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五·四离我们是近,还是远?土豆1983

发表于-2005年08月29日 晚上8:44评论-0条

1919年的那场文化运动像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永远消失在浩瀚的外太空。然而,这场文化运动所产生的,遗留下来的精神却永远驻足于每位国人的心中。

辛亥革命以后的几年间,中国思想界处于混乱的状况,虽然有了中华民国这块招牌,但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的经济,封建的政治和封建的思想。社会政治的实际状况使许多人对于民主和共和产生了怀疑和动摇。5月4日,一场以新文化运动为延续,爱国主义为内核的学生运动在黑夜沉沉的中国发出了一声响亮的惊雷,立即震惊了全国。

试探以往的我国革命和运动,大都是占全国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做为主体。但被学者们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五·四”运动,却由一群手无束鸡之力,更无寸铁的穷学生来承担,实为罕见----女娲补天头一次!他们进行罢课,走上街头,扛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阔步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为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呐喊。他们不畏家人的阻拦,更不惧怕军警的镇压。就连那些平日里叫四邻自责漫骂的商人也参加其中,进行罢工、罢市,积极声援学生运动,这次真正实现了学工商的大联合。

胡适之先生的老师美国学者杜威在此期间全程目睹了“五·四”运动的过程。他以局外人的眼光,冷静的思索着这个奇异的国度和这群具有使命感的青年学生。最后,他深沉地指出:“他们要以学生的身份独自采取行动·想想我国国内14岁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一个大清除的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而且是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多么高的评价和赞誉啊!我不知道我们的青年读到这几句话后是沾沾自喜,还是居安思危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结,更是那些具有使命感的青年学生的原动力。

每年的五月四日,全过上下都在宣传“五·四”。电视,报刊,频频闪现“弘扬五·四爱国精神”等字幕,我们的中小学也组织学生到国家指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伟大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内核,但也不能忘记“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我们叫器了一个世纪,还是没有在这两个方面赶上和超过别人。时常还让别人拿“科学”和“民主”来压制我们。(这并不是在掩盖我们取的的骄人成绩)且看顾准先哲的一段精彩理论:科学和民主是舶来品。中国的传统思想,没有产生出科学与民主。如果探索一下中国的渊源根据,也可以断定,中国产生不出科学与民主来。不仅如此,直到现在,中国的传统思想还是中国人身上的历史重担。所以批判中国传统思想,是发展科学与民主所十分必须的。深刻的剖析,道出在中国没有产出“科学”与“民主”,全赖对传统思想的批判力度不够。在黑幕沉沉的1973年,顾准写下这些剖析古今的话,有谁能够不为之肃然呢?

还是那句话“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切问题也许会应刃而解。

大学和大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主力军。然而现在的学生却将先辈们开创的五四精神全盘丢弃。青年在无聊的校园生活中漫漫堕落,失去了往日青年学生的应该具有的,极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老师们将学术腐败搞的如火如荼·那些青年老师也加入到中老年老师的行列,他们只想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申请国家的研究基金和评职称。而对老先生们所崇尚的学术一概抛却。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一个具有生存魅力的民族,一个具有广大忧国忧民的青年人,这个民族一定回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前列。

现在,有许多关于“五·四”的口号喊得特别亮·但我却认为,我们年青人应该“走进五·四”,“认识五·四”,真正地身临其境的“感受五·四”。

本文已被编辑[梦天使]于2005-8-29 20:58:58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土豆1983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漠孤寒点评:

民族精神,不知道还在不在。也许还需要一次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