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大病一场,整整躺在医院两个月,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就好像一个植物人一样。出了院也不能下地行走,当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思想也很偏激,总想着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当然包括死。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累赘,不能和正常人一样了,活着没有意思,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幸好没有把那愚蠢的想法付诸于行动,时过境迁,但想想还是有些后怕。现如今也好歹生存下来,虽然是苟延残喘,但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差。但大病留下的后遗症,使得我性情变得古怪,常常是多愁善感,有时会自然而然想到死。
但有的人怎么也不想去死,尤其是权高位重的人。比如古时候的帝王,总是喜欢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不惜劳民伤财。这种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人,总是奢望能长命百岁,但他们永远没机会知道,真正到了百岁的时候,他们的日子会是多么凄冷。活那么长时间,难道能成仙吗?乌龟能活千年时间,但还只是在地上爬,或许真的能如他们所愿,奇迹般地活到了足够长的时间,但到头来他们的下场往往就跟乌龟那样——在地上爬了。
人岁数到了,生活不能自理,一切要依靠他人,这时候的老人其实很可怜。甚至他们想解脱都不行,因为可能已经没有了清晰意识的能力。有些到了晚年的老人就像室内的一盆植物,天天得有人给浇水,可能偶尔还能被放到太阳地下晒晒太阳。更是有些老人连自己的房间,甚至床铺都没有离开过,直到去世。当然如果到了七、八十岁,爬六楼还能跟年轻人一样喘气,甚至能登山旅游去,那就另当别论了。
人其实真正很少是自然死亡,更多的是死于各种疾病,灾难,自杀......近来高校常有学生纵楼而死,很多是因为自己异性的朋友和别人好上了。有人不禁问,难道仅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那还想怎么样,他们做这样的事,有个原因就不错了,还能奢求什么呢。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跟我一样的想法,我时常想自己应该异于常人,像什么喝个毒药跳个楼什么的,应该不会有什么事。不同的是,我只是想想而已,只是处于理论的阶段,而他们却是敢于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的人。
在历史长流中,有很多文人墨客是死于自杀,可能我们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知识分子比我们常人还想不开,正因为他们的思维有别与我们,所以他们的世界只有自己才能明白。假如有一天真有人能想通他们自杀的原因,那他离自杀也不远了。寺庙里的高僧,都是看破红尘,六根清净的人。你如若也能看破红尘,六根清净,你也会遁入空门的。
三毛自杀了,用优质的丝袜吊死在医院里,丝袜再也不是来承托美了,而是变成了一个杀人工具。王国维自杀了,在清华旁边颐和园的湖中,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们的死时至今日都可能是一个迷,各种猜测都有。但他们的死却或许可以解释一个问题,三毛死在医院,王国维死在清华附近的颐和园,这可能就是中国很多恐怖故事为什么会发生在医院和学校的原因。屈原自杀了,毅然决然地跳入汨罗江,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至死不渝的赤诚之心。有时候我对朋友说,以后我要是觉得活够了,也学屈原投江去。朋友到没什么,根本没当回事。但这可把我们那承包鱼塘的人激动坏了,一问才知道他正犯愁没钱买鱼料呢,想想我一百好几十斤,不激动才怪呢。
一代武侠大师古龙先生也自杀了,明知道喝酒对他来说无疑是慢性自杀,但还是放不下让他欲罢不能的酒。很多人说古龙先生一生中最不能缺少的是女人和酒,或许酒才是他的最爱,多少历史告诉我们,越是爱的东西,越是会背叛。古龙先生很豁达,明知继续喝酒,他的身体会承受不住,最终会夺走他的生命,但他还是去喝酒,甚至是酗酒。很多人为古龙先生因酒而失去生命而感到不值,在一般人来说,当生命受到危害时,一切就显得不重要了,烟可以不抽,酒不可以不喝,所有的习惯都可以为了生命而改变。但古龙先生不然,很坦然地面对死忙,如果连最爱的酒都可以抛弃,对他来说还有什么不可以抛弃。喝着酒,乘兴而来,又乘兴而去。
海子也自杀了,本来大家以为他会“面对大海,春暖花开”,谁曾想他会躺在冰冷的铁轨上,让那轰隆而来的火车结束了他的生命。他根本不曾想到,时至今日,即便想卧轨自杀,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死不成还要负法律责任。海明威也自杀了,一代文豪用他那把猎杀了无数动物的猎枪,最后把自己也猎杀了。这些人都时显赫一时的人物,都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的旅途。他们的思想升华,不再眷恋尘世,远离世俗,死就是一种很好的解脱。他们的死,不是因为时间岁月,而是因为思想。
很多人不惧怕死,但却在乎为什么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死得其所。普希金死在了他人的剑下,当一个伟大的诗人被爱情征服,疯狂就取代了理智,以为决斗场上才能找来一份在爱人面前的自信。但事实证明写诗才是他的强项,但他却忽视了,选择了你死我活的决斗,当对手锋锐的剑刺穿他的胸脯,他会不会想到挽歌呢。
同样是诗人,同样为了爱情,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走完了短暂的一生。他深爱陆小曼,但她的生活态度,让他不得不更多得工作,以满足她奢侈的生活习惯。为了赚更多的钱,他就要四处奔波,飞机就作为来回的工具,但也最终葬送了他的性命。
和徐志摩一样,死在旅途中的人,还有唐代诗人王渤。这位死前不久还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滕王阁序》,溺死于水中。但他不是因为不会游泳,而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游得太久了,以致最后体力不支。好不容易出现一个会游泳的人,却还是王国维和屈原的下场。我们云云大众,过着普通的生活,没有更多的想法,学会一技之长,生活便有了着落。有时候一技之长,不仅可以生活,更可以在关键时刻保住性命,比如说学会游泳。
每时每刻有新生命降临,每时每刻也有人离开我们。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沉落。日出日落,交替发生。
-全文完-
▷ 进入haibinxiong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