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几乎忽略了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培育,因为太看重文凭,于是文凭便普遍成了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凭证。老师只管教书而不管教对方怎样做人(当前很多为人师者人格是可疑的),好学生的标准就是成绩单上的高分者,因为重学分而忽略品德,所以便出现一些不能适应社会的高分低能者,更有甚者就是那些自恃高智商而品行低劣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更是深远,品行低劣者无论在官场商场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他们更多的时候想到的是自身的利益。
有高的文凭就有好的就业机会,有锦绣的前程,因为文凭带来的实利,于是便有假文凭的泛滥,文凭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了。一些人在学堂里度过了十多年的时间,书本上的东西倒背了不少,自我标榜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啦!嘴巴上的功夫永远比脑袋里有用的东西多。越经历人事的人越是圆滑世故,卖弄深沉,城府极深却习惯算计自己的利益和得失,能坚持做人原则者极少,尤其是关系到自身的利益之事时,平时满足仁义和道德的家伙这时便变得毫无原则和立场了,他们都很聪明,懂得如何趋利避害,简直有足够的智慧确保自身利益的万无一失。
越狡滑越能获得成功,这是我们现在的商业环境里培养出来的“人才”,物质财富的多寡普遍成了人们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人们越来越变得虚假,敢说真话的人不多,媒体上也到处是虚假的广告,为着商业上的利益,什么产品出来了,不管效果如何,总习惯用各种手段引来人们的注意,即使是日常极平常的商品,也不惜耗巨资让名人来宣传,为了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通常习惯夸大产品的功效和作用,什么美容品,保健品、化妆品……在电视上,在网上,在街头的广告中,无一不例外地让名人来作宣传,即使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也不管是多么普通的商品,也偏拉一个名人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本身无可厚非,可恶的是为伪劣产品说假话的名人)这时倒有点像为那个名人作宣传而不是产品,因为他们研发产品的投资说不定还没有请一个名人为他们产品说几句话的费用高呢!什么牙膏啦、洗衣粉啦、感冒药啦……不管什么东西,反正名人说好就是好,名人放一个屁也是香的,商家利用消费者的崇拜心理,花钱请名人说假话。这事实上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蒙骗,不知那个名人是否用过该产品,也不知那种产品是否真有那种神奇的功效,反正有人花钱让他们说话,当然是说好听的话啦!至于产品作用功效倒变成不是重要的了,反正不管所宣传的药品有没有神奇的作用,只要吃了不死人就行啦!明星们可以拿广告费,商家可以促销产品,最终的上当受骗者还是消费者。这种过分的崇尚名人的风气实在有诸多毛病,理性的消费者买商品不应是冲着那个名人来买的吧!
在一些科技产品方面,比如国内的手机市场中,商家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也非要让一些对产品完全外行的女明星来做广告不可,性感的女明星脖子上挂着手机,让人搞不清楚这到底是宣传产品的好看呢还是好用呢?国内手机商如果能多些注重产品性能质量的提高,也许就不会令国产手机市场的萎缩了!
整体上人们缺乏务实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严格来说,那些不实事求是宣传产品功效的行为也属于欺骗,不过有些人的手法稍微高明一点而已,明骗太容易被人们识穿,所以现时社会上便出现很多高智商的骗子,骗财骗色骗信任等等骗局层出不穷,电视、报纸、杂志、网上,街头电线杆上等到处都有虚假的广告,一个人可以行骗,一个集团也可以行骗,相对来说那种集团式的骗局更不容易被识破,他们冠冕堂皇地制造一些伪劣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在造假,一方面又打假,国家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种努力的功夫如果用在研发新产品以及提高产品质量上,那么本国真正有实力的品牌也便形成了。
既然人们都认同了这种广告宣传上的虚假行为,那么人们便不免陷入一种真假莫辩的情景之中,渐渐地人们便感觉到好产品不是造出来的,而是靠广告吹出来的,做人也是如此,成功的人不是以人格和学问来衡量,而是靠物质财富的多寡来衡量。人们习惯在现实的虚伪中互相敷衍和欺骗,比较谁的骗术更高明,比较谁更容易得宠。得宠者如果人格上有缺陷,那么他们便反过来带动着众多的崇拜者形成更多的人格缺陷。整体上的堕落才是致使文明倒退的原因。现时的一些娱乐圈中的明星们,人格和思想上的确有明显的缺陷,但他们却可以借头上的光环带领着无数的崇拜者效仿他们的言行和举止,纹身啦、留长发啦、喜欢说桃色笑话啦、傲慢啦、对人无礼啦……总之形形式式的变态行为在他们看来都是正常的,更有甚者就是连情人的众多也成为他们津津有味炫耀的东西。有些人脱去华丽的外衣其实比野兽还野兽。嘴巴上把自己说得多高尚,可真正面对利诱和色诱的时候便变得毫无原则和立场,他们通常言行是相矛盾的,这也许就是伪君子的特征吧!打着文明的旗号行骗。前段时间某地区的一场“爱心”演唱会,事前说明了是献爱心,明星们都不拿报酬,可事后一些明星却趁这机会大发不义之财,自私和贪婪的本性表露无遗。
我们身边有很多名人,当他们没有成名的时候,他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随和友善的人,当一朝成名了,总不自觉地把自己和常人的距离拉开,好像不这样人们便不知道他已经是名人似的,于是说话也渐渐变得轻浮和狂妄,行为上也极力表现得与众不同,一些什么星啦,什么艺人啦,有一点名气就标新立异,于是留长头发、纹身、对人无礼、傲慢、目空一切等等恶习全学会了。技艺上没有多少长进,倒变成了一个招人讨厌的人。名人保持一颗平常心真的很难吗?“名人”是谁封的?还不是天下的老百姓,如果他们自觉成名了就不用对别人客气了,那么他们不是自断后路,自毁名声吗?我们的国家的确有很多真正居高位而又能保持纯朴本性的人,他们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知道什么是伟大,什么是渺小,他们也很清楚功名无非就是世间的两大骗子,诱骗着人们在玩着相互残害的游戏,他们才不愿上这个当呢!我敬佩他们,我为他们致敬。另外我们身处的社会中也存在着不少沽名钓誉的小辈,小有成就便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还洋洋得意地给自己封一个什么教授,什么专家,什么工程师等等之类的头衔,希望他们真的可以无愧于自己的封号,能在各自所从事的行业中起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各自都能有所作为。
成人因为成熟了而摆出一副世故的样子,在各种利害思想占据着的成人的头脑中,何妨保留一些孩子般的清新见识呢!成年人因为经历人事之后便变得麻木而毫无生气,而孩子却因为对世界认识太少故而对一切充满好奇感,所以孩子们的思想比较纯洁,孩子们的生活是快乐的,并不是成人对世界的认识就多了,只不过是成人习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不去想周围的世界,没有想各行各业人们的成就,于是他们便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为什么都懂了,以为自己就看清楚这个世界了,其实这些何尝不是显示出他们的短见和渺小呢?成人在获得智慧的同时如果能抛却世俗的利害念头,那么成人同样可以和孩子们那样过着开心无忧的生活。成年人经历人世的沧桑之后,成熟是成熟了,不过也变得圆滑和世故、市侩和势利、麻木而毫无活力了,所以成人活得很累。
我们今日善于算计的人们,可否抛开“老成”的面具?纯真的思想离我们已经很远了,我们还能找回孩子一样的心情吗?我们还能生活在一个没有机心和算计的成人社会里吗?
-全文完-
▷ 进入醉眼看人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