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情到淡时曲韵浓 三十九江南忆雪

发表于-2014年03月10日 下午3:53评论-2条

工人阶级的惊人创造力

假如你从来没有做个工人,我想,你是想象不出来,“工人阶级有无穷的智慧和惊人的创造力”这句话的。我做了几年的工人,才深切的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举几个例子吧。

日本第一次在新中国举办工业展览会那一年,拿出了几辆三轮摩卡来展览。具体是哪一年记不得了,举办地是北京展览馆。当时,北京一家汽车厂奉命派了几十个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去参观。任务就是看这几辆三轮摩卡,回来要拿出我们自己设计生产的摩卡来。

日本人很嚣张,他们不肯转让这个技术,要我们花钱进口他们的整车,而且不提供零件图纸,维修业必须由日本人来做。于是,中央决定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来打破日本人的垄断。

这几十个人,陆续参观了三天,就是盯着这几辆摩卡。日本人为了炫耀,故意将一辆车的外壳去掉了。就是这样一辆裸车,给中国人造成了机会。尽管日本人不允许拍照,这些工程设计人员和技术工人,硬是用眼睛将这些零件记下来。回来以后,他们居然复原了这些零件,然后又根据这些零件重新设计了自己的东西。不仅改变了原来的尺寸和形状,而且修改了原来日本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将整车也大大缩小了。我们设计出了自己的“微卡”!

几天以后,我们投产了。

转眼之间,北京的大街上到处跑着我们这种三轮“微卡”。

日本人大吃一惊,立刻通过外交手段提出抗议,说我们剽窃了他们的技术。中国有关部门,请那家工厂送来两辆车,让日本人自己拆开检查。这一下,日本人更加吃惊了。所有的零部件都与他们的不同,而且连设计原理也不同。中国这款车已经克服了日本车的缺点,这是他们原本打算今后升级的时候再去解决的问题。日本人哑巴吃黄连了,他们实在想不通,中国人从哪里搞来的技术情报?

这是我青少年时代听到的故事。下面讲的是真实的故事。

我们在生产65吨全液压汽车起重机的时候,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配重。这个配重技术要求并不高,只是普通灰铸铁的。但是,它的重量却超过了我们厂冲天炉的冶炼极限。我们的冲天炉只有30吨的容量,可这个配重的净重就是35吨,毛坯至少是还要增加10%的重量。也就是接近40吨了。这成了我们大炉班需要去克服的一道难题。当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添加新设备,去买一台40吨的冲天炉。可当时,我们厂是奉命试制,并不可能马上添加设备。只有依靠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最后,我们还是想出了最简单,但最大胆的办法。

我们这些年轻的炉前工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还有专门负责控制炉温的小滕等三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持续投料来变相增加炉内体积。

原本我们是一次性投料,要将炉内铁液全部释放完后,重新提温,重新投料。这是一种冲天炉的传统常规操作,同时也是一种安全操作。从铁液已经冶炼完成,可以释放开始,炉温和炉压都会逐步降低。这样冲天炉可以得到短暂的休息,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做必要的修补工作。如果改变这样的冶炼方式,会有巨大的潜在风险。因为持续投料、持续冶炼,就不仅不能在这个过程降温降压,反而还要升温升压!为什么?就是为了保证先后出炉的铁水,可以有基本相同的质量。

我们的办法是,先从炼好的30吨铁水里放出20吨起吊。但是,这20吨铁水的温度不能是1470°,而是必须达到1670°,要提高200°!这提高的200°,是留给它自然冷却降温的余地。我们根据工作经验得知,这样一包铁水,每分钟会冷却10°,20分钟后,这包铁水会下降到正常的1470°。我们就是利用这20分钟时间,在冲天炉投入新料。因为炉内会有剩余的10吨铁水,炉温和炉压又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升高的,这样,新料溶化时间会大大缩短。原来需要一小时以后甚至是接近两小时,才能重新炼好一炉铁水,现在被缩短为20分钟了。

20分钟以后,我们用另外一架行车吊来一个空包,再放出炉膛内19吨左右铁水,然后与等待在那里的第一包铁水同时开始浇筑这个毛重大约39吨的配重。就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被我们很简单的解决了。

当然,我们炉前班和整个车间都在冒巨大的风险。正式开炉前,我们做了多次提高炉温和炉压的实验。我们是通过科学的实践得出精确的数据后,才开始冒这个风险的。通过反复实验,我们得知炉温和炉压需要保持在3500°和3000个以上的大气压,才能使第一炉铁水出炉升高到1670°,并且才能确保新投放的生料,可以在20分钟后溶化入炉内剩余的铁水中,还要达到1470°的高温。

正式实验那天,惊动了全厂。不仅厂部领导纷纷赶来,而且还带来了技术、设备科,以及其他车间的车间主任们,就连许多不当班的工人,也纷纷前来为我们站脚助威。

那是一场大战,可谓惊心动魄。车间里面人不多,考虑完全问题,而且也怕影响我们工作。所有的闲杂人等,都正在车间外面看,就是厂长和书记也被拦在外面。

我当时才担任工段长不久,炉前就是我在指挥。我把我们自己车间主任都赶了出去,其余工人也都被我赶出去。车间里只有我们9名炉前工,一个技术员,两位行车司机,4名浇注工。车间里唯一听得见是鼓风机的咆哮声。

当我下令给第一炉铁水开始炉内加温、加压的时候,车间内外空气变得紧张起来。

随着我加温的手势一挥,小滕加大了天然气阀门和压缩空气阀门。鼓风机的咆哮陡然加重,就像一头关在笼子里面怒吼的猛兽。那声音真是非常可怕。

炉温和炉压在迅速升高,一直在观察仪表的小滕不时给我打着手语通报着。我亲自站在观察窗前,不停的朝炉内观察着,同时通过手语和声嘶力竭的喊声与朱师傅沟通着。……2000°,2500°3000°;2000个大气压,2500个大气压,3000个大气压!

车间内外空气越发紧张起来。

当炉压升到3300个大气压的时候,炉内温度已经达到了3400°左右。突然,冲天炉的炉盖发出了异样的声响,而且竟然开始上下震动起来了。“啪啪啪”的声音压过了鼓风机,炉盖在跳舞!炉内的巨大压力使得炉盖正在朝上冲。炉盖与炉体的结合处出现了缝隙,蓝色的火焰窜出来!

所有的人都悬起一颗心!

一旦冲天炉发生爆炸,不要说我们这个些炉前工人,就是车间外面的人,也是一个跑不了,都会受到波及!30吨3400°高温的铁水,在3300个大气压的作用力下,所产生的威力有多大?几个人可以想象?

在车间外面的刘主任已经开始下令疏散外面的人。但是,没有一个人肯退缩,也没有一个人惊慌失措的喊叫起来。更加没有人来干扰我的指挥。

我异常的冷静,摘下了安全帽,一面大声命令,一面打着手势指挥着。

“小滕,减压、降温!任远,上炉顶加固炉盖!李钢,立刻准备打开出铁口!其他人准备堵眼!行车,马上把包吊过来!”

随着我的命令声,炉前工们有条不紊的操作起来。我们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3000多度高温的庞然大物随时可能爆炸!

任远和另外一名炉前工爬在冲天炉上,他们的石棉工作服都在冒烟了,还是毫不迟疑的在炉顶上工作着。他们在加固炉盖上面的钢栓和螺丝,一个不够,上去了两个,接着又是两个炉前工上去了。四个工人硬生生的把这个承受着炉内巨大压力,在不断朝上冲的炉盖控制住了!

什么叫知难而上?什么算赴汤蹈火?什么是临危不惧?这就是诠释!

我们谁都很清楚危险有多大!可我们谁都知道,如果试验失败,被迫释放这炉铁水,就等于烧了一锅夹生饭!我们必须尽可能不造成这个局面。

就在我已经准备下达打开出铁口命令的时候,“咣当、咣当”炉盖发出的声响停止了。炉盖不再跳舞,重新安静下来。我松了一口气,重新发出指令。

“小滕、重新加压、加温!炉后投料准备!”

……

当第二炉顺利放出了合格的铁水时,车间内外一片欢呼!

……

我们终于顺利的用30吨的冲天炉,同时化出了40吨同温铁水,完成了35吨配重的浇筑试验!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江南忆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都市猴推荐:都市猴
☆ 编辑点评 ☆
都市猴点评:

再让我们每一个读者,跟随着作者的足迹以及生花之笔,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感受一下那个时代的气息吧!
祝福作者。

文章评论共[2]个
罗军琳-评论

植一棵爱之树在心间,希望就会发芽,快乐就会开枝,吉祥就会散叶,幸福就会结果,绿色好心情、金色好运气、紫色好福气将会伴随你岁岁年年(:046)at:2014年03月11日 上午10:50

江南忆雪-回复谢谢祝福 at:2014年03月11日 上午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