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登山随感鸿羽

发表于-2005年04月29日 中午12:15评论-1条

这是一条位于旅游区的山路。“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景致吸引着游人前往,而崎岖、艰险的山路却有意要考验人们的毅力与勇气,让人在此接受挑战与诱惑。

(一)

远看青山多妩媚,近闻溪涧水声急。在山中行走,人的耳目总是感到清新、舒畅,身心也总有着愉悦、轻快的感觉。移步换景,或豁然开朗,或骤然局促;时而山重水复,时而柳暗花明,这其中的景致与视觉变化,不亲历其中是无法感受到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千百年前,一代文豪苏轼登临庐山时的感触,我在这座并不很出名的山中也有了不少体会。虽说前方的瀑布并不是很壮观,一路走来,看它也是忽而一线飞落,忽而重叠复沓。有时云雾缭绕,瀑布若隐若现,让人感到一丝神秘色彩;有时天高云淡,一水界破青山色,又让人感到雄奇、奔放。

人入山中无杂念。登山不仅能让人开阔视野,而且能让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步入静谧、雄伟的山中,不由得让你烦忧渐消,心胸开阔。走走山路,听听鸟鸣,看看山景,人生一时的得失,积聚许久的压抑、低迷心态也都在不知觉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二)

欲观非常之景,须走非常之路。一路上,山崖、激流不时挡住去路,让人不得不一次次跨越山涧。面对湍急的水流,你需要鼓足勇气,或是跳跃而过,或是忍受着水流的冰凉刺骨,涉水而行。一条并不很宽的山涧就可能让许多人心寒、却步,他们最终只能望瀑兴叹。由此看来,欲征服山路险阻,必先征服自我。这也同人生之路,在紧要路段,你不鼓足勇气,付出些代价,就无法获得最终的成功。

从无路处寻路,双脚落处即为路,是登山者的突出感受。沿山涧前行,其实并无现成之路可走,山涧两边嶙峋、杂乱的石块是你惟一的落脚点。有时乍一看去,石块突兀不平,似无落脚之处,但当你凭观察、凭感觉,踏上一块块相对稳定的山石,一路行来却也是有惊无险。在山中行走,你无法追求绝对的平稳,胆略、快捷是行路者必备的素质。看好了路,你还可以在散乱的石滩中跳跃前行,踏着石块或左或右快速移动,顷刻间便能走出远远的一程,让人还真有些飞越、腾升之感。

山中行路跌宕多姿。走一走这并不平坦的山路既是对自我体能的挑战,也是对个人毅力锻炼,从中获得的人生体验,也算是登山的一大收获吧!

本文已被编辑[漠孤寒]于2005-4-29 12:19:57修改过 

本文已被编辑[redyfeng]于2005-4-29 14:06:58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鸿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路是人走出来的。
人生的好多路是不平坦的,
但没有理由不走下去。

文章评论共[1]个
天歌-评论

这则游记,有些阐释前人感受的嫌疑,而自我发现甚少!
当然,文笔的优美那是值得肯定的!

  【鸿羽 回复】:文笔倒谈不上优美,但文章的感触都来自于自己,并无阐释他人之义。欢迎关注本人的其他作品。 [2005-4-29 16:26:38]
  【天歌 回复】:哈哈哈哈~~~
随意而回,不必太在意!
只是呀,此文非彼文,彼文非此文!
纵观全文:
远看青山多妩媚,近闻溪涧水声急。……时而山重水复,时而柳暗花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让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文章第一部分的筋节之句,其他内容基本上是以这些句子作为依托而展开的。而这些感受,不独你现在所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
——在第二部分中,看到第一小节的总领句……欲观非常之景,须走非常之路。……不由我不想起这个古句来。
并且,我也只说:“有些阐释前人感受的嫌疑,”并不是一定就是呢!当然,我这说法也许有些太勉强了。
交流而已,要我动笔,还真不行!所谓看者容易,做者难!而看,也往往看错的多!
见谅! [2005-4-29 17:13:21]
  【鸿羽 回复】:天歌友:
    看得出你的诗文功底很好,引用诗词很自如,也看得出我的用语受得哪位先贤的影响。佩服!
    我是理性的写作者,相对善感一些,但在文字美感和描写方面就有很多欠缺。
    请方便时多交流,也欢迎你有空时指点一下我的其他作品。 [2005-5-9 9:53:41]at:2005年04月29日 下午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