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山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游走已经接近三年了。南京路也好,四川路也罢,尤其是卖命工作乃至休养生息的乍浦路,可以说,像是一个交道打久了的熟人,虽不知他有几根汗毛,但大致的胖瘦容貌、性情好坏,晓山已基本上了解一二。
可有意无意间,晓山总觉得自己像一个胆大妄为的将脚插进别人家庭的偷情者,在根本就不属于他的地方做起主人的梦。这个城市虽不存在居留权之说,但明眼人一瞥,就能看出晓山的外乡人身份,是轻而易举的事。即使,他(她)们不明言或看不出,晓山的内心还是惶惶不得安宁,像做贼心虚,更像是——在人屋檐下,哪敢抬头?
晓山知道,就在这个城市,比他生活境况更差,比他自身条件更差,比他工作状态更差的也大有人在,但两两并肩而立,晓山还是得对他(她)们报以仰视的姿态。他(她)们可是正儿八经的市民呀,这个城市有属于他(她)们的门牌号码,他(她)们有那个形似“绿卡”的小本本,他(她)们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就业优惠、发言权、选举权等等权益。他(她)们完全可以在晓山面前高昂着头,用眼角的余光斜着他,不屑一顾地说:乡巴佬!咋地啦?而晓山呢,唯一的选择只能是——落荒而逃。
甭说别的,晓山可是在抢他(她)们碗里的饭在吃哟。他(她)们不会想,他(她)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准、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晓山们的功劳;他(她)们只会想,给他(她)们带来的就业威胁、治安不良、环境恶化是晓山们的罪过。针对外来工对城市影响的讨论还少吗?特制的横幅之类在不止一个地方、一个城市高挂过是不争的事实。没办法,真的没办法,谁叫这是他(她)们的城市,晓山属于侵入他人领土、领空的“入侵者”。
再者而言,所谓城市居民是什么素质?晓山又具备几何?从他(她)们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生活习性、喜好追求,无不可以看出作为城市人的档次、品位和涵养。你比如:在晓山家乡那旯旮,狗是看家护院的,是吃人不吃的剩饭剩菜甚至地上掉的残渣,可在上海,那些玩意基本上就享受后生娃娃的待遇了,还有过之无不及!再比如:文化人的象征——文凭,在上海那几乎是人手一个,甭管它是函授的、进修的、党校的、夜校的,或是花钱、花权弄来的,反正绝对有,有没有本事是次要的,就凭那“入门证”,尽可畅通无阻矣。没它,谁信你的能力、实力云云?一边呆着去吧!
再再者言,他(她)凭什么相信外来的晓山?接受外来的晓山?同为这个城市居民的他(她)们,虽然对面不相识,相邻不交往,但与生俱来在同一方土地上相互依存呀。晓山们呢?当劳力使唤使唤还可以(但也要保持距离),给你一个台阶,拾阶而上,登堂入室?你瞧瞧你那样?影响市容不说,坏了人家口味,造成视觉污染,还有身心安全等等等等,水与油岂能相溶之?
晓山能做的,是听他(她)们的,甚至言听计从,哪怕是畸视和不人道、不公正的对待。能让立足于其间,已属开恩和不易了呀。降格以求吧,委曲求全吧,夹着尾巴做人吧,低眉顺眼、任劳任怨吧,照单全收。谁叫他晓山把上海当作了前进的目标和圆梦的所在?忍得胯下之辱,图未来大业大计呀!能否有大业大计,那是另一回事,先努力着,抓着机会再说。能让晓山们有一只脚踏在这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大道上,已算幸运者了。
好了,在别人的城市里,晓山一直在不屈不挠地奔忙着,似是而非地生活着,恨不得每一滴汗水都能结晶出哗哗响的钞票,恨不得每一个细胞里的光华都能璨放在这一片灯火取代星光的土地上,恨不得还带有土腥味的脚在水泥路面上扎下根、再伸展出勃勃生机的枝叶,恨不得此乡即我乡、他乡作故乡,恨不得堂堂正正抬头走路、眼光平视挺胸做人。
面对别人的城市,面对只对金钱微笑的霓虹闪烁,面对看似热情实则冷漠的张张面孔,面对如风般飘摇,如卖身般无自主意识的工作,忍耐是唯一的出路!梦想的出路、希望的出路、更是生存的出路!
要么,就甘当一回过客,继续流浪的行程!上海,永远是别人的!
晓山,快回到自己的城市吧,回到自己的家吧,你会接受我的劝告吗?······
以此文,献给长期在大城市默默打工的家乡的兄弟姐妹们,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希望你们保重身体、平安归来!
-全文完-
▷ 进入白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