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给某名人的信
……话说回来,牢骚归牢骚,你的节目里还是有很多值得一听的东西,如果为了不听那些讨厌的广告而放弃听你的节目的确有点不忍。我没有对你不敬的意思,我对事不对人,如果文字的表达方面有哪些地方表现出对你的不敬,那一定是文字的误用而非我真实的意图。你是一个说敢于说真话的人(这是我最尊敬你的一点),希望你也能容忍别人的真话。社会上锦上添花的人太多,雪中送炭的人太少,世故圆滑的人太多,能坚持个人原则和立场的人太少,我认为这是世间纷扰的原因之一。为了不添乱,我必须忠实表现我内心的意念,我要对自己诚实。当我们身处的社会中如果雪中送炭的人比锦上添花的人多,那么我们或许才可以感觉到爱的存在,才能生活在一个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回顾几年前你写的那本书,不知道以你现时的眼光来看是否能察觉到你自身的弱点,我是几个月前才看到你的书,就那本书我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书中所记述的故事和你的文字能引发人们很多深刻的遐想,让人们从中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你作为女人能把一种代表着女性健全成熟的思想传播开去,这是很可喜的。你的书不同于市面上一般消遣性的书籍,你的书让人在消遣的同时能对人性作深一层的思考,明白的说法就是看你的书可以了解他人,所以你的书能拥有很多富于理性的读者。不过对于那本书的整体质量上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比如你过多地引用别人的文字,让人感觉到你好像是为了出书而拼命地在凑字数,你整体的思想没能集中体现,你的文字太少,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你节目的翻版和别人对你的评价。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在“xxx篇”中你和听众争吵的对话也作为书的内容收录进去,并且你在对方的谈话中事后加上自己的“理解”,你所理解的那个男人就是“永远说不的男人”,而听众从这一事件中理解的你便是“一个要别人永远对你说是的女人”,你完全无需把你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一定要对方认同和接受,况且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本来就有很大的差别,或者可以说男人的思想和女人的思想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没有绝对的错与对,你以女性的思维方式轻易对男人作出人格方面的判断,显然有些强词夺理,过于武断。因为这一事件,你的形象在读者和听众心目中必然会大打折扣,你多年的成绩早已证明你的能力,同时也已经拥有无数的爱戴者,你无需非要在嘴皮功夫上占上风不可,相信精明的听众自有评价。有时你何妨“输”一次给听众呢!这不正显示出你的大将之风吗?如果你每次都为了争一个赢,在言词或口才上一定要压倒对方,那么倒显出你有几分小家子气,和他们太一般见识了,让人感觉你没有一点量度。
避免在任何时候和别人争吵才是做人最高的学问,争吵的结果是伤了别人,气了自己,自己的定力不足才显得心浮气躁,没有容人之量,和别人争吵无疑是把自己降格为一般的市井流民,涵养和软弱有天渊之别。逞强和张扬只会暴露自己的弱点,智者不会轻易显露自己的智慧,身份和地位的高低无需用压倒别人的方式来显出自己的高大,无损自己尊严的前提下保留别人的自尊也是与人交往中最高的艺术,真正强大的人无需别人加以认可和肯定,真正自信的人也无需借别人的赞美言语来维持。对自己能量的怀疑便是泄露自己的心虚,具有强大思想的人可以蔑视一切,这种蔑视却不形于声色,面对不自量力的挑衅者时智者绝不会动怒,而是怀着一颗宽容豁达的心只需在嘴边挂着一丝浅笑,她会摇摇头,然后走开了。xx,你能达到这种境界了吗?宠辱不惊的心境你形成了吗?不妨现在做一个测验,如果你现在的心不起波澜,没有生气,那么基本上能达到了。
在前一两个月时间我听你的一次节目中,我依然感觉到你过于好胜和敏感这些弱点仍没有改变,那次听众说了一些对你评价的话,你便即时作出反击,没有给别人申辩的机会,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听来对方其实并没有恶意,而你却好像很反感。对方无非是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和你对话而已,在你的思维中也许是对方没有资格以那样的形式和你对话(如果你用名人的眼光看别人,那么难免不表现出对对方的蔑视),你只容许自己在节目中评论别人,而你很难坦然接受别人对你的一些建议和指点,你永远希望自己是别人的老师而不可能做哪怕是一次半次的学生。你好像是在节目里摆擂台,而你就是擂台的霸主,当你把别人踢下擂台后你就有一种胜利感,有一种满足感,这样有意义吗?有这个必要吗?做人谦虚一点总是能让自己获益的,别人借你的眼睛指出别人的弱点,指出有可能潜伏着的心理问题,面对复杂的感情问题时,很多时候当事者是无法看清自己的,人,总是有很多时候是不自知的(我自己也是这样,我无法看见别人眼中的自己,有时仅凭着自我感觉良好而做一些事,可别人理解的自己未必就是自己所展示的自己),所以便有了相互的交流和沟通,彼此从中获得益处,在交流中如果有一方抱着高高在上的心态那么便是不正常的,如果没能在平和的谈话中说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那么便很难体现出真诚和平等,对方有时碍于你的声望,当感觉到你谈话中的不悦语气时,这时交流便陷入僵局,即使继续下去那么也只能说一些无关痛痒的套话,这时对方心里的真话也就不敢说了,而你最希望听的就是别人的真话,不是吗?一个人的思想和眼力毕竟很狭隘,自称全知全能的人才真正是一个无知且狂妄的井底之蛙(这里不是指你),世界之大,人情之广,凡人又怎能靠着有限的阅历声言看透世情?这么多年来,你改变别人,别人改变你,总体来说你的思想对别人确实有很多深远和有益的影响。你具有强大的思想,几乎达到了刀枪不入的境界,不过在你强大的思想背后你在口才上难以收敛自己的才华,给人的感觉过于好胜,有点恃强凌弱,有点得理不饶人(从你有时急于打断别人的说话,光顾自己滔滔不绝的演说这点看出来),有时在一些无损原则的小节上你让对方赢,给他们一点自尊,满足他们的虚荣,这样才真正体现出你的“大智若愚”,当你能在谈话中表现出一种不怒而威的气魄,那么你便成了一个思想高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便真正的甘愿俯首听命于你了。女人的胸襟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这是因为女人的成长环境局限。
我们身边有很多名人,当他们没有成名的时候,他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随和友善的人,当一朝成名了,总不自觉地把自己和常人的距离拉开,好像不这样人们便不知道他已经是名人似的,于是说话也渐渐变得轻浮和狂妄,行为上也极力表现得与众不同,一些什么星啦,什么艺人啦,有一点名气就标新立异,于是留长头发、纹身、对人无礼、傲慢、目空一切等等恶习全学会了。技艺上没有多少长进,倒变成了一个招人讨厌的人。名人保持一颗平常心真的很难吗?“名人”是谁封的?还不是天下的老百姓,如果他们自觉成名了就不用对别人客气了,那么他们不是自断后路,自毁名声吗?我们的国家的确有很多真正居高位而又能保持纯朴本性的人,他们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知道什么是伟大,什么是渺小,他们也很清楚功名无非就是世间的两大骗子,诱骗着人们在玩着相互残害的游戏,他们才不愿上这个当呢!我敬佩他们,我为他们致敬。另外我们身处的社会中也存在着不少沽名钓誉的小辈,小有成就便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还洋洋得意地给自己封一个什么教授,什么专家,什么工程师等等之类的头衔,希望他们真的可以无愧于自己的封号,各自都能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起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各自都能有所作为。
成人因为成熟了而摆出一副世故的样子,在各种利害思想占据着的成人的头脑中,何妨保留一些孩子般的清新见识呢!成年人因为经历人事之后便变得麻木而毫无生气,而孩子却因为对世界认识太少故而对一切充满好奇感,所以孩子们的思想比较纯洁,孩子们的生活是快乐的,并不是成人对世界的认识就多了,只不过是成人习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不去想周围的世界,没有想各行各业人们的成就,于是他们便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为什么都懂了,以为自己就看清楚这个世界了,其实这些何尝不是显示出他们的短见和渺小呢?成年人在获得智慧的同时如果能抛却世俗的利害念头,那么成人同样可以和孩子们那样过着开心无忧的生活。成年人经历人世的沧桑之后,成熟是成熟了,不过也变得圆滑和世故、市侩和势利、麻木而毫无活力了,所以成人活得很累,为了不上“世故”老人的当,所以我选择做小孩子,小孩子说错话起码是不会令人反感和讨厌的,是吗?
在你面前出现的无非是以下几种人,第一种是不能解答情感问题的学生,她们是有心向你求教的,作为她们名符其实的老师,你当之无愧(这是我由衷的说话)。第二种就是被你坏他们好事的“寻仇”者,通常这也是那种不自量力的挑衅者。第三种就是想借你节目讲述她们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情者。第四种就是仰慕你的才华和思想而希望和你交朋友者。
说实在的,这年头由于名人所获得的种种好处,谁不想做名人呢?名人唱一首歌可以赚取老百姓一年甚于几年才能赚到的钱,名人几秒钟的广告费也可以获得相当于中国农村老百姓卖几头猪甚至几十头猪的钱......名人的一句话也是经典的名言,一个签名也可以让平民炫耀一辈子。面对如此多的好处,谁不想沾一点名人的光?谁不想对着名人叫爷爷叫奶奶……这世道变了,所有的价值观念和标准也都变了,谁知道原因?也许上帝也不知道!
-全文完-
▷ 进入醉眼看人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