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电影时,看着画面一幕幕的播放,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看这本书的那个时刻,那些黑色的铅体字变成一幕幕的画面呈现在我眼前。那些感动的情愫,哽咽在喉头的那份言不清的淡淡的忧伤,哈桑一脸忠诚的样子,他们肩并肩的穿过街区,两个奔跑嬉笑的少年,那句他们深爱的电影台词,不识字的仆人少年,那些故事,那些飘浮在空中随风的风筝。
最喜欢的莫过于哈桑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很简单的几个字,可是他胜于世间所有的誓言和密语。
阿富汗国家的动荡,不同政党的争夺和口号。俄国人得侵略。忠诚的宗教信仰,民族歧视,等级分明的阶级,富人、穷人、平房、杂乱、风筝、战乱……种种拼凑为这个国家的记忆。或许分开哈桑和阿米尔的不是胆怯,而是等级种族分明的社会地位,是文化的缺失。阿米尔对父爱的渴望,细腻的内心描写,那只始终伸不出去的脚,面对哈桑永远无法正视的眼,那本精美昂贵的书籍,日后夜夜煎熬无法救赎的心灵。相比而下,哈桑永远活的坦荡,他忠于友谊,甘于牺牲,即便后来的离开,他亦表现的那样完美,他的身上没有抱怨,有的永远是包容。略有改编的电影,哈桑在最后亦在努力的学习英语,他那样想念阿米尔,他穿着破旧的袍子,一张不好看的脸,有些脏黑的手,可是他有一颗别人没有的纯洁心灵。他比所有人懂得如何忠于友谊。
当我打开记忆的盒子
你一脸质朴的站在我身旁
嬉笑为我千千万万遍的你
凌空飘然的风筝
艳丽明媚光阴
执手穿过的街景
你无声的守候
总是穿过岁月的桎梏
让我不敢正视
念那追风筝的少年,祭伟大的友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锦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进入锦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悲秋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