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子孙满堂 (一,二,三)lxgs

发表于-2014年04月13日 早上8:48评论-2条

十七岁时的柳思延绝对是个意气奋发,满怀激情的少年。那时的他,正在皖南山区黄山脚下的文化名村旌德江村读书。他原在皖南文化名城宣城读私塾,常爱到敬亭山去寻找李白的足迹,可他怎么也找不到李白当时那种“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感觉。在他眼里敬亭山只不过就是皖南山区随处可见的一座极其普通的山,山不高,水不多,山上的松树和茶园也不比别处高大青翠。但在李白眼里它就成了极不普通的一座山了,他看出了山里深藏的奥秘,写出了这不朽的诗篇,而敬亭山也因李白的诗名扬天下,成为千古名山了。

柳思延因此对李白充满了崇拜,也对他从小熟读的《四书五经》,《三字经》和一切远古圣贤的书都充满了崇拜和诚服。他觉得这都是几十几百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都含有一般人读不懂的深刻道理,那些写出这些文章的圣贤都不是凡人,都是天上派下来教化世人的圣人,就像李白他就不是凡人,他就是天上派下来的诗仙。

柳思延在宣城最大的私塾读到十六岁,直到日本鬼子占领宣城时,他才和全城读书的青年学子及先生们一起被赶到了旌德江村,到了江村,他才发现这个不大的文化名村,一下子拥来了好几千青年学子,都是从日本占领区转移来的。这里聚集了全皖南地区最好的先生和青年学子,每天都有激情四射感人肺腑的聚会和演说。柳思延也常被他们的情绪感染着,他常常呤诵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以及圣人的不朽教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身边不断有人弃笔从军去了,还有人不时地为去参加国军还是新四军争吵起来,最终打成一团。他都远远地躲开了,他觉得他们这都是瞎胡闹,圣贤书都没读透就想出去报国,能有什么作为呢?古人都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件事都得一件件去完成,才能做得好,再说他们争来争去,不管是国军还是新四军,都是局限在皖南山区这块小地方,我要去就去最远的延安。于是,他第一次背着家里自己做出了一个他一生最伟大的决定,一个令他骄傲一辈子,永远值得向子孙们炫耀的决定,他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名字由柳金蛋改成了柳思延,就是思念延安的意思。

在江村读书的这段时间,柳思延再次被先圣们的伟大深深地折服了,他觉得这个江村竟直就是读书育人的天堂了。这里枕山环水,阡陌纵横,古庙宝塔,诗碑堤栏,垂柳秀荷,相映成画。特别是这里饱经千年世事沧桑文风昌盛,文化内涵深厚,村里的聚秀湖是砚台,牌坊是墨,宝塔是笔,大地是硕大的纸,村里到处是牌坊、祠堂、老街、名人故居,透露出千年的古韵。

柳思延每天都晨熙起床,捧着圣贤书,沿着江村曲延的古石板道漫步诵读。脚下溪流蜿蜒,绕户而过,弯曲向前,不断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当然,江村留给他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牌坊、祠堂、名人故居,他想不到这个小小的江村果真是人杰地灵,历史上出过那么多名人圣贤。这就是他们“重诗书,勤课诵,多延名师以训子弟”的质朴文风孕育的必然结果啊。

柳思延尽情地吸收着这里沉淀着的一切深厚文化元素,但他的这种沉静的好心情还是很快就被打乱了。那天早晨,他依旧漫步在古石板道上诵读,整个江村都迷散着淡淡的浓雾,他仿佛有了种渐入仙境的感觉了。正当他陶醉在这种诗一样的意境中的时候,突然一个女孩清脆的叫声把他惊醒。

“柳思延,日本鬼子的炸弹都落到你家了,你还有心事读古文?”

柳思延顺声一看,不由地感到一股鲜血急促地从身上涌到脸上。他看到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女孩正站在他的面前,她一头短发,一身十分洋气的学生装,特别是她的脖子上围着一条鲜红的围巾,随风飘动着,使她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刚刚下凡的仙女。

她正是他心里的仙女杨柳,她刚到江村才一个多月,她在江村一出现,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她出现的地方总是围拢着许多人,常常能引起不小的骚动。柳思延自然是最追从她的一个,这是他一生从没见过的女学生,她原是在上海读书的女学生,她随着日本鬼子的铁蹄从上海逃到南京,又从南京逃到江村。她已没有读书的兴趣了,到处发表着激情演说,控诉着日本鬼子的罪行,说到动情处,就带着大家一起高呼抗日爱国的口号。他想不到这个看上去比自己还要小的女学生,怎么能够知道那么多事情,怎么能够知道那么多的大道理。他是从她的嘴里知道了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从她的嘴里知道了延安在那里?他正是听了她一场精彩的演讲才改名字的。他一直在暗处打听她的一切情况,却一直不敢接近她,在他心里她不是一般的女学生,她就是天上下来的仙女。

现在这个仙女就站在他的面前,而且整个古石板道上就面对面地站着他们两个人,距离又是那么的近,他能够感觉到她清晰的呼吸声了。他的心砰砰地跳了起来,他紧张的手心冒汗,他死劲地攥着手里的书,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为啥改名柳思延了?你也想去延安吗?”杨柳毫不拘谨地问道。

“恩,你是延安派来的?你是共[chan*]党?”他怯怯地问道。

“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向往延安,我以后一定会成为共[chan*]党的。”她格格地笑着说:“你要也向往延安,就参加我们的小组,和我们一起去延安吧。我们的国家都快没了,你还能专心读古书?”

“好,我参加你们小组,我和你们一起去延安。”他连忙答道。但他心里却在想:只要你能带上我,去那里都行,你去那我就跟去那,至于圣贤书嘛,你还没读透,我们中国至所以打不过小日本就是圣贤书没读透啊,这道理太深了,以后在跟你说吧。

“欢迎你加入我们赴延安小组,柳思延同志。”杨柳亲切地叫着,向他伸出了一双小手。柳思延顿时感到一阵颤栗,他无比幸福地紧紧捏住那双柔软娇嫩的小手,许久不想分开,这还是他这生第一次握住女孩的手啊。他想起自己打听到她的名字,看到她的名字竟和自己的名字同有一个柳字时,自己就莫名地兴奋了半天的事来。他羞红着脸,身上洋溢着一种从没有过的冲动,他的心里好象充满了血,就要爆炸似的。

他永远记住了那个美妙的早晨,也至于好多年后,他的记忆衰褪时,他对江村时的那段生活就全浓缩到了那个早晨了。

正在他在杨柳的带领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准备奔上去延安的大道时。他家里的唯一长工披马戴孝来到江村时,他才知道他家的天塌了。他开始走上了一条和杨柳他们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柳思延家住在青弋江边的一个千年古镇柳树镇,他回到家里时,他的家早已布置成个大灵堂,笼罩在一股巨大的悲怆中,他的小脚奶奶和母亲,以及他的几个姐妹和远近亲戚早已悲痛欲绝地哭成一片。他也被这巨大的悲痛袭击着,他来到父亲的灵前跪下后,失声痛哭,于是一阵接着一阵更猛烈的痛哭声传出来,震憾着这个千年古镇。

柳树镇其实就是在青弋江高高的河堤上铺了一条不到两里长的青石小街,距说这条青石小街也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也没人能准确说清是那一年,青石小街对面聚集了上百家的门面。柳思延家住在靠江边的一边,他家大门面对青石小街,后门就直接对着青弋江宽阔的江面,连着后门有一条石板级梯直通到江底,青弋江在这里平时没多宽,每年的大多数时间在这里都分成两股清清的溪流,一条从他家门口流过,一条从对面河堤前流过,中间是一大片望不到头的浅滩和柳树林,只有到开春后,皖南山区的洪水下来了,这里才会连成汪洋一片。每年这个时季,柳树镇就繁忙热闹起来。从皖南山区流下来的毛竹和木材,都在这里集结扎排,然后顺流而下流向更远的地方。

柳思延家就是个放竹排的世家,祖上几代都是扎排放排的行家能手。他家每年放下去的竹排都是全镇最多最大的。他的父亲这次和他爷爷一样,放竹排到长江遇到风浪,排散人亡了,连尸首都没捞着,只捞回来他的几件衣物。现在他的棺财里就放着他的几件衣物。

柳思延跪在父亲灵前不知哭了多久,最后还是他的小脚奶奶拉住了他。小脚奶奶一直是家里的主心骨,她过去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读过一些书识得一些字,讲话做事头头是道,条条有理。柳思延是小脚奶奶一手带大的,而且他开始识得几个字还是小脚奶奶一笔一画教会的,他从小就爱听小脚奶奶的话。

小脚奶奶一句话就制住了他的痛哭:“不要哭伤了身子,现在全家就你一个男人了,还有好些事等着你,人死不能复生。”

柳思延听到小脚奶奶的话,立即恭顺地站到小脚奶奶的身边,听她吩咐,柳思延家从爷爷那代起就是单传了,他父亲是独苗,到他还是一根独苗,姐妹们道是不少。柳思延看着跪倒一片还在不停哭泣的众多姐妹们和姑姑们。刹那间,一种神圣的男子汉的责任感充满了他的胸堂。是的,现在全家就我一个男人了,我要承担起所有男人的责任了。

小脚奶奶经历了突然失去丈夫和儿子的两次巨大打击,她竟一下变得异常坚强。她拉住柳思延的手说:“金蛋啊,你现在是柳家唯一的独苗啊,你要让你爸能放心的走啊。你今晚就要在这里孝堂成亲。我们都已经安排好了。”

柳思延听到孝堂成亲时,感到了片刻的慌乱。他立即想起那个奇妙的早晨,想起杨柳清脆的声音和她那温柔的小手,但他很快就镇静了下来。他在心里责备自己,在父亲的灵前,在奶奶面前,怎能胡思乱想呢。

柳思延早就见过孝堂成亲了,按照这里的习俗,孝子一般在大孝三年内不可办婚嫁迎娶的大喜事,所以许多要急着办婚嫁迎娶大喜事的人家,都赶在先人没出丧前,在孝堂成亲,先办喜事再办丧事。他看着小脚奶奶严峻的面孔和所有看着他的族人们,感到有股无形的巨大力量包围着他,使他不敢再有任何想法,甚至连奶奶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那为他找来的新娘都不敢去问去想了,只能顺从的按他们的程序去做。

旁晚时分,在一阵欢喜的锁纳声中,新娘就被迎进了门,她一进门就被披麻带孝,只有头上的红布没揭。柳思延和新娘在父亲的灵前完成叩拜大礼后,把新娘送进洞房,没来得及揭开红布看一眼新娘是谁,就回到灵堂。请来的道士已经开始做法事了。

跪头烧香的法事一直热热闹闹的做到半夜,众人才散去。刚才的法事和祭拜,已经勾起了他对父亲的无限思念和悲痛,在大家散去后,他又独自伏在灵前不停地哭泣,直到被人提醒,他才想起洞房里新娘的红头布还没揭,他擦干脸上的泪水,重新走进洞房,揭去了新娘头上的红头布。

直到这时,他才看清了新娘的面孔。原来她就是同镇的巧妹,他们从小在一个小镇长大,来往不多,却早就相识了。巧妹家就跟他家隔着几十户人家,是做篾匠的,他小时常去她家玩,就看到她一双灵巧的小手不停翻动着,很熟练地编出一个个各种各样的竹篮竹筐等,他曾想跟她学几手,没成想几下就被篾片划破了手,笑得她在一旁直骂他笨。他出去读书时,就好几年没见过巧妹了,他没想到巧妹这几年已出落成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了,而且还成了他的媳妇。

既然是从小熟悉的,他也就少了一些不安和拘谨,他直接对她说:“你先睡吧,我还要去守灵。”

他说完就又回到灵堂守灵去了。巧妹也没说啥,到后半夜,给他送来一件新棉衣帮他披上,也坐下陪他一起守灵。

直到六七过后,柳思延都没有什么新婚的感觉,他觉得他只不过按照家里的安排,完成了自己作为孝子该做的一切,孝堂成亲也是他尽孝的一个规定程序,是为了让父亲能够安心的没有牵挂的离去,至于娶巧妹回来该干些什么,他还浑然不知。这段时间里,他一是沉浸在对父亲的思念中,二是他的整个魂魄都被杨柳带走了。

杨柳和他们几个赴延安小组成员是在他父亲头七后找到他家的,他们看到他家的情况,以及看到巧妹给他们挨个倒茶时的神情,他们都明白了,没人再说什么。柳思延见到杨柳时,感到特别的激动,心里有无数个想解释的理由,却一个也说不出,他只是不停地说着那句古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说:“治国必先安家,现在家里突遭大祸,我不能丢下她们而去,我安排好家里事,然后再去找你们,我人不能跟你们去,但我的心跟随你们去。”

送他们远去时,柳思延偷偷地摸出一袋银元塞到杨柳手里说:“这是我的心愿,支持你们做路费,你们在抗日救国的路上记下我的一点功劳。”这袋银元是他小脚奶奶在父亲的灵前交给他的,还让他在父亲的灵前发了誓,用这笔钱去买几亩地,以后的子孙永不去干放排的活了。

这袋银元的赠送成了他一生最伟大的壮举。直到解放时,杨柳带着解放军南下经过这里时,还特意来看他,特意说过他是对革命有过贡献的人,解放后搞土改时,他更感到庆幸了,如果那时用那袋银元买了地,自己不是地主就是富农啊。

父亲的六七仪式办得很隆重,烧了灵屋灵衣,办了酒席犒劳了所有帮忙办丧事的乡亲族人,父亲的丧事就算正式办完了。

晚上,他又借着油灯看书到深夜。这段时间他都是这样过的,床上多了一个巧妹,使他感到很不自在了,他每晚都是看书看到深夜,等巧妹熟睡了,自己也看累了,才和衣往床上一躺,躺下就睡,不敢多想,甚至不敢看她一眼,他更不习惯在她面前解衣穿衣。

这晚,他又是这样,他又和衣躺下,没想到巧妹没睡,她一直在等他,她低声地说:“今天,六七都过了。”

他不知道巧妹是什么意思,他说:“是的,今天太忙了,早点睡吧。”

巧妹停了片刻,有些抽泣地说:“我知道你的心被那个洋学生勾走了,你不喜欢我。”

柳思延心里又有些慌了,他忙说:“你别瞎想,她是下凡的仙女,你才是我娶过们的媳妇。”

巧妹又说:“你娶我做媳妇是干啥的?”

柳思延不假思索地说:“干媳妇该干的事呀,做饭,洗衣,干家务,睡觉,生孩子。”

“就这样睡觉就能生孩子呀?奶奶天天问我啥时能怀上孩子呢。”巧妹有些矫羞地说。

柳思延突然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问题,生孩子这么大的问题,先生怎么没教过呢?他羞红着脸对巧妹说:“这个先生真没教过我。”

巧妹立即含羞带笑地钻到他怀里说:“你真是个傻蛋呀,这事还要先生教啊。”

柳思延掌握了生孩子诀窍不到一年,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巧妹第一胎就遇到难产,从深夜凌晨一直尖叫到天亮,也没生出来。柳思延焦急地坐在门外,一夜没合眼,他从小脚奶奶,母亲和接生婆慌乱的神情中,他从巧妹一阵阵不停息的痛叫声中感觉到她生产的艰难,感受到她所忍受的痛苦。

这一年来,柳思延对巧妹的好感已经是如日俱增,他越来越佩服小脚奶奶和母亲的眼光,她们给自己找了一个能理家过日子的好媳妇,她一进门就成了他母亲的好帮手,成了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她不仅贤惠能干,而且还承当了为他传宗接代这一最神圣的使命。这是他们家现在最核心的任务,他和巧妹一直受着全家人的特别呵护。

直到太阳出山了,巧妹的痛叫声才停下来,他的心猛地往下一沉,他首先问道:“巧妹怎么样了?”,得到母子平安的消息,他悬了一夜的心才落了下来。

他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出来,有点熄气地对小脚奶奶说:“闹了一夜,还是个女孩。”母亲一生生了六个孩子,五个女孩,就他一个男孩。所以她比谁都希望他头胎就能是个男孩。

小脚奶奶也有些许的失望,但她说:“头胎是女孩也好,好照顾下面的小弟弟呀,我一夜都梦见凤凰在飞,就叫她金凤吧。”

一年后,他母亲抱着第二个孩子出来时,有点丧气地对小脚奶奶说:“又是一个女孩” 时。小脚奶奶铁青着脸,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再一再二不会再三,下一胎一定是男孩。”

柳思延看到小脚奶奶和母亲特意请了观音像回家,每天早中晚三拜,在她们缭绕的香火烧了一年后,他的第三个孩子出世了,依然是个女孩。

小脚奶奶和母亲并没有绝望,小脚奶奶一口说定,是门风有问题,她们请来道士改教门风,先是扒了大门,重新定了门向,然后又在家屋的四角埋下四块青石,还特意去把祖坟重修了一次。这样又折腾了一年,柳思延的第四个孩子又出生了,仍然是个女孩。

小脚奶奶和母亲没有停顿,她们开始到远近各地去求仙拜医,远近百里,凡是能打听到的庙宇她们都去拜了,凡是听说过的神医圣婆她们都请教过了,凡是能吃的苦药偏方,她们都求取回来了。

最可怜的还是巧妹,她开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处处受着各种白眼和冷语,每天吃着那些各种各样难闻的苦药,她好像做错了什么事似的,默默地忍受着一切,好无怨言,她已经羞于出门,每天躲在家里没日没夜的编着竹锣竹筐。

柳思延也没有闲着,他从小就知道“百善孝为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道理,现在他面对着为柳家传宗接代的神圣使命,不能只看着家里老少三个女人整天忙碌,他应承担起主要责任。他翻遍了所有的古书,他不相信古代那么多圣贤就没有留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费尽周折终于从几个老先生手里得到了一些宫庭生男秘方,他如获似宝,仔细研究后,茅塞顿开,他没想到生男生女还有这么多奥妙,原来古人早也破解,至于为啥没有记入正史,也许是古代圣贤们觉得这些生活琐事不值一提,或有更深刻的考虑,不便公开吧。

柳思延悟透了宫庭秘方,对巧妹说:“以前老生女孩不是你的责任,这主要是我的责任,是我不懂乱搞的结果,现在一切听我的,保证下胎是男孩。

巧妹喜出望外地问:“你真的得到秘方了?”

柳思延神秘地点点头。他开始半年多不和巧妹同房了,但每天都仔细记录她的经期和身体状况。巧妹不解地问:“你不播种还能生儿子?”

柳思延不置可否地说:“这叫封山育林,你不懂的。”

柳思延经过大半年的精心准备,才算准日子和巧妹同房,一连几天,他在床上一系列新鲜动作弄得巧妹格格直笑:“你,你从那学来这么多花样啊?”

柳思延一番折腾后,累瘫在床上,一边呼着粗气,一边说:“都是从宫庭秘方中学来的,怪不得那时皇帝多短命啊。”

经过柳思延不懈的努力,在他第四个女儿铁凤出生两年多后,他的第五个孩子终于出生了,孩子还没落地,她母亲就在房里惊喜地叫道:“是男孩,是男孩,谢谢观世音菩萨,终于给我家送来了男孩。”

在他大儿子家宝出世后,柳思延又如法炮制,两年后,他的第六个孩子,他的二儿子国宝出世了。他已经变得轻车熟路,胸有成竹了,第七个孩子还没出生,他就断定是个男孩,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世宝,后来孩子出生后,果然是个男孩。

再后来,他还想再要一个时,巧妹不干了,她说:“你有四个女儿,金银铜铁凤都有了,三个儿子为家为国为天下都够了,你还想要,你拿什么养他们,你不能只生不养啊,你是要把我累死啊。”

巧妹的一番话把柳思延从痴迷生孩子的热情中冷静下来,他才看清家里的情景,他的大女儿金凤才满十岁,小儿子还躺在摇篮里,一大群孩子加上小脚奶奶和母亲,几乎全靠巧妹的一双手编竹锣竹筐生活,家里除了这几间祖屋,没有一寸土地。

柳思延开始真正感觉到了生存的危机,他开始为这一大家人的未来发愁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lxgs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格子调精华:格子调
☆ 编辑点评 ☆
格子调点评:

虽然没与喜欢的仙女有什么结果,柳思延到最后依然是儿孙满堂,是幸福,还是压力,一大家子人要怎么养活呢。文章对人物的刻画,环境的刻画都非常到位,文风成熟。

文章评论共[2]个
郑佳仪-评论

精彩的小说,读来倍感沉重,欣赏at:2014年04月13日 晚上8:52

lxgs-回复谢谢关注,祝晚安。这只是一个悲剧的开始,我会努力写好后面的内容。 at:2014年04月13日 晚上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