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笔名杂记沁香一瓣

发表于-2014年04月09日 晚上8:21评论-4条

一提到笔名,我的眼前就会出现成千上万的的笔名,似林木无数,似万花盛开。一提到笔名,就会联想到各个时期那些名家生活的故事,同时也会想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笔名。

笔名,顾名思义,通常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和作者著书或发表作品时隐去真名所署的假名,笔名和真名不存在对应的关系。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为不方便署真名,就根据自己的需要起一个喜欢的名字,只要不公开笔名背后的真实身份,笔名就只能代表一个假想中的人在报刊杂志或网络等处露面,而与真实的作者没有联系。

笔名有着悠远的历史。早在宋代,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晚年号易安居士,因为她在中、晚年遭遇到国破家亡和丈夫离世的悲惨境况,世道的不公和生活的酷迫使她过着动荡不安、颠沛流离的日子,这种生活的不安定以及幽怨的离愁别绪一直困扰着她,于是她给自己起了个“易安居士”的号,就是希望自己能随遇而安,不管世事发生多大变化,自己也能做到心安、居安。这其实就是她自题的笔名。

据资料介绍,笔名真正的历史是起于明清时期。当时,各地盛行话本小说,有一些属于民间流传的故事,被一些高傲的文人士大夫看不起,认为这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杂货。为了避嫌,那些写作者便避开自己的真实名字,取一个别样的新名字发表自己的作品,这就是当时的笔名。这些大众作品发表后很受读者欢迎,从此使用笔名写作的人越来越多。

明代长篇小说《金瓶梅》的作者的父亲是被当地一个恶霸害死的,作者知道这个恶魔喜欢读书,他在读书时又习惯用食指蘸取唾液翻动书页看。为报父仇,作者就以兰陵笑笑生为笔名,写了《金瓶梅》一书,并在书页上涂上了剧毒,然后设法让人送给这个恶霸看。恶霸一见此书,果然爱不释手,蘸着唾液连翻带看的,最后中毒身亡。作者的真名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作者不署真名的妙法就在其中。

到了清代,由于满族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一些文人士大夫写文章表达对现状的不满,但又怕遭杀身之祸。为了保全自己,他们便在自己的作品上署上一个笔名。如清末的《老残游记》署名的“洪都百炼生撰”,书的作者从此以其笔名闻名于世。

中国五四运动期间,生存环境异常险恶,为了向封建礼教开火,作者们针砭时弊、抨击黑暗,他们为了避免白色恐怖的迫害,就通过使用笔名发表文章。笔名随着历史的发展繁衍,在文学界为多。鲁迅、茅盾、巴金、冰心、老舍、曹禺、夏衍、丁玲、艾青等,他们平时发表的文章大都是使用笔名。

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坛第一人。他原名叫周树人,字豫才。“鲁迅” 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这个笔名还有这样的故事。原来,他的外祖母居住的那个小镇就叫 “鲁镇”。鲁镇是鲁迅先生童年很向往的地方。鲁迅小时候是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里的少爷,长年被关在高墙读四书五经,缺少普通农家孩子的自由快乐,而鲁迅先生童年最快乐的回忆大多数都集中在夏季随同母亲回外婆家的时候,所以,他的不少的散文和小说很多都写到那个鲁镇,他把自己的笔名起“鲁”,而那个“迅”寓意就是快疾的意思,他把笔和杂文作匕首,所以这大概就是“鲁迅”笔名的由来。

身处三十年代旧中国的鲁迅先生,面对封建社会和外国势力的侵略,在十分复杂的环境中以文章为利剑,批判歪风邪气,频繁地更换笔名,他以写文章和敌人作斗争,不以真名招来无谓的麻烦,这是时代的需要。据我所知,鲁迅先生其实从小时候就开始喜欢用笔名了,幼年时曾取名为长庚。长大以后的1931年后,一直以长庚为笔名。1933年到1935年,他先后以越丁、越侨、越山为笔名,取这些笔名是和鲁迅先生的出生地有关系,因为绍兴为古时的越地,为了抒发游子对故乡的思念,鲁迅先生用了这一笔名,实是对家乡的热爱。

记得十二年前,当一些青年作者在谈到鲁迅先生笔名有多少的时候,我曾经走进图书馆翻阅资料、后来写过有关鲁迅先生笔名的文章。鲁迅先生一生共有笔名156个,这大概是中国文人中最多的一个。如果我们把鲁迅的笔名与当时他身处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我们就不难理解其中的每一个笔名所有的含义了。鲁迅先生在17岁时就用的笔名叫夏剑生,即以剑为生,他从少年起就从心底里埋下了叛逆的火种。1921年,他以巴人的笔名发表了经典之作《阿q正传》。这一笔名的亮出反映了他对当时许多人将文学捧为高高之象牙塔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像这样类似的笔名有不堂,意思是不想登大雅之堂;为讽刺国粹主义者,他又用“某生者”的笔名写杂文讽刺他们。那时候,社会上也有一批文人攻击鲁迅先生是封建余孽,他就起笔名为唐丰瑜、丰之余、封余,以杂文进行反击,表明自己的立场。他还取名敬一尊,意思是回敬一杯,坚决反击,绝不投降之意,足以证明鲁迅先生的骨头是硬的。

1930年,有人要以“堕落文人”的罪名通辑他,鲁迅先生就用“隋洛文”三字作笔名。接着又用“洛文、乐文、乐雯”等笔名对通辑进行嘲笑。“九、一八”事变以后,他又用白舌、何家干为笔名,发表了20多篇杂文,后来又用何干、家干、干等一连串笔名,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状态写文,冒着生命危险战斗。鲁迅先生对祖国寄予无限的希望,他又先后用索子、索士为笔名,寓意永远追求真理。他立下志向,又以苗挺、张沛、霍冲为笔名,树积极向上之意。用隼、旅隼、翁隼为笔名,反映他在白色恐怖下经常避难的艰苦难忘的战斗生活。1933年,他又以孺子牛为笔名,展示他不屈不挠的孺子牛的高尚情操。

鲁迅先生用笔名发表文章,从而使鲁迅的名字家喻户晓,而他的原名周树人却在岁月的流逝中被淡化。探寻鲁迅先生的笔名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从中可以学到许多爱国主义的情操,学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品质。鲁迅先生的笔名和人品一样,永远记录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镌刻在中国文化的基石上! 

其次,我想到了老舍先生,《骆驼祥子》、《茶馆》的作者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的“舍”是取姓氏的一半,老舍在家排行第八,他是母亲41岁时生下的“老来子” ,所以笔名取为“老舍” 。即是“舍”弃自己的利益,多给“予”别人方便或帮助,他给自己起的笔名不仅有形有义,而且还代表了自己的生活理想。“老舍”是1926年8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幽默小说《老张的哲学》开始起用笔名的。老舍另有絜青、絜予、口青等笔名。一生的笔名颇多,但最响名的还是“老舍”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另一作家茅盾,茅盾原名沈德鸿,又名雁冰,字燕昌。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关于他的笔名茅盾,还有一段趣闻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形势急转直下,形势非常险恶。沈雁冰由于参加革命活动,不得不离开武汉,最后到了上海。恰好,这是鲁迅和叶圣陶也住在这里。沈雁冰不便出门,又没有工作,生活上就出现了问题,于是就动手写起小说来。他创作了三个连续中篇《幻灭》、《动摇》、《追求》),同年8月,仅用两周时间就写完了《幻灭》的前半部分,交给当时负责编辑《小说月报》的叶圣陶,他把写好的小说手稿给叶圣陶看,叶圣陶看后非常高兴。当时作者决定用“矛盾”作为笔名。叶圣陶觉得 这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因为“茅”在《百家姓》中有此一姓,作者欣然同意。伴随尔后的不断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子夜》的出版,笔名“茅盾”就名满天下。 以后他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他著名的“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都用了笔名,名声大振。茅盾一生取过90多个笔名。

文学大师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巴金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主要作品有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巴金闻名海内外,但“巴金”两字的由来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很多人猜测这两个字来自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其实不然。1957年9月27日他在致前苏联作家彼得罗夫的信中对自己的名字专门作了注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写好《灭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两个笔画较少的字。我当时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写下来。巴金在法国留学时,忽有一个姓巴的同学自杀了,他为了怀念他就以“巴”作姓。他的一位朋友还为他取了一个容易记住的名字叫“金”,于是“巴金”这笔名就诞生了,他在《灭亡》一书上就用了此名。

再次,我又想到 “冰心”笔名的由来。冰心名谢婉莹,1919年,冰心在发表她的第一篇创作小说《两个家庭》时,第一次使用了“冰心”作为笔名。据冰心自己说,“当时我不愿同学们知道文章是我写的,而“冰心”的笔划既简单好写,又与我的本名谢婉莹的‘莹’字含义‘光洁、透明’相符。我出生后,祖父曾找算命先生为我算命,算命先生说我应该是男命,命中有文曲星,还说我的八字里缺火。所以二伯父给我取名‘婉莹’,‘莹’字头上有两个‘火’字。”

作家喜用笔名,在外国也不乏其例。司汤达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红与黑》是他的代表作。作者原名是亨利?贝尔,“司汤达”本是普鲁士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的名字,作者很喜爱这个独具特色的小村庄,取来为笔名,首次署于1817年出版的《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著作中。 

前苏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原名是阿历克塞?玛克西姆维奇?彼什柯夫。“高尔基”在俄文中是“痛苦”的意思。看高尔基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作者的笔名是为了永志苦难艰辛的生活历程。 高尔基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海燕》、《我的大学》、《童年》等影响了我国一代人。他的原名是阿列克塞?马克西姆维奇?彼什柯夫。“马克西姆?高尔基”这个名字只是他24岁发表[ch*]女作时起的笔名。 当高尔基结束了在南俄的长期漫游,来到第比里斯的时候,政治犯卡鲁伊尼敦促他写出了他的第一篇小说《马卡尔?互德拉》。他把这篇小说投向《高加索日报》,引起了这家报纸编辑部关注的时候,就当场取了一个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按俄语说。高尔基是“苦”的意思。这个笔名的意思就是“痛苦的马克西姆”。

由此可见,笔名就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意愿起的。一个好听易记的笔名不仅能够让读者牢牢记住,而且可以与他的优秀作品一起走进文学史。作者用笔名应与姓名有相似之处,以两个字或三四个字为宜,要简单易记,不占篇幅,少一些冗长或怪里怪气的笔名,让人们易读易记。

凭着自己这些肤浅的个人理解,我在创作的时候也尝试用过自己的笔名。提到自己的笔名,要感谢引领我走进文学殿堂的谢泉铭先生。说起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还记得那是在七十年代初,我当时中学毕业后在家乡务农,由于从小喜欢文学,所以心中一直做着文学梦,这个梦是我小学时期一直珍藏在心中的。

那是一个严冬,北风呼叫,水银柱降到了零下十度,当时农业学大寨搞得热火朝天,乡村人们挑灯夜战的火热干劲不减,隆冬的夜十点多了还在开河挖泥,灯火下的号子声和驱赶严寒的劳动场面感染了我,半夜回家后我怎么也睡不着觉,我想,这寒冷的冬天人们已经藏着了一颗春天的心。于是就爬起来写了一篇散文《迎春》,第二天神差鬼使地让我把文稿投进了村口的邮箱,寄往了解放日报。谁知道这篇涂鸦式的散文被谢泉铭老师相中,他来信请我去报社修改,当我走进报社的时候,我有了一种文学神圣的感觉。一席谈话都是老师的鼓励。改好了,他当场告诉我,此文在春节大年初一发表,问我用不用笔名?想起个什么笔名?我没想过,怎么也回答不上。老师说如果你不用笔名就用真名……我说回家想想。

在回家的车上,我喜不自禁。忽然,想到小时候在屋后的河边水桥上玩钓鱼的事,那次是一个人在玩。当看到水桥石上有大虾在水中爬动时,便伸手去捉,谁知道不小心就滑入河中,当时的宅河很宽,中间深不可测,我人小又不会游泳,且四周无人,那天风较大,差点被河水卷走。就在我在水中挣扎的时候,一阵风吹草动,一个水波浪瞬间把我推入岸边的水草丛,我喝了好多口水,昏昏沉沉中抓住了水草,后来终于哭泣着上了岸,这是一道水波救了我的生命。我的母亲听到哭声赶来,听我一说,着急得只是双手朝河直拱……所以,长大后我总是记得这一次生命是一道涨潮的水波所给。想到这里,我觉得应该用水波这个笔名,它是我生命中的感恩波。于是,我给谢泉铭老师打了个电话,告之我的想法,他听了高兴地点说;“行,这有人生的意义。”这,就是我起的第一个笔名水波的由来。后来,我又喜欢上了叶子的笔名。有一段时间,我转入少年文学创作。在一家报纸上连载长篇小说作品,我用了“叶子”的名字。那是盛夏的季节,我改稿回家走在一条马路上,人行道两边的梧桐树叶遮天蔽日,走在其中像是进入春天的时光,看着这些为人遮凉的像铃铛般的阔叶子,我忽然想起长篇小说连载要起个笔名,于是就觉叶子真不容易,既遮荫又释放氧气,它们还创造美化了城市的环境,给予人的多,要求人的少,于是就用了一段“叶子”的笔名,再后来就又用过其他的,如梅子、冰剑等。

2011年4月22日,朋友介绍我进文学网,这正是中国作家协会号召作家入网和网络文友交朋友,引导网络文学向传统文学靠拢,开展互帮结对。从这时起,我开始把写完的作品试发在网上,当作自留地耕耘起来,尝试和品尝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融的李子。

上网要取一个笔〔网〕名,当时看到许多网友的网名真是五花八门,几乎是想到什么有什么。我能取什么?朋友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名字都可以,没有固定格式,不重复就好。这正是春光明媚百花齐放的四月天,阳台上的香水月季盛开了,玫瑰色的,瓣瓣幽香随风飘进屋子,那香水月季正是人看人爱。面对花的美丽和沁香,于是我从花香联想到了这些月季的风景,即使一瓣也沁香,是人们所欢迎的。所以后来我就随便涂鸦了几个,什么沁香一瓣、沁人肺腑、男子汉等,请我的朋友定夺,但他们都说很好。怎么办?最后我选了沁香一瓣和男子汉。我用一张五分角子在正反面写上了这两个名字,抛到空中请它定夺,结果正面贴着的就是沁香一瓣,角子落地为正面,所以就高兴地用了这个名字。

后来,没想到一上网,许多编辑和文友都走进了我的朋友群,都羡慕我取的名字好。随着发稿增多,在百度的传文也增多,走进圈内的文友没到一年就有六百多。奇怪的是,他们都以为取这个美丽名字主人就是一位美丽的女子,所以大多会在留言中亲切地叫我大姐姐、妹妹、阿姨等。弄得我很不好意思,我常常要发短信给予解释,告诉她们我是男子汉也。更有甚者,有几位远方的男子汉还写来了情意绵绵的求爱信,还夸赞这个笔名好,弄得我哭笑不得。后来,我把此事告诉我了我的忘年交好友潇男先生,请他谈谈看法。潇男笑着告诉我,他也有自己的苦恼,曾在一天中收到好多男子的短信,都认为他是女子,交友的短信不断。后来,他干脆在评论中声明:他是真正的山东男子汉。为了让人熟悉我,潇男还专题为我的笔名沁香一瓣写了一篇散文诗《沁香一瓣》,在百度点击引起了轰动,现摘录几段美句:

从春的泥土里苏醒,在春风春雨里长大。曾经挤压在万木林中,曾经夹杂在乱草丛中,你不屈不挠地吸着露珠和阳光,扬动着生命的活力,伸展着美的翅膀,探出了含苞的花蕾。在迷恋的春风里,你奏响了三月的盎然生机,从荒凉的山涧飞扬,飞过林带,飞过小溪,飞过城市的每一个地方……

你不是牡丹、不是郁金香、不是大理花、不是映山红,你是山野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朵玖瑰花,含苞的花朵像心灵的雕塑,殷红的色彩放飞着青春的活力,闪烁着青春的智慧,桃花没有你香,樱花没有你美,你醉倒了缤纷的三月,你倾倒了五月的石榴。

沁香一瓣,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个与花结缘相伴的名字,在风雨雷电的日子里,在万花争艳的日子里,你不畏众神心向一处。你以诗为画的名字,在茫茫的草地上,有你一点,生活就会在兴奋中雄起;有你一方,生活就会留下一片温馨的园地。沁香一瓣,一个充满梦幻的名字,在鼓噪浮华欲望的年代里,你用理想,描绘彩色的画卷……不是为了自己,只是为了别人。用美好与感人的情愫,让周围的所有都变得美丽、清新、爽朗……

沁香一瓣,一个多么美丽动人的名字。芬芳香溢文坛。有的人以为她是一株绚丽夺目的花魁,有的人想象她是千媚百态的妙龄。曾有位文友悄悄问我:“潇男老师,你们俩同进同出,影不离形,她是不是你的红颜知己——心中的萧红!”我忍俊不禁地回答:“错!沁香一瓣,男子汉也。是我二十多年的莫逆之交,是我亲如手足的铁杆弟兄……

然也许交流不够,当我走进江山文学和其它的文学网站也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好多文友在评论中还会叫我大姐姐,就是连江山女诗人分飞燕也没弄清楚,她在天涯五周年的征文中,把我当成了她心中崇拜的女文友,写了一首浪漫的诗歌,真的很有意思。如:《给沁香一瓣》中:沁香一瓣。只要我想起你的名字时/就会想到白玉兰/只要我看到白玉兰时。就会想起/你的名字/白玉兰/开在春天/白玉兰/高贵而纯洁的花朵/这个春天……香香。此时我在抱着你的名字写诗/我每落下一笔。白玉兰就开了一朵……亲爱的。我们在春天出发吧/我们手牵手一起去天涯一起驻足天涯/种花织梦…在这里,飞燕联想的诗情画意,用她的爱天涯人的心写出了得十分抒情浪漫诗歌,从诗体看,实在是难得的好诗,加上二个精也不过份。诗发表后,我就收到好几个文友短信,就连我自己的妻子在女儿那里吃醋了:“这是怎么回事?”后来经过解释,她开心地笑了:原来这网络的故事也很精采!

潇男看到了,又帮我用诗作点评并作了解释,他的诗十分顺口:名字美丽心更美,他是老弟非小妹。莫逆之交几十载,惺惺相惜文共飞。——沁香一瓣,哥们也!哈哈,当我写到这里,怎不为文友们的友谊而欢呼!

看今天,喜欢写作的人越来越多,是否用笔名发表文章皆是作者自己的权利,这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任何人都无权干涉。我认同鲁迅的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啊,笔名,内藏着多少值得写写和回忆的故事?笔名你有,我有,只要想有,就会自然有!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沁香一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精华: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笔名,隐含了不同的寓意,在不同的时代,还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迹。
文章博古论今,把名人与凡人的笔名,诠释得引人入胜。

文章评论共[4]个
美泉-评论

欣赏老朋友佳作,问好!at:2014年04月10日 早上9:33

郑佳仪-评论

问好朋友,拜读佳作,祝福at:2014年04月10日 中午12:52

小彭燎-评论

真的很喜欢这一篇呀,让人增长见识呢!祝好!at:2014年04月10日 晚上7:06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让春风带去我的祝福,祝朋友春安!at:2014年04月10日 晚上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