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毒花《长恨歌》(第二稿)安晓玲

发表于-2014年02月17日 早上8:32评论-2条

毒花《长恨歌》(第二稿) 

安 晓 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唐朝白居易的七言长诗《长恨歌》颂扬唐明王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留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绝唱,被后人称赞。洪昇的戏曲《长生殿》从剧名到主要内容都是以此长诗为基础编写的,令弘扬帝王的爱情更加具体化,倍受康熙等皇帝的赞赏。

《长恨歌》是讲述李隆基在马嵬坡,处死贵妃杨玉环前后的悲伤故事;其基本情节是:唐明王爱恋天下的美色而未能如愿,后来发现了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后来,安禄山反叛,唐军节节败退。唐明皇奔逃蜀中避难;在马嵬坡,军士哗变,要求杀杨国忠,更要逼杨妃死。唐明皇无奈,乃令高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派方士寻找昭阳殿、蓬莱宫,幻化成李隆基同杨玉环最终团圆。

在《长恨歌》里,隐藏了杨玉环是李隆基儿子寿王的妻子。公公抢夺儿媳妇,在民间和按照儒家礼教思想,是lu*n伦罪行、伤风败俗的丑闻。白居易等文人居然对这种践踏儒家训条的卑劣行为,不但不谴责,反而给他们的苟且勾当披上“伟大爱情”的伪装,大势进行讴歌和推崇,宣扬人间最大的色魔、皇帝老子对“爱情”的执着和痴情,采用“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等等感人的词藻,来为他俩lu*n伦的可耻行为开脱,

事实上,皇帝对美女只有“爱”,没有“情”,爱她们的年轻和貌美,供他进行精神和肉体的性发泄,让他愉快地度过难熬的日日夜夜。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爱情”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一旦威胁到他的权势和生命,就会戳穿他们的“爱情”假面具,连起码的“人情”都没有!不仅背叛了对杨妃的海誓山盟,为了保住自己而放弃杨玉环;而且还派高力士将杨妃引到“佛堂缢杀之”。如果李隆基还有一丝人性,至少应该私下放走她,让她逃生。哗变的士兵对李隆基不会产生异常的举动,因为杨玉环逃不出他们的追杀。李隆基非常怕死,为了保全自己,居然亲自下令处死杨玉环,这里还有爱情的影子吗?

在《长恨歌》中,对李隆基的痴迷描述,完全是粉饰真相,歪曲事实。《新唐书》记载,“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开元和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其后宫的美女多达4万名,比秦始皇的1万余人还多近两倍,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后宫美女人数的最高纪录。这样一个色魔,对女人还有文人墨客喋喋不休鼓吹的“神圣爱情”吗?

杨玉环死后,李隆基虽然退位、变成太上皇,但他周围的嫔妃不依然成群吗?例如曾经被杨玉环吃醋的、不施铅华就具有淡雅之美的虢国夫人以及处在豆蔻年华的宫女等不有的是,可供这个色魔侍寝淫乐吗?李隆基岂能沦为只身孤影、长夜难眠?怎么可能变成“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呢?

玩弄了四万美女的色情狂李隆基哪里有可能对杨玉环痴恋到: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简直是睁眼撒谎骗人!采用文学的手法掩盖事实真相,把位高权重的太上皇李隆基当成落魄文人来描写!实际上不过是描述白居易他自己被贬,途中流落异乡客栈,孤独凄凉、在床上辗转难眠的悲戚景象而已,将这些感人的华丽动人词汇用在李隆基的身上,岂不是牛头不对马嘴,胡说八道!

白居易这种夸大和歪曲事实、欺骗读者的行为已经坠入“歌德派”的泥坑,成为讨好权贵、以谋取私利的小人,实在令人痛心!

“长恨歌”是我国古代虚假文学作品的一个典型!

2013.12.14.修改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jdhk静待花开点评:

人人都会有爱情,只是深和浅而已。

jdhk静待花开点评:

非常喜欢的一篇作品,有个人独到的见解和独立的思考,帝王将相也有情,这一点不能否认,只是是否能做到专情就值得拷问了。我记得读过一篇介绍古代的清客的文章,讲的是旧文人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挣扎和抗争,有时为了生存、仕途发展,他们不可避免成为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工具,今天我们能够欣赏到那些华丽的作品,依然应该感到庆幸的

文章评论共[2]个
jdhk静待花开-评论

不管是什么人,帝王也好,普通百姓也好,都有爱情,只是爱情会被其它左右、影响。纯爱只是一时一事。at:2014年02月17日 早上9:40

jdhk静待花开-评论

补上了。at:2014年02月17日 早上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