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失真的香格里拉(二)书剑浪子

发表于-2005年08月04日 下午5:24评论-11条

3. 金顶佛光笼罩下的松赞林寺

离松赞林寺尚有四、五公里之遥,在高原阳光的强烈辉映下,寺庙巨大的金顶反射出一幕幕金光,向四周散布。如此辉煌的景观,以前只在景山顶上,俯视紫禁城时才得以一见。紫禁城的金光,能产生权倾天下的威仪,却少了这寺庙金项的神圣、静穆和穿透力。远远望去,松赞林寺如同笼罩在佛光之中,周围所有的景观与之相衬,仿佛都是它伸出光线之手抚摸和祝福的对象。那金光并没有俗世的霸气,虽然它使寺庙庄严地凸现出来,一望就可知它是这片土地的中心,但它更象一个慈祥温和的长者,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消失的地平线》中记载,一行四人走出蓝月山谷后,第一眼望见的就是那寺庙金顶上的熠熠金光。正是这金光,使骨子里都透出优越感的他们第一次体验到神圣的力量,也第一次被深深震颤。在这种神秘力量的强烈招唤下,美国人巴拉德留在了香格里拉,就连英国天主教东方布道团的教士布琳克罗小姐从此也皈依了藏传佛教。如今,这圣光就出现我的面前,那金顶,可能就是相同的一个,可我的心情却显得出奇的平静。我沐浴在这金光之中,如同儿时在田野上沐浴着晚霞踱步一般,恬然而宁静。我忽然觉得自己象一个孩子,走在回家的路上,身边的一草一木,竟那么的似曾相识。小说中的四位西方人,猛然间看到金顶,强烈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使他们震颤并臣服,而对于熏染着东方文明长大的我来说,如同一条小溪归入大河,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平静和自然。

导游卓玛的叔叔是松赞林寺的修行喇嘛,一路上她自豪地向我们介绍着她外公、舅舅和叔叔的修行故事,使我们在无比好奇中不知不觉地已来到寺庙大门口。松赞林寺依山而建,建筑风格与拉莎布达拉宫相仿,在康区被称作“小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中心。庙门到殿区有一段长长的180级台阶,卓玛显然与寺庙的看门人已熟识,开了个后门将车开上了殿区,避免了我们在高原上的爬坡之累。

松赞林寺始建于1679年,历时3年建成。该寺由五世达赖亲自选址,相传大师选址时曾得到神示一一“林木深幽现清泉,天降金鹜戏其间”。当大师来到香格里拉的佛屏山下时,只见山上清泉淙淙,古杉参天,泉水中时有金鹜出没,周边八座山峰,如八朵盛开的莲花瓣,将佛屏山环绕其间。至今,松赞林寺的清泉、金鹜尚在,只是曾经葱茏的冷杉,在山谷中才能寻到。五世达赖遂定址于此。寺庙建成后,五世达赖将其命名为“噶丹松赞林寺”,康熙皇帝赐汉名“归化寺”。

寺庙的主殿有二座一一扎仓和吉康,占据着整座寺庙的制高点,其他殿堂和斋房约有数十座,占地500余亩。导游先带我们参观二个主殿,刚才在路上看到的金光,就是此二殿金顶所反射出来的。扎仓殿的大门紧闭着,只有活佛才可从大门出入。我们一行人在卓玛的带领下,从侧门进入。按照佛家规则,进门抬左脚跨入,出门则跨右脚,高高的门槛是不能用脚踩的,那代表着佛的肩膀,有渡人之意。卓玛给我们介绍进寺庙后不能走回头路,从一个门进后,必须从另一个门出。我想起了佛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因没有神的指引,人类在苦海中往往过于执着,懂得舍弃的人才算把握了人生的真谛。但在寺庙里情况就不一样了,这里有神的指引,不会也无必要再走回头路。

进入大殿后,我们立即被浓浓的佛教气氛所浸染。大殿的层高足有10米,用108根二三人才能合抱的粗大杉柱支撑着。从殿顶逶逦而下的黄色神幡,象腾空升起的一条条黄龙,将殿顶装饰得极为庄严。神幡上写满了经文和佛图,四周墙壁上也画满了壁画。大殿可供1600人念经打坐,可以想象得出千僧一起念经时的气势。正殿前座供奉着五世达赖的铜像,虽然光线并不很明亮,但也熠熠生辉,神圣无比。后座供奉着宗喀巴活佛、弥勒佛和七世达赖等身铜像,只要你用虔诚之心凝视着他们,你的心灵就会得到极大的慰藉。一尊尊高僧遗骨灵塔和一卷卷经书在后墙壁橱里排列着,这也许是灵魂与思想同在的一种寓示吧。主殿里没有香火出售,急坏了我们一行中的善男信女们,他们向小“扎巴”(藏语僧侣之意)借来几柱香,对每个神像顶礼膜拜一番。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对佛不够虔诚,除了每年在观音菩萨生日当天到一个固定的千年古寺烧一次香外,一般都不再烧香,也不捐功德,但我喜欢在寺庙里的感觉。多年以来,我养成一个习惯,在寺庙大殿里静静肃立,用心灵与佛交流,将我的苦恼、疑问和愿望向佛和盘托出。每次跨出庙门后,整个心灵有如洗的感觉,脚步亦格外地轻盈。

寺庙的二层是一个大平台,除了几个殿堂外,其他的都是露台。走廊上布满了转经筒,一个个金灿灿的。转经筒是藏传佛教的特色,因历史大多数藏民并不识字,喇嘛们将经文置入筒内,让藏民们以手触摸并顺时针转动,每转一圈,代表了已阅经文一次。由于这些经筒使用率极高,滑动性能很高,我花了10余分钟就将这数百个经筒全部转了一遍。

露台上有两个盛装的藏族姑娘正行等身膜拜大礼,从装扮中可以看出,她们是一路行等身大礼而来的。不管路途多么艰险和遥远,最虔诚的朝拜者坚持着一步一叩。遇到河流、陡坡等实在无法行礼的地方时,朝圣者会在心中记住少拜的次数,并在到达圣庙时补拜。这两个姑娘,应该正在补拜。看着她们那种持续机械性的动作,每个人可能都会感到自己对佛并不够虔诚。她们的衣服看上去有些脏,脸庞也呈黑红色,膝盖和手肘处用羊皮加层,手上套着两块象木拖鞋一样的木板,以防磨破衣服和手掌。最醒目的亮点是她们洁白的牙齿和清纯如水的眼睛,让人过目难忘。每个藏民都有着一个信念,一生之中一定得到他们心中的圣地朝拜一次。富裕的可以早些实现愿望,贫穷的直到身老后,仍然用尽一生的积蓄前去朝圣。这种精神力量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心灵满足程度,正是汉人所最缺乏的。

由于寺庙依山而建,视野极好。举目远眺,蓝天和青山已很自然地融为一体,在地平线的终端若隐若现着。寺庙周边的每座山顶上都有一个石堆,石堆上插满了树枝。经卓玛介绍,得知香格里拉的每座山都是神山,较大的被一个村庄共同拥有,较小的每家每户都有一座。康区藏民有崇拜山的传统,他们将每座山峰都赋予了神圣的色彩,其中最著名的神山是梅里雪山。当我们向佛屏山观察时,发现这座山上有二座石堆,还有一个平台,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神幡。卓玛告诉我们,那个平台是天葬台,有三处建筑的山在康区就是天葬山。卓玛继续介绍,她外公就是在那个台上举行天葬的,由于福缘很好,不到二十分钟就天葬完毕。天葬前先点起浓烟并熏香,吸引秃鹫和乌鸦前来,再将人体切割成小块喂食。第一块投食的是人的天灵盖,据说这是人类灵魂栖息的地方。以前就在书本上看过关于天葬的记载,现在发现天葬台就在不远处,真想前往看一看,但那是神山,我等凡夫俗子不得侵入。藏民崇尚自然的和谐,认为人之肉体来自于大自然,在灵魂升天后,须将肉体返还给大自然,于是便有了天葬和水葬的传统。我在空中搜索,看不到秃鹫的影子,但当我将目光移向庙顶时,二三只黑乌鸦一动不动地站在檐角上,如同雕塑一般。

从主殿出来后,继续参观一个辅殿。这座殿相当于汉族的学堂,里面有几个喇嘛领着一帮穿着僧衣的孩子在念经。在康区,松赞林寺具有至高的地位,解放前寺庙的活佛就是康区最高的宗教、行政和军事首领,解放后第一任迪庆州长也是由寺庙活佛兼任的。每一个康区小孩,都以能到松赞林寺修行为荣。由于名额有限,且需自付相关费用,实际上也就是富裕家庭的孩子才有幸进入松赞林寺。进来修行的孩子从此就走上了僧侣的道路,终生不婚。也许,松赞林寺在康区的地位比我们心目中的北大和清华还要高。在这块极度重视精神力量的土地上,修行是每个人的理想和愿望。

时间安排得较紧促,我在卓玛不断的催促声中,依依不舍地上车离开了松赞林寺。车行约1公里处,有一块平整的草场。从这个角度看松赞林寺是个绝好的方位,卓玛于是安排我们下车拍寺庙全景。草场上一个健壮的康巴汉子牵着一头白耗牛供游客有偿拍照,他与牛一样都是明码实价,五元合影一次。这位康巴汉子相当乐观开朗,唱得一口好歌,青藏高原被他唱得有模有样的。在草场上,我最后凝视着松赞林寺,那土黄色的夯墙和金黄色的庙顶,已定格成我心中的圣地了。

本文已被编辑[书剑浪子]于2005-8-4 17:37:07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书剑浪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轻轻走来点评:

每个人的心中
都有自己的香格里拉
——你说的:)

文章评论共[11]个
轻轻走来-评论

能不能涔些柔软的东西在里面?

  【书剑浪子 回复】:下一篇我以描写美丽少女般的笔调来描“属都湖”。哈哈。 [2005-8-5 10:26:29]
  【书剑浪子 回复】:文字服务于内容,对于寺庙来说,柔不起来啊。 [2005-8-5 10:27:36]at:2005年08月04日 晚上7:41

轻轻走来-评论

精华权限留给特别关注你的人们
呵:)你能理解我的,对不?
  【烟雨琳静 回复】:[关注你的人们]有权限推精华吗??嘻嘻矛盾,再说你不关注他的文字吗?? [2005-8-4 19:51:24]
  【轻轻走来 回复】:我可不敢推他的文章
不过得到琳MM的认可
马上行动

真是好事多磨
本想开个玩笑:) [2005-8-4 19:57:10]
  【书剑浪子 回复】:推不推,我一点都不会在意。我认为,作为管理员的文章,以后不要推了。 [2005-8-5 10:29:21]at:2005年08月04日 晚上7:49

点滴人生-评论

佩服你的文字,喜欢你的文章
  【书剑浪子 回复】:谢谢,彼此彼此吧。 [2005-8-5 10:30:07]at:2005年08月04日 晚上8:13

七老八十-评论

没想到(二)稿这么快,如果说我在读(一)时被你富于生命力的动感文字所激荡,那看(二)时,我也随着你的笔走近了松赞林寺,还从你文字里读出了虔诚和安祥。我在康定的塔公寺也看到过你文中的景象,但缺乏你如此丰富的联想。尤其是“我忽然觉得自己象一个孩子,走在回家的路上,身边的一草一木,竟那么的似曾相识。小说中的四位西方人,猛然间看到金顶,强烈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使他们震颤并臣服,而对于熏染着东方文明长大的我来说,如同一条小溪归入大河,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平静和自然。”
  【书剑浪子 回复】:人类的思考力,永远都是最精深的,将其表现出来,化为文字,却又不及其十分之一。 [2005-8-5 10:31:45]
  【七老八十 回复】:但无可否认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是一个没有底的黑洞. 你会写到梅里雪山吗? 不知在你的笔下是否会比我想象中的更为神奇? 期待继续随着你的笔触在香格里拉前行. [2005-8-5 20:14:03]at:2005年08月04日 晚上8:17

li心有千千结-评论

好美,期待下文:)
  【书剑浪子 回复】:千千在催了,当努力,哈哈。 [2005-8-5 10:32:33]
  【li心有千千结 回复】:不好意思啊,香格里拉也是我心中向往的地方,看你的文章就当做自己也去了得啦:) [2005-8-5 10:36:29]at:2005年08月04日 晚上8:45

曾力-评论

   恩……我觉得有点像是在读课文。很神圣,不可侵犯。我觉得啊 ,你语文一定学的很好,写那么多古诗词。呵呵!我啊,真的要好好的学习呢!你真的好厉害,佩服!
  【书剑浪子 回复】:母语当然要特别重视,你不也一样吗? [2005-8-5 10:33:20]
  【曾力 回复】:    呵呵!我的语文才不好呢!特别是古文。现在我要升初3了,都不知道给怎么办呢? [2005-8-5 12:01:33]at:2005年08月04日 晚上9:17

冰雪落樱-评论

向往你笔下的香格里拉:))
  【书剑浪子 回复】:去吧,去吧,不要再犹豫了。 [2005-8-5 10:34:06]at:2005年08月04日 晚上10:29

wintermorning-评论

品读书剑兄的文化之旅,增长知识,又拓展思路,让人回味无穷。at:2005年08月05日 上午10:45

古草-评论

读你的文章,心中一片崇敬之情!好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at:2005年08月05日 中午2:28

漠孤寒-评论

我想死在雪山里。at:2005年08月06日 下午3:58

白雪飞扬-评论

好羡慕藏民,有那么虔诚的信仰,我们却没有虔诚的机会。谢谢你的文章,让我也体会了那份圣洁!
大手笔,气势恢弘。非常喜欢,欣赏了!at:2005年08月19日 早上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