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忽然走过一队人困马乏的喧嚣队伍,高唱“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曹孟德,眼见四下无水,发挥他经国才子的文学想象,指着梅林,让一帮饥渴士兵想象水之入喉——这是经典故事“望梅止渴”的由来。
水之于夺取天下,意义重大。三国古战场,烽烟犹在——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朝野,平定中原、夺取汉室天下的满腔政治抱负成了“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千古豪情!然而公元208年著名的赤壁之战,不善水战的北方大兵被迫溃退江北,从此天下三足而鼎立。翻阅正史稗闻,不知是孔明联吴拒曹的战前决策英明,还是火攻战术的灵活运用使胜利青睐曹军的对手?
曹操的赋词里多的是山岳的霸道和雄风,少的是流水的精髓和灵气,曹魏的兵马缺少了南方人根植于骨子深处的、如流水般的灵活和机动!
历史可以明鉴。项羽垓下被围,“虞姬虞姬奈若何”,感人涕泪,四面楚歌的音律中更多的是壮志未酬的悲凉,一腔乌江水化成了别离江东的霸王泪。前秦枭雄符坚驾乘百万之师,却遭受了东晋名士谢安以柔克刚的阻击,一切皆如对手手中博弈的棋子;淝水之战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谢安以静制动的魏晋风度,淝水因而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场。近有国民党在内战中人为决堤,引发天怒人怨;更有人民解放军因无涉水之利器而被迫放弃金门诸岛,饮恨台湾海峡。
正所谓失水者失天下!
环视夏汛与旱情当前的苍茫大地,如烤如炙,北有黄河河床的皴裂,南有长江大水的肆虐,问“谁主沉浮”的热血,直面当头烈日,顷刻灰飞湮灭。人有性情,水有流域,行走在往北京的路上,我希望我的潮湿能够带来氤氲的水气,不知它是否可以化解太阳对这座千年大都会的特别荫照?火炉在升温,武汉、南京、长沙、重庆的同胞们正在空调大战中汗流浃背。
或许,城市的安静和灵气只能选择流动的水来润泽或洗涤?
高峡出平湖,三峡之世纪工程横空出世,水龙即将被驯服;南水北调消耗着巨额的财政资金,天子脚下,京畿四围,流经的每一滴水长途跋涉而来——我们雄鸡般的版图中央,雄鸡报鸣的位置还因为“严重缺水”而倍受世界关注,福耶?祸耶?
若将水也分个三六九等,我认为源自巴颜喀拉山脚的是天上圣水,雅鲁藏布江是横扫南亚的一腔怒水,乌苏里江是隔望历史的沉痛之水,都江堰是厚重的智慧之水,洞庭湖是多情的哭泣之水,岭南是含钙过多的流浪之水,长江三角洲是迂回冲积、成分丰富的沉淀之水,惟独这浩瀚的北方——燕门城下是远道而来的异乡之水,天津卫是海味浸蚀的苦涩之水——无水之承载,厚德载物就少了份机动和灵性;无水之承载,胸怀天下就少了份细腻和婉约。
所以,宁愿结交驰骋四海的北方大侠,也不会给北方女人打分来评估北方城市的禀性。时下,美丽南移,亚热带的温热和湿润永远是隐藏人心深处的不安因子。若以北方女人之豪爽加上南方女子之水气,当成就中国最佳气质、最佳上镜的双奖得主。女人是水,水的玲珑、水的剔透,寄托了人们对女性美好形象的无限遐想。或许有一天,中国南、北水资源调配到位了,性格各异的刚烈与多情就会完美的融合?
水龙声声,放逐彩云去追月,别离江上清风,千里江陵一日可回还。
本文已被编辑[玉宇]于2005-9-23 11:33:00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兰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