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季節里,夏天的最後一場花事也漸趨沉寂。開到荼靡花事了…納蘭,這讓我想到了你。你的人生,像荼蘼花般盛開到了極致,
讓人不忍猝讀。荼蘼,雖不是我最愛的花,但它的凋謝,卻會讓我感到傷感。是不是關乎你,納蘭,我才會格外的看待這種花?還是?因
為荼蘼花事了,這幾個字,就足以讓我傾心相待。
納蘭,我更喜歡叫你納蘭容若。而不是,納蘭性德。因為,我覺得容若,這二字,更能匹配你的才華。不知為何,世人提起你,總會想
起另一個人,南唐後主——李煜。可能,你們同是詞中的才子吧!李後主的詞,可以絢爛到極致,也可以哀婉到極致。他又與你不同,他
是詞帝啊!他的詞,會透出一種靡靡之音般奢華頹唐的氣息,那是花間詞特有的。但,在我的心中,你與他是不同的!我是不屑于,他與
小周後本是偷青卻被後人稱為“佳話“的橋段。我更討厭,他那句被無數人稱道的”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他那般與市井之徒無異的行為
不僅貶低了自己的身份,更是辜負了他的妻子大周後對他的情意!納蘭,你不同!你是全心全意地愛著一個女子,情癡不已。我看過那
麼一句話:專情,不是叫你做從一而終,一生只愛一人。所謂專情,是在愛一個人時,要全心全意。納蘭,你一生有過三段情。但,我想
,你寧願只要一段!因為每一段情,你都是付出了全部真心去愛的,愛到痛徹心扉。譬如,你年少時的初戀——青梅竹馬的表妹。
再比如,你最心愛的愛妻——盧氏。納蘭,我知道,在你為你的初戀哀傷之際,是盧氏,是她帶給你細細碎碎的甜蜜與慰藉。但是,她
卻在婚後三年,因難產而亡。三年相知相許的日子沉澱在心底,化作生命年華中不可磨滅的記憶。於是你寫道:”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
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那些日日相見的日子,當時只道是尋常!縱使情深似
海,也已天人永隔!納蘭,你那樣思念她,那些愛情的印記刻在心裡,滲入骨髓。時光流轉,你依舊記得你們之間的點滴。”回廊一寸相思
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一寸相思一寸灰。
”繁花落盡小院幽。“納蘭,你仍舊青春年少,只是再也不會有紅袖添香,共剪燭花,再也不見伊人”夜深偷搗鳳仙花“了。
納蘭,你以為溫暖再也無法企及。直到後來,你遇到了來自江南的沈宛。那是一個很美的女子,如她的名字那般,有著江南水鄉特有的
柔情。她用她那似水的柔情,讓你早已乾枯的心重新煥發出光彩。她的文字驚豔,你欣賞她的才華。一個寫詞的男子,若能懂他的文字,
更能走進他的內心。沈宛,她成功的做到了!你們在一起談詩論賦,她能讓你不寂寞。可是,納蘭啊!在滿漢不能通婚的條律面前,愛情
兩個字顯得那樣蒼白無力。你剛剛開花的愛情,就被掐碎在搖籃里。沈宛,回去了江南。
只是,這次的你恐怕已經是心力絞碎,愛到筋疲力盡,再也經不起什麽情愛了!”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淒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
事非。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犁花月又西。“納蘭,你覺得,真的,沒有什麽可留戀的了。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納蘭容若溘然長逝。終年三十一歲。
有人,曾經在網上為你建了一座靈堂,寫下了這樣的字句:”是不是/總是逝去的比較美麗/譬如往事/譬如——你/是不是/總是女子比較癡
迷/譬如她們/譬如——我/於是/落下一滴不知是悲是喜的眼淚/哼一曲不知是愛是恨的歌/我來了/來建一座靈堂/綿延於你我的之間/是那無盡
的歲月/那永不綻放的愛情。“
納蘭,你曾歎道:”才華尚淺,因何福薄?“其實,你是才華太高,因而天妒,才和徐志摩一樣,逝于三十多歲最美好的年華。
花事過後,荼蘼才開。而今,連荼蘼都呈現頹敗之勢,大片大片的白色小花,一丛丛現已氾黃。當真是,開到荼蘼花事了。
納蘭,你與世間的情愛,當真是盡了!願你來生,能擺脫這世間的情愛之苦,永不要墮入情愛的輪回。
-全文完-
▷ 进入陶梓悠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