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不觉中,我的网上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游戏基本不玩,电影几乎不看,qq整天不在线,连最爱听的音乐也不听了。而是把时间都放在了拜读那些已经成名和等待成名的网络写手的作品上。看得久了,手就痒了,自己也写了几篇,满世界拿去投。竟然有几篇被选中了,真是感激涕零。
光涕零是不够的,因为我的眼泪不值钱。于是,决定写一篇关于网络文学的文章来,以兹感谢。(虽然我的文章更不值钱。)
其实,做这个决定时还是很惴惴的,因为听人说网络文坛上最活跃的晚生代大多出生于1978至1982年,这不禁让我这个1986年出生的毛孩子面红耳赤,自惭形秽,连个晚生代都算不上。也只能给自己颁一个“超级晚生代”的头衔来聊以自慰。像我这样一个毫无资历的初出茅庐者,对网络文学只是一知半解。怎能大言不惭地要写起它的历史来,真是自不量力。不过既然我意已决,也只能硬着头皮写下去。
中国的网络文学是何时诞生的,我确实不晓得。但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在1999年一部台湾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大陆走红,网络文学也跟着红了起来。因此,我们姑且就把1999年看作是中国网络文学真正形成的一年吧。从此,网络文学的发展神速,在短短6年时间里从以前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家喻户晓。
网络文学的火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学的渐渐沉寂,网络文学用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创作理念与写作手法,以更“真实”,更“平民”,更“江湖”的形象出现,也就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传播媒体天生的优势,各大文学网站,bbs论坛以它们更简单快捷的方式,为像我这样的普通人群,平民百姓创造了机会,提供了方便。实现了:想写就写,想贴就贴,想发就发,想投就投。
说到了这里就不得不提榕树下网站,虽然鄙人只有极少数的文章发表在上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榕树下对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所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已让它成为一座标志性建筑,一座里程碑。当然还有许多非常优秀的文学网站,它们同样功不可没。如果没有它们的努力中国的网络文学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繁荣景象。
当然在繁荣的背后也是存在问题的。有人曾说:“网络的发表阻力几乎为零,全民写作的网络文学从一开始就是失去节制的,武侠,网恋,对各种经典文本的戏拟,呈现过度的倾向。”这是对网络文学质量的担忧。当然,网络文学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更何况网络文学这个新事物呢?相信随着不断向前发展,网络文学会日益完善。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这句话,一点不假。每年网络小说都会推出一部标志性作品。于是,这些作品的作者如:痞子蔡,安妮宝贝等,自然也就成为了榜样。千千万万的网络写手都怀着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的梦想努力着。可以说这些功成名就者对网络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真正成名者乃凤毛麟角。
有两部小说我很想说一说:一部是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另一部是宁肯的《蒙面之城》。
《成都》已不需我赘述了,作为2002年最火爆的网络小说,你肯定比我还熟悉。它是一部成功的范例,你可以借鉴,但千万别模仿。它体现了一种网络小说的“真实性”。它最大限度的拉近了文学与现实的距离,因而拥有了大批护者。而且他们认为《成都》就是在写他们身边的事,甚至就是在写他们自己的经历。也只有网络文学方能率性而为,畅所欲言。
《蒙面之城》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网络小说。它获得了“第二届老舍文学奖”,一部网络小说获得了国家级文学奖,虽然并未引起太大的轰动,但的确难能可贵。“可以说《蒙面之城》的获奖把互联网变成了通向文学桂冠的崭新通道。”从此,一直被视为另类的网络文学得到了认可。
剩下的笔墨,就来说一下我们这些普通写手吧。怎样才能实现成名的梦想。这可是你们心底藏着的人人皆知的秘密,可别不承认。其实呢,我也不知道。写得高雅一些,你会被称做“假正经”;写的市井一些,又说你“真粗俗”;欣赏精神的“上半身”被说成“装纯洁”;赞成肉体的“下半身”又落个“真下流”。写诗歌吧,早就没人看了;写散文吧,也没什么前途;还是写小说吧,没看那些出名的,都是写小说。可写小说既不能太煽情也不能太无情;不能太柔情也不能太绝情。如果一不小心落个色情就更不妙了。
不过这些是难不倒我们网络写手的,他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一直坚持下去,说不定哪天就是出头之日呢!
不知不觉也打了不少文字,就算我的手没有累,你们听都听累了。我如果还不闭嘴,就太不知趣了。拿这些胡言乱语出来见人,真是汗颜,见笑了。
-全文完-
▷ 进入流泪的木瓜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