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世界上最不快乐的人,就是憎恨自己工作的人!在座的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快乐吗?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刚毕业的师范生,女性、个头很小、穿着粗劣、学生气十足,却要到一个班级领导一群初中生。她心里没底,只有尽快的装扮一下自己:戴上一副没有度数的大眼镜,学问就出来了;穿上一身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老色西服,成熟感出来了;再收敛起所有的幼稚和童真,所有的快乐和忧伤,把脸拉长,严肃劲就出来了,还真挺酷的!照照镜子,很满意,象一个威严的教师了。于是进班、讲课、发布命令。保持着一份装出来的威严,扮演着一个极不愿扮演的角色,足足好几年!这就是曾经的我!那一段日子,是我从教的悲哀!那么,教师的真正角色应该是什么呢?是一定要威严到必须和学生保持一段距离吗?我在困惑与思索中迎来了新课程的改革,是新课程转变了我的教师角色观,让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一起享受生命的阳光!
新课程倡导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简单说就是:放下架子吧,您哪!做学生们的朋友吧,老师!
是朋友就要彼此的尊重。尊重别人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文化生态”的平台。以前的我,不敢也不愿和学生沟通意见,怕失去教师的威严,久而久之,和同学们的距离远了,在业务上的进步也很慢。现在的我学会了尊重。在给初一学生上第一节课时,先准备一张调查问卷,如你知道的历史知识有哪些?(能写出五项就算优)?你希望老师成为你的朋友吗?你对历史课有什么好的建议?学生为能和老师对话而感到高兴,又避免了直面措词的尴尬,学生们的好些建议也真的很可取。过一个月,再进行一次调查。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激励老师自己的改进。类似的办法还有:让上课爱睡觉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抄一道习题,让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检查一下学生的作业,这都是一种尊重下的激励。现代社会提倡双赢,现代人要做对人对己都有利的事,尊重别人是双赢的基础。
是朋友就要互相帮助。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参与者、帮助者。我从前对学生常用“你必须------,你一定------”,现在改为:“你能帮老师做这件事吗?”“你能和老师一同完成这道题吗?”前几天,有位家长匆忙来访,必须耽误几分钟的课。我对学生们说,“老师求你们帮个忙行吗?”“干什么,老师?”(跃跃欲试),“我求你们静静地把书看一遍,给我三分钟时间见一位家长,行吗?”“行!没问题!”异口同声。有了开心的话语,有了善意的微笑,有了朋友似的相互帮助,生命的色彩一定会更加灿烂!
是朋友就要充分信任。给孩子们一件事,让他们自己去处理,给孩子们一片绿地,让他们自己去开拓!我改变了只靠教师一张嘴进行褒贬,只靠教师一张卷决定高低的陈旧的评价模式,以信任学生为前提,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情况,自己找题、自测、自评。因为现在学生手头都有很多资料,并有答案。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习题,难易不同,各有所学,各有所得,人人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哲人说:“有灵魂参与的活动就是创造!”我大胆介入了让学生自己出题考试的新方式,效果很好。现选两道精彩题展示给大家:这是一种时尚的作法,一种灵魂的参与,一种成功的创造!
有了尊重、信任和互相帮助。师生完全成为了朋友,心灵的开窗己开启,绚丽的阳光己射入,人生岂能不精彩!
有人会说,如你所言,教师的形象何在,教师的威严又何往?讲一个小笑话吧:有个威严的教师,有个威严的规定,任何人在他的课上只要小声说话,就要到教室后罚站,并大声重复十遍刚才的话。一天,刚一上课,发现一小女生和同桌咬耳朵,于是大发雷霆,命其去站并重复刚长的话,可小女生刚说一遍,老师立刻叫停了,因为小女生十分胆怯的说,“老师裤子的拉链没拉上告诉他不?”这就是对威严冷酷的热讽吧!我觉得,教师应该拥有的是崇高的威信,而不是冷酷的威严和巨大的权威!
欧洲教育部长调查全球的教育情况,于1986年就提出称职教师的标准:第一是教师与学生应建立非权威性的关系;二是教师是知识的向导;三是教师要有创造性,四是教师是人权民权的保障者。这和我们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非常相近。放下你的架子吧,做学生们的朋友吧,这有利于知识的引导和师生创造性的发挥。
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是亚历山大,让我给你些什么吧?”他得到的回答是,“求你,别挡住我的阳光!”我们不是亚历山大,更不具有他的权威,所以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和孩子们亲切的握握手,帮他们寻求更多的阳光!
天堂是人人的向往,童心更接近天堂。愿我们在新课程的改革中,同孩子们一起成长,共享生命的阳光!
-全文完-
▷ 进入美慧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