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板桥寨(八十七)简竹

发表于-2005年11月24日 早上9:58评论-2条

腊月十六是板桥寨村入冬以来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是金华结婚的日子。天气是格外晴朗的,从前夜的一晚银霜就可以预示着腊月十六是一个晴朗祥和的日子。所以,当第一缕阳光爬上屋脊的时候柳玉兰便笑着对金保庆说:“哎呀,老哥你可真选了个好日子啊!瞧着太阳——红红火火的!”

这时正是早上八九点钟的时刻,来金家帮忙的左右邻居都已经陆续到了,金华正忙着招呼着众人。毕竟结婚不是件小事,金华近几天忙着把一切事情打点完毕就等这这一天的到来,过了今天他就可以过上自己的幸福日子了。金华无疑是今天的主角,人们瞧着他就不停的称赞:“哟,今天的新郎官可真体面哦!”

金华听到这样的称赞当然高兴了,因为他看上去的确十分体面:笔挺笔挺的西装,光洁整齐的领带,油亮油亮的皮鞋,以及梳的光滑漂亮的头发——用村里的玩笑话说就是“苍蝇飞上去都得拄着拐杖。”他本来长的高大结实,长的也标志,加上这一身装扮,看起来就格外的帅气。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人们看着金华爽朗的笑容不由得投去了赞叹的眼光。

不单是金华看起来英俊爽朗,就连金保庆和刘彩凤都被旁人装扮的年轻漂亮了许多。这些事情几乎是邻居女人们的特长,她们处心积虑的的要给二老化妆。柳玉兰和庄恬以及冯三明媳妇吃过早饭就嚷着要给二老化妆,要把他们化成“小白脸”和“黄花闺女”。这正是这里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风尚,儿子结婚的时候父母亲要化上妆,并且要化成古装——员外爷和员外夫人的样子。正因为这样,镇子上便有了专门出租这一套套行头的店铺,专门为结婚办喜事的人家准备,另外,还有竹子做的小花轿,专门用来迎亲时抬新娘子用。

尽管金保庆和刘彩凤有些难为情,给柳玉兰她们三个说了无数次“把妆化淡点,别太浓了!”但是柳玉兰她们根本没有手下留情,硬是给他们化上了浓浓的装扮,看起来格外滑稽。只要金保庆和刘彩凤一出房门就会引来人们玩笑的话,院子里笑声不断……

当然,人们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看接亲队伍和吃酒席了,尤其是看接亲的热闹场面。人们按照先后次序都进了金家里屋写了礼钱,这是这里的习俗,在吃酒席之前先要行了人情才好,不然就会惹人笑话。坐礼簿的人则是需要字写的好,并且德高望重的人才行。

金华请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板桥寨小学的刘树林老师,因为刘树林为人正直也恰好写着一手好字,村里人过事情一般都会找他坐礼簿。坐礼簿一般要两个人,一个人记录每家每户给主家行了多少礼钱,另一个人则负责收礼钱,而这个人便是马玉明。两位老师平时都教书上课,除了寒假暑假也很少碰见,这会坐在一块不免有许多话聊,从金华板桥寨修桥的事情聊到曹文翰被杀再聊到金华的婚事以及对工作和生活的复杂细碎的感触——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

屋里面放着一张桌子,一个木炭火盆,桌子上放着红纸装订的礼薄和一个盛满墨水的砚台,刘树林正挽起袖子写着人们送来的礼钱。

“陆汉春,六十。”

“马玉章,五十。”

“金保庆,四十。”

“王伟,三十。”

“马安,五十。”

“谢四有,三十。”

“我,行五十吧,跟我大哥一样。”马玉明一边收下人们送来的礼钱,一边报给刘树林听,写完马安送来的礼钱后自己也从兜里掏出五十块钱放进专门装礼钱的皮包里。

“哎哟,你们这才安逸哩,暖暖和和的。”冯三明媳妇笑着进来说道。

“你不给人家帮忙跑来干啥?”马玉明笑着说道。

“我能给人家帮什么忙啊?”冯三明媳妇笑着说:“有人帮忙哩,我今天的任务是专门闹那老两口子,我都跟玉兰嫂子和你侄儿媳妇商量好了,不把他们老两口累个东倒西歪就不罢手,呵呵。”

“噢。”刘树林微笑着说道:“你们几个正应该闹哩!”

“听说你把金华他妈画的跟个新媳妇似的,真的假的?我还没时间看哩!”马玉明笑着说道。

“呵呵。”冯三明媳妇笑道:“那还是庄恬的本事哩!”

“呵呵。”马玉明笑着说:“等你娶儿媳妇的时候,别叫人家给你化成个狐狸精咯!”

“呵呵。”冯三明媳妇笑道:“我们那还不知道是候年马月的事呢,谁知道到时人家流行啥哩!”

“哈哈。”马玉明笑道:“反正到时你逃不脱,行多少?”

“两百。”冯三明媳妇从兜里掏出两张崭新的一百圆说道。

“哟,你们行这么多哦,到底是淘金子的人。”马玉明笑着说道:“写你名字还是三明名字?”

“废话。”冯三明媳妇笑着说:“当然是他了。”

人们行人情有着一定的规矩,通常都是谁当家便写谁的名字。每家每户凡是办过喜事、丧事的都会有一个红纸装订成的礼簿,用来记录别人送来的礼钱,等到别家有喜事、丧事的时候按照当年的记录还别人一个人情——送上一些礼钱。所以,如果是关系近的亲戚朋友,送来的礼钱就会多一些,稍微疏远一些的亲戚朋友左右邻居就相对少一些。

在屋子里坐了一个多小时以后,行人情送礼钱的人们渐渐的少了起来——因为第一批酒席即将开始了。刘树林和马玉明翻了翻礼簿上的记录,送礼钱最多的几个要算金华的两个舅舅和一个姨妈了,他们分别送了三百块的礼钱,其次便是冯三明,接着有一百的,八十的,六十的,五十的,四十的,最少的也是三十块。刘树林他们大概算了一下,已经有八千块钱的礼钱收入了。

两人正议论着金华着这件事情,只听见外面人们大声喊道:“走哦!迎亲去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简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文章评论共[2]个
水月寒笑-评论

嘿嘿,今儿个坐了一楼,趁还有最后几集赶紧再踩几脚,不知这后面迎亲顺不顺呦:))
  【简竹 回复】:恩明后天就完了,俺的心愿也就了了,哈哈,问好! [2005-11-24 16:58:08]at:2005年11月24日 中午1:26

简竹-评论

谢谢编辑,辛苦了:)at:2005年11月24日 下午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