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母亲20年祭钟冰

发表于-2014年04月08日 下午4:14评论-1条

母亲走了将近20年,很多事情似乎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消散,加上近年来健忘得很,关于母亲的记忆竟是少得可怜,想不起多少来了,为了不要忘却,我想将这些零零碎碎的记忆串起来,作为20年的纪念,献给不知去向何方的母亲。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好学的,在她中年以后,为了考职称,开始学习日语,这是她以前从未学过的。想想看,一个四十岁的女子,要学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是何其的艰难,四十岁的记忆力,严重衰退,我到了这个年纪,才深刻明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悲哀,要想记住一个单词,比年轻的时候不知要多花费多少精力。母亲也有退缩,跟老师说放弃,老师特意到家中来劝说,母亲在他的劝导下,继续学习。后来究竟有没有通过职称考试,我那时候并没有过多地关心,我记得的是那个埋头苦读的母亲。

母亲的好学还在于她终身不懈的学习中,家中常年订购医学杂志,每次新到的杂志,母亲和父亲都会仔细地看,并相互讨论,将新的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母亲还自学中医,背汤头歌,试着用中医的方法解决妇产科的疑难杂症。并经常与父亲讨论用药的体会,不断总结治疗经验,提高医疗水平。

母亲就是这样一位兢兢业业的妇科医生,她热爱她的工作,为她的工作付出了一生的热情和努力。每次有危急的病人来叫她,不管她在吃饭还是在睡觉,她都会立刻赶到工作岗位上去。她给病人看病的心情,比病人家属都急迫。外婆曾说,在哺乳期的时候,只要有人来叫,甚至奶都没喂完,就跟着人去了。

母亲对她的工作是任劳任怨,没有一丝毫怨言,对她的病人总是和善的,微笑着,温和的,当然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对病人家属不能正视病情危重的时候,她会直言不讳地说:“都快要死了,怎么才来?!”话说得太重、太不中听,战战兢兢的家属仿佛当头棒喝,猛然惊醒。直到母亲将他们的妻子、女儿抢救过来,他们才放轻松,涕泪感激母亲的救命之恩。

母亲的人缘是好的,特别是那些曾被她救过命的病人,逢年过节,总有人提着年节的礼物来看望母亲。母亲的本意是一概不愿接受别人的礼物,在她看来,治病救人,不过是自己的本分而已,可是实在拗不过病人的实诚,母亲必定要回礼,就当是亲朋好友间相互走动,礼尚往来。

可以说,母亲在工作中是一位可敬可佩的医生,在家里,她是一位孝顺的女儿,从她工作以来,每个月都要给外公外婆寄生活费,承担着养育两个家庭的重担。她还是位极其负责的姐姐,为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弟弟,肩负起长姐若母的责任,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尽心尽力地帮弟弟,给弟弟请木匠师傅学艺,安排弟弟的相亲,给弟弟找了一个城里的工作,甚至弟弟车祸后,也是她联系安排医院尽力治疗。

当然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也有自己的弱点,在她肩负生活重担的同时,她也会有怨气,每次外婆家里来人,我都能听到母亲提高声调激动地述说着自己的委屈,特别是弟弟,一声招呼都不打,就离开了千辛万苦为他找的工作,回到乡下去种田去。弟弟的不辞而别和后来的病,是母亲心中永远的痛。

母亲在家里,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这一点她是不心甘的,虽然她不曾说过父亲的坏话,但我知道她是不满的。因为只有我会躺下来,一言不发,安静地听母亲的抱怨,那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她的怨气没有地方发泄,只有说给自己听,而我是那个被忽视的旁听者。

因为很多生活琐事,母亲不太会跟人争辩,而是自己生自己的闷气,被压抑的情绪,导致了母亲的病——乳癌。在52岁那年离开了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和遗憾。

因为聆听母亲的抱怨,我学会了理解并体谅父辈的艰辛,学会宽容,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平凡琐碎中学会忍耐,这都是母亲给我留下的人生财富。

20年过去了,有些事情随风而散,而有些事情却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的习惯,那是永远不曾忘记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钟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春燕来推荐:文清
☆ 编辑点评 ☆
春燕来点评:

母亲是一个责任心的母亲,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亲人和善友爱,对朋友真挚诚恳,虽然有点唠叨,有点烦躁,母亲仍然是一个好母亲。

文章评论共[1]个
罗军琳-评论

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你会终身幸福快乐!(:012)at:2014年04月09日 清晨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