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倾听那遥远的声音彩色的阳光

发表于-2014年04月12日 晚上7:58评论-2条

遥远的声音

在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正彦的孩子,他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他不幸被汽车撞死。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这篇小说用幻想的方式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让我感觉它是如此的真切,真切得无处不在。我们成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教育孩子,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故事引人深思,倾听这遥远的声音,它带给我们一定的思考:我们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可否需要这样的教育?

变成了一个小孩

成尚荣所长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中明确指出: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要想教育孩子,首先得蹲下变成一个孩子,正如 陶行知在一首诗中写的:

“ 来,来,来,

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

变成一个小孩子

你不能教导小孩

除非是变成了一个小孩”

教育的培养人的巨大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不能偏离我们教育的初衷。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幸福,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乃至评价教育教学的效果。与孩子平等相处,避免孩子在成人世界的“弱势”。

以身作则 以爱育爱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可见,教师的身教是无言的教育,也是最能起作用的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要想获得教育的成功,教师就必须学会在日常教育中,用自己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去熏陶感染学生,以心育心。除了正面教育外,更注重以身示范。冬天下雪了,有的孩子去玩雪把小手冻得红红的,哭着回教室。我一边把孩子的小手放到自己的手心焐者,一边告诉孩子出去不该忘记戴手套。我想这样要求孩子,孩子会乐于接受,牢记在心的。发现乱扔垃圾的同学,不是大声呵斥,而是让他们动手去捡;对那些衣帽不整的学生,动手去帮他们穿戴整齐。事实证明,身教效果远远比我们惯用的批评、惩罚要明显得多。现在我们学校扔垃圾的同学少了,校园干净了,学生的习惯养成了,文明程度提高了。我深信,道德是被感染的,教师的人格就是最灿烂的阳光,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帮助,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他们在被关爱中懂得感激他人、回报社会。师爱源于高尚的师德。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尊重孩子的独特思维,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适度宽容 巧妙留白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更是如此,他们在错误中不断成长,在不断的摔倒又多次爬起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与时间去弥补自己的过失。能用一种理智的爱去包容学生,那么教育的效果一定是长效久远、撼动身心的。

在一节课上,我正动情地讲解作者对祖国的爱,“若问我眼力为什么这样好,因为祖国时时在我心间。”“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你想说什么?”这时“啊”的一声尖叫传来。顿时全班哗然,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这时,我坦然一笑,即兴发挥:“这个叹词用得好,能表达对祖国强烈的爱,谁能接着把他没说完的话说完整。教室里的气氛自然地缓和下来。对待学生的恶作剧,非但不严肃批评,却即兴发挥,网开一面,这位同学反倒内心不安,只一个眼神,他便很不好意思,听讲更专心了。我这样做,给他创造了自我纠正的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去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如果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就剥夺了他的自立和信心。”在生活中,让孩子有一定的空间去尝试、去实践,以此提高自身认知能力与水平,锻炼对一些事情能有独特的见解与正确的处理方式。从而在实践中成长,使之成为独立的人。

返回教育的根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做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有新教师来学校,他就会发出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们:

我是一名从集中营生还的校长,我曾经亲眼见到人眼所不能见到的情况:那些毒气室是有学有所长的工程师修建的,那些妇女是被知识渊博的医生毒死的,那些儿童是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的,所以,我怀疑教育的作用,我对你们唯一的要求是:请回到教育的根本,帮助你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不应造就知识渊博的怪物,或多才多艺的变态狂,或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我始终相信,只有在孩子们更具人性之后,读书、写字和算术的能力才具有价值。

为了杜绝以儿童名义的成人视角而导致教育的功利性,我很认同这位校长的观念,当人的教育缺失之后,当我们的教育造就的只是知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或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那么,孩子也就没有了未来。只有成为孩子,坚守孩子的立场,去发现、去疏导引领孩子,这也是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于是,教育教学不能是强制灌输、简单的“告诉”和机械的重复。因改变教育的立场我们尝试改变自己、改变教育,改变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不妨蹲下来,把自己当做学生,改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教学设计为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就像那位美国老师上的“不说话”的一节课一样,孩子自己用蜗牛、热的和凉的盖子、不同的食物进行试验,最终,孩子们通过实践、交流与共同探讨,及学习了知识又体验了探索合作交流的乐趣,又锻炼自身的能力,增长了自信。我们期待教育返璞归真,实现它最初的、最根本的育人功能。

作为教育者要用心倾听那来自遥远国度的声音,我们学校的使命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做必要的知识与心理准备,学校重要的是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格和心理都很健全的人。那我们就要给孩子他们所需要的教育,让孩子拥有当下的快乐与幸福的未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彩色的阳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文章分几个小标题,阐述的是一个中心,如何真正教育好孩子。
我们不要以“为孩子好”的名义去伤害孩子的天性,作为教育者要用心倾听那来自孩子心底的声音。
以身作则,以爱育爱。适度宽容,巧妙留白 。 只有返回教育的根本,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孩,才会真正听懂孩子心底是呼唤。

文章评论共[2]个
呆贝贝-评论

很不错的文章,可惜不是首发。烟雨精华要求原创首发,期待原创首发佳作。问好!at:2014年04月12日 晚上8:54

小彭燎-评论

很有教育意义的作品,不错!祝好!at:2014年04月12日 晚上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