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大奶奶嫁人之说茌山石

发表于-2005年06月24日 上午11:00评论-1条

大奶奶和我家并不是近族,只是按乡间应称她大奶奶。

大奶奶年轻时一定是千里挑一的美女,如今都快七十的人了看上去还风韵犹存,像个电影明星似的。

她是六三年来我们村的,当时大爷爷的前妻因生孩子大流血不幸母子双亡,村上的热心人便从县城车站上将流浪无所的她连同一个四岁的儿子领到大爷爷家里来。

大奶奶的到来让平日无波无澜的小村颇热闹了一番,本来大爷爷死前妻娶后妻就已是全村的热门话题了,谁知大奶奶还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不待别人问其身世,她自个就半是自诩半是无谓地将自己的事儿整个抖了出来。

原来她的前夫在贵州的某个县当邮电局长,赶上闹革命反右派被隔离起来,她思想政治觉悟高,带头揭发丈夫的黑暗面,坚决划清一切界限,最终又以离婚的形式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只惜离了婚,母子二人的生活也无了着落,斗私批修当不了饭吃,饿着肚子闹革命总不是长法,这才万般无奈孤儿寡母搭火车回到山东老家来,谁知刚出了车站口,就遇到了大爷爷这档子事。听说大爷爷是公社干部,家里又是贫农成份,也就没多想什么,便来到了我们村。

大爷爷人内向,平日少言寡语的,家里来了个爱说爱笑的俏媳妇,他却并不怎么高兴,特别是见媳妇不但爱打扮,还有个爱抽烟喝酒的毛病,他的气就更不打一处来,时隔不久,村上的人便都知道了两人常吵架的事。

第二年,大奶奶添了个儿子,吵架的事便少了许多,她也不再爱打扮了,常常是抱着孩子坐在街边的石磙上,衣衫脏兮兮的,时不时的还撩起衣襟露出白白胖胖的奶子喂孩子。过路的男爷们见状总爱打情骂俏地给她开几句洋诨,常问的一句话:“大奶奶,您的奶子这么好,也让俺大爷爷吃口来吗?”她也总是嬉笑着说:“吃你奶奶个腿,你要饿了我也喂喂你。”

我记事时,大奶奶的小儿子也六七岁了,我常去她家玩。大人们的事我是不懂得的,印象中她俩还是经常吵架,好像大爷爷常爱生闷气,每天下班回了家总是一言不吭地挑水、扫院子,拾掇这拾掇那,一时也闲不着。大奶奶却常在一旁悠然自得地抽烟喝茶,时不时还逗我们孩子乐,她那时的脸面就很好看,白白净净的,眼睛会说话,哪像我大爷爷,黑不溜秋的,生硬的表情就跟谁欠他八百吊钱似的。大奶奶会享受,逢有换瓜换梨的来了,她总爱换一些,她也不小气,我们小朋友都跟着沾了光。

后来有一天,老师将我们全体小学生集合起来,说要敲锣打鼓去游街批斗人。原来有人偷了生产队上的半袋子玉米,村干部让那偷玉米的人脖子上挂个牌子,肩膀上扛着那半袋子玉米,走在我们学生前边围村游街示众。每当老师让我们齐喊口号时,我却把声音压得低低的,不为别的,只因那偷玉米的不是别人,正是让我吃过不少瓜果梨枣的大奶奶。

那事以后大奶奶每天仍然乐呵呵的,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听说我大爷爷却为此给她闹了生分,两人都不在一个屋里住了,饭也是各自做各自的。只是两个儿子都跟着大奶奶过,大爷爷简直成了“五保户”了。

有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好多人在家东麦场里乘凉,我玩累了便躺在大奶奶带来的凉席上睡觉。很晚很晚的了,场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我睡了一觉醒来,见大奶奶还坐在席边上抽烟,旁边坐着另外一个男人,那男人总想摸大奶奶的奶子,大奶奶就推搡他,他们以为我们孩子都睡着了,说话总是插科打诨的,后来一对叫春的狗追逐着跑过去,大奶奶说了句:“母狗不掉腚,牙狗胡哄拢。”那男人便站起来走了。

转眼到了八十年代,大奶奶的前夫平反昭雪官复原职,多方打听到大奶奶母子的下落,写信让儿子回贵州上班。大奶奶喜出望外,心想自己也不用在这穷乡僻壤喝西北风了,也回贵州再当局长太太去。大爷爷也不拦她,其实拦也拦不住,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吗!已接大爷爷的班在县城里工作的小儿子倒是拦挡了,他也没拦住。

大奶奶乘兴去了贵州,不多久却又败兴回了山东,因那老爷子只认儿子不认老婆,她想赖在那里也不成,不得已又是万般无奈再次离开了贵州。

大奶奶后来的事我知道的不多了,因我大学毕业后也到了县城工作,只有回老家时才偶尔问及一二,听说她已安下心来跟大爷爷过日子了。也是,都老夫老妻的了,还能折腾多少年,不过她仍旧没有改掉抽烟喝酒的习性。

前几年大奶奶盼了半辈子城里生活的梦终于实现了,小儿子在城里有了家属院,便将两位老人接来城里住。从此她如同换了个人,每天穿得光彩照人的,煞是亮人眼睛,不知道的谁也不相信她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了,那说话做事的干净利落更是显其非同一般。相形之下,我大爷爷就实在不值一提了,黑瘦干瘪得不成样子,也难怪大奶奶一辈子没看上他。

谁知骨瘦如柴的大爷爷却得了高血压,几个月前突发脑溢血不幸死亡了,不曾红颜偏也薄命,死了也好,省得每天再看老太婆那张鄙夷不屑的脸。

(一) 有天大奶奶突然自个打的来了我家,敞亮人快人快语,坐下便直说:“孩来,你和孙媳在城里认得人多,看看有我合适的吗?……”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她,我想了许多许多,最终我还是问了一句:“我小叔同意吗?”大奶奶自负而坚决地说:“你小叔他当不了我的家,我又不是杀人放火去,他干吗不同意!”

说实在的,大奶奶这大半辈子口碑并不怎么样,尤其是在我们老家风言风语落得最多,我对她也是颇多微词的,但我又时常觉得她向来敢想敢为,不像我做点事就谨小慎微,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的,为此我也一直佩服着她。大奶奶又要嫁人了,想来她这一生也怪不容易的,我真想也做回敞亮事,给大奶奶操回心,可时至今日我还是只有想法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二)谁知骨瘦如柴的大爷爷却得了高血压,几个月前突发脑溢血不幸死亡了,不曾红颜偏也薄命,死了也好,省得每天再看老太婆那张鄙夷不屑的脸。

满以为大爷爷死了,大奶奶与大爷爷这对冤家一切也该结束了,不知怎的,人人都以为如释重负的大奶奶却在大爷爷死后上百日坟的那天晚上,像中了邪般地发了病。

当天在老家上完坟,两个月没回乡下的大奶奶打算在老家住一晚上。晚饭后,邻居来串门,相互唠起了大爷爷的事,大奶奶好像良心发现似的说:“这辈子也算沾了老头是国家干部的光了,活着时有工资不说,如今老头死了俺每月还能领到130元的遗属补助。”就是说到这个节骨眼上,大奶奶突然嚎啕大哭起来,谁也劝不下,嘴里还念念有词,细听全是模仿大爷爷的声音在一一诉说大奶奶一生的不是,就连大奶奶去贵州赖着原来丈夫的细节也抖搂得一清二楚。

自那以后,大奶奶像变了个人,逢人就絮叨大爷爷在世时的事情,但口吻一改过去的刻薄与怨恼,说的全是这长那好了。大爷爷刚去世时大家还都猜疑放荡不羁的大奶奶准会再嫁人,没成想眼下她的这分变化让谁也不好意思上门提亲了。昨天我母亲去大奶奶家串门回来说:“知道吗?你大奶奶把你大爷爷的照片天天摆在桌子上供着。”母亲还叹气地说:“你大奶奶要早几年对你大爷爷有这份心思就好了。”

一向对大奶奶颇多微词的我,越来越觉得大奶奶不好理解了,但我认定大奶奶不会再嫁人了,一定不会再嫁人了。

本文已被编辑[catherine]于2005-6-24 11:17:53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茌山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Catherine点评:

风格如昔,但韵味怎大不如前了呢?

文章评论共[1]个
茌山石-评论

谢谢斑竹:这篇作品是去年的,为答谢您,现贴一篇近作,请指教。at:2005年06月27日 早上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