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议应该怎样思考城市发展时大自然的和谐?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城市政府为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如何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有机的结合自然,让人类从那种被钢铁与混泥土封闭的城市禁锢中摆脱出来?苏州园林建筑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有人说,苏州是个园林城市,因为它整个城市就仿佛一个大园林。也有人说苏杭二州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不能与其他城市做比较。其实不然,杭州就不谈了,因为西湖的确给了这座城市优厚的自然条件。苏州却不同,苏州园林并不是依靠自然条件而形成的。苏州园林完全是人类巧夺天工的设计与创造。
如果苏州这些园林的营建目的是为了当作公园使用,那倒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问题在于苏州没有一处园林不是原来的民居!换句话来解释,就是苏州园林的设计是一种古代民居的设计。这就是我这篇文章主题的来历了。
苏州这种民居最早起源魏晋南北朝,以后的唐宋元明各朝都有大规模的发展,特别是清朝成为苏州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苏州全城共有一百七十余处大大小小这样风格的民居。同时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整个城市市政建设也更加趋于园林化。
例如苏州大大小小的河道与桥梁,相传苏州最多的时候大大小小的桥梁就有三千七百余座。河道两侧不仅驳岸处理精细,而且还有亭廊,所有这些都是苏州城市园林化的一种倾向。最典型的是市区的平江路和市区沟通城郊的十里山塘街。
我们不妨举几处典型来探索一下,苏州这种古代民居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
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北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宅园,称“沧浪亭”。
沧浪亭占地面积1.08公顷。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沧浪亭”最初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12世纪初)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
踱步沧浪亭,未进园门便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叠湖石。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著名的沧浪亭坐落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樾所书。石柱上石刻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句,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
特别需要提一句,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变化式端,无一雷同,构作精巧,环山就有59个,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
园中最大的主体建筑,是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明道堂取“观听无邪,则道以明”意为堂名。为明、清两代文人讲学之所。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严肃穆。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朝平江图。
相传乾隆帝南巡时,曾召誉满江浙的苏州评弹艺人王周士于此堂内说书。堂南,“瑶华境界”、“印心石层”、“看山楼”等几处轩亭都各擅其胜。
竹,是沧浪亭自苏舜钦筑园以来的传统植物,亦是沧浪亭的特色之一。现植有各类竹20余种。折而向北,有馆三间名“翠玲珑”,四周遍植翠竹,取“日光穿竹翠玲珑”意而为名。 小馆曲折,绿意环绕,芭蕉掩映,竹柏交翠,清风乍起,万竿摇空,滴翠匀碧,沁人心脾。
从上面对沧浪亭的描述不难看出,园主人从一开始的设计理念和营造思想就是回归大自然。
苏舜钦亲自为沧浪亭写了一篇很著名的记《沧浪亭记》,原文如下: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在苏舜钦《沧浪亭记》中间已经说的很明白: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洒脱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人迹罕至,只与鱼、鸟同乐。形体得到了休息,心灵得到了净化;看到的、听到的没有邪恶,那么人生的道理就明白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日子就在盘算着的细小得失中消磨掉了,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可见苏舜钦买下废园营造沧浪亭的目的就是为了淡泊名利、摆脱世俗、回归自然。 如果远在北宋,我们的古人都已经明白了人的生活环境应该像,鸟儿,像鱼儿,这样的居住环境才会叫人心情舒畅,心灵也可以得到净化;那么,我们今天的城市化发展究竟应该走什么道路?在我们的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究竟应该为子孙后代留下多少自然空间?究竟一个绿色城市应该怎样考虑水、绿地与其他建筑物的比例?今后的楼盘开发,社区规划,应该怎样做到让我们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呢?
-全文完-
▷ 进入江南忆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