又忆起零星,跑去详问祖母,于是祖母不厌其烦的又重新讲给我听,那些幼时,听过的家乡的苦难与欢乐······
那时,八年抗战还未胜利,外来的日寇占领了国家大部分的土地,随意的践踏中国人民的尊严和老百姓辛苦种植的粮食。佛教圣地“五台山”也被占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里虽不像东北三省那样斗争的厉害,却也有地下的红军同志在保护着这里的老百姓的安危,没有人敢正面与日寇交战,或许没有过于充分的弹药装备,也或许是别的种种原因,日寇似乎对这里的百姓还算“友好”。可是,在那个时候谁不惧怕日兵,生怕一个不小心便会惹祸上身,所以,老百姓们都在种粮食的土地中挖地窖,祖母说有时会在地窖里呆两三天,但白天还是会在屋子里休息,可是好几回有一两月都要在地窖中呆着,生怕被凶残的日寇发现。躺在床上的我不禁去想,那时的中国是怎样的艰苦!那时的中华民族是怎样的坚韧!那个年代的孩子,是多么的勇敢、善良!回过神来,兴致勃勃的我听到了那么一段我连想都不敢想的故事——
那一日,日寇听到消息闯进了邻村,“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把村子里的老百姓都吓坏了,拿着刺刀的日寇将冰冷的钢刀刺进了那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的身躯中,见人就杀的日本人悚然变成了村子里最可怕的怪物。后来,据那些幸存的人回忆亲眼看着那些恶魔挑起了一个三两岁的孩童扔下了粪坑,多么的惨无人道,多么的令人发指,可当时的老百姓哪里斗得过那些恶魔,一个个举着明晃的火把,将茅草屋烧得一干二净。“火”曾经带给人类的是欢乐,是文明,但在那个时刻带给他们和留给我们的是数不清的伤痛和道不明的悲伤。
在那个夜后,日寇再没有进犯过这些相邻的村庄,直到八年抗战的胜利——老百姓们终于看到了通往光明道路的曙光,一切好像是如此的简单、平凡,可是,在那个年代,那些老人们的身体上、心灵上留下的伤痕和哀伤,有谁能够让它随着过往而烟消云散。遥望新世纪的我们,这些故事似乎是那么的平常,就像1+1=2一般,因为那段过往不同于现在、不同于我们从小就快乐的时光,那是历史,那是哀伤。
我们生在国旗飘扬下的新世纪,不为生活担忧,不被吃喝烦恼,那是老一辈的革命家为我们用鲜血铸成的明天,用生命谱写的篇章,祖母的故事讲述了很久,我也沉默了很久,对于过往我们只能留下黯然的神伤,但我相信对于现在和未来的我们一定就有很多的希望,过往的风雨如烟一般飘散,散落在心底最深的角落,直到尘埃落定······
-全文完-
▷ 进入欧阳馨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