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刚刚吹过,夏天来了。在中国南部发生了一件天大的喜事。就是在叫住丘镇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生下了一对双胞胎,不是同性,而是异性,一男一女。这在这个偏僻的地方是很少见到的,以前也就是从外面听说过。谁知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周围,还就发生在张大顺的头上呢?那天张大顺可是乐拢了嘴呀!全身上下好象吃了老鼠药似的,精神很好,脸上也都是笑容。要是在平时可是很少见到他这个乐样的呢?
从村前望去,村前的那一片田地都是绿绿的,像个绿色的海洋一样,是个好的日子。张大顺就挑了这个日子为儿子的出生大办酒席,这是那个偏僻的小山村的习俗,不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请邻居家吃饭这是说不过去的呢?那别人就会说你张大顺不识相呢?全家上下一起来张罗着这件事情办得开心些。一天下来,全村人吃得脸上都放光,都说这顿饭弄得不错,比一般人家做好事可好吃多了。张大顺听着别人这样夸自己心里也乐。晚上渐渐来临了,一切都归于平静了,张大顺来到老婆罗美连的床前,看着躺在床上的妻子心里就对她很感激,为自己做了这样大一件好事,一生就生出两个来,而且是一男一女,多好呀!于是张大顺挨到妻子的床前,用手轻轻的抚摩额前,说妻子真是受苦了,以后自己会好好的待你,重活都不用你干了。妻子听到丈夫说这样的话,嘴里也乐乐的。
两个孩子还真的是可爱,脸蛋白白的,胖呼呼的,像极了张大顺。孩子躺在摇篮里,张大顺在旁边一摇一摇摇篮的扶手。篮子里的孩子就会盯着父亲咯咯的笑,张大顺开心死了,以前自己可从来没今天这么乐呀!亲眼看到自己的骨肉对自己笑得这么开心。这是张大顺第一次做父亲,也是这生以来最有意义的一天。张大顺把这天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是四月初五。对,就是这天,两个孩子一起出现在了张大顺的眼前,从此也让张大顺的日子发生了一些变化。
两个孩子在慢慢的长大着,头上的头发也在慢慢得变黑色,会张着嘴对着父亲咯咯笑。特别是看到父亲和母亲的生活就会伸出手来,要到父母亲的怀里抱。晚上妻子会一个人坐在床边一口又一口的喂两个孩子吃,看到孩子吃得那么认真,也看到孩子的头发一天天的长满,张大顺和罗美连两个夫妻心里美滋滋的。
日子就是在这样快乐和幸福中慢慢度过。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也不知道过了多少个晚上夫妻两个人坐在床边喂孩子吃奶的日子。这些回忆都是美好的,都是在幸福中度过的。一晃五年过去了,两个孩子都会在地上跑着。男的叫俊,女的叫燕,因为燕比俊早两个小时出生。所以家里人告诉俊要叫燕为姐姐,俊也很乐意,一口一口的叫姐姐。燕听到弟弟这样叫自己,脸上一阵又一阵笑,对着弟弟笑。
在村里,经常看到两个孩子,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在前的是姐姐燕,在后的却是弟弟俊。姐姐有时跑得快,弟弟就会在后面使劲的跟上,一旦看不见姐姐的影子,俊就会一个人坐在地上哭,大声的哭,知道把姐姐哭到来为止。看到姐姐又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俊的脸上又会出现笑。这样单纯而又快乐的日子在他们两个人身上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了,也已经形成了习惯。
农忙的时候会看到两个孩子跟在父母亲的背后,大热天的还和父母亲一起干着活,村里人都夸两个孩子懂事,不怕苦,因为别的孩子这个时候都会到家里吃西瓜了,可这两个孩子不怕苦,好象生下来就不怕苦似的。难怪一生下来的时候就有人说这两个孩子长大了一定很懂事,很吃苦。现在这句话还真应验了呢?中午回家的时候,父亲在后面推谷子,两个小孩就会在前面帮助父亲拉绳,到了上坡的地方要用很大力气的时候。两个孩子就把身子向前倒,一步一步往上走去,后面的父亲满脸都是汗,可心里乐呵呵的,有两个孩子在前面加油,后面的父亲那能不开心呢?
上学了,都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因为两个孩子都是同一年出生所以也应该一起上学,可是家里穷,当时没那么多钱,这是件很麻烦的事情。该让哪个小孩先上学呢?这是做父母亲很难决断的事情呀!张大顺和妻子晚上两个人在床上想了很久,第二天起来都没做出很公平的决断,因为先让哪一个小孩上学对另外一个小孩都有影响的呢?心想如果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就会说当初没让他先上学,那可怎么办?两个大人一时很难做出决定。谁知,这个时候做姐姐的知道了父亲亲的苦恼,站了出来,说还是先让弟弟上学吧!自己可以先呆在家里帮父亲亲做些农活,因为在村里很多女孩都没上学,自己也不必那么早就上学,可弟弟不行,他可得早点上学,因为他是家里的后代,以后家里的光宗耀主的责任还在他的身上呢?父亲听到孩子这样说,心里很是难过,可又激动,能够有这样体谅父母亲的孩子真的是件幸福的事情。看着姐姐燕父母亲的眼里都是泪水。
就这样,弟弟上学了,姐姐每天呆在家里帮助父亲亲干着农活。弟弟上学回来时都会看到姐姐跟父亲亲在田地里做事,这个做弟弟的心里很难过,但是姐姐自己做出的决定也没办法。其实弟弟和父母亲也知道姐姐也很喜欢读书。因为每次弟弟在煤油灯下做作业的时候姐姐就坐在他的身边看他的书,有时不懂的问题这个读了书的弟弟还要问没读书的姐姐呢?可事实就是这样,姐姐把读书的机会先让给了弟弟。看着在灯下认真看书的姐姐,弟弟和父母亲都很难过,如果姐姐也能够像弟弟一样上学多好呀!说不定两个人还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呢?一起讨论老师讲的题目呢?可现在却是弟弟一个人坐在一个桌子上,每天想着姐姐在田地里干活的情景。
在学习上,这个先读书的弟弟很争气,因为姐姐让他先读书总不可能自己成绩很差吧!如果是这样自己也对不起父母亲和姐姐的那片苦心了。每次考试弟弟俊都是在班上前两名,有时弟弟就是要拿第一名,得个第二名心里就会难过。家里人都替弟弟而高兴,说弟弟将来一定有出息,可以考上大学,说不定还能做官呢?这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来说是从来没听说的呀!过去的几十年来村里就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最好的也就一个高中生,最后由于家里穷也被退学了。从来村里人就没算过村里人会出当官的,都过惯了贫穷的日子,每天早早的就出去做苦力,晚上再拖着疲惫的身子一步一步的走回来。这就是那个村庄的过去。
当弟弟读三年级的时候,由于家里的经济有了一点好转,姐姐也可以上学了,终于姐姐可以上学了。这是家里的一件喜事呀!跟当年他们两个一起出生一样大的喜事。现在姐姐能够上学是弟弟的心愿也是父母亲的心愿呢?每天看到姐姐和大人们在一起干活而姐姐自己又喜欢读书,做大人的心里也很难过。现在终于可以放手她去上学了,父母亲哪里不高兴呀!报名前的那个晚上,母亲还为姐姐做了一个新书包呢?姐姐高兴的泪都流了出来,因为那是她灯了很多年才等到的今天。姐姐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喜欢读书呀!那一晚,姐姐都没睡着,哪里睡得着呀!明天就可以背着书包上学了,心里那个高兴呀!都不知道怎样说出来呢?
虽然姐姐很晚才上学,可不比别的同学差,因为以前也跟弟弟一起学习过,很多东西都是自学学会的。所以姐姐在班上一直也像弟弟一样是前二名。父母亲都为两个孩子能够如此读书而高兴,真的是祖宗开眼了吧!还是时运有了好转呀!以前张大顺家从来没出现过这样会读书的孩子呀!现在轮到他了,却生出了两个这样会读书的后代,张大顺很感激妻子的功劳呀!真会生孩子呀!一生就两个,而且两个都这么会读书,弄得妻子都不好意思说了,只在心里笑。
姐弟两个在同一所学校读小学,吃饭都在一起,都是从家里带过来的咸菜,因为家里穷,没钱在学校的食堂里吃,当看到别的同学吃好菜时,弟弟和姐姐都忍着,姐姐可能更懂事些,知道弟弟嘴搀就会偷偷的一个人在外面买些零食给弟弟吃,而自己却不吃,看着弟弟吃,嘴里虽然想吃,可嘴里不说。这就是姐姐,一个很懂事的姐姐,一个善良的姐姐。
在学校,他们两个人都是风云人物呢!在学习上他们两个都是学校的第一名,在生活上又是这样的俭朴,在劳动方面两个孩子由于都在小的时候吃过苦,所以都会把别的同学干不了的苦活都让自己干。老师和同学也都挺喜欢这两个学生。一说到他们,都会竖拇指表扬他们。每次放假的时候,两个孩子都会抱会一大堆的奖状回来,把家里的墙壁都贴满了,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县十大优秀学生,数都数不清楚。每次亲戚来拜访看到墙壁上的奖状就夸他们能读书,将来会有出息,父母亲也跟着增光呢?看到别人夸自己的孩子能事父母亲哪个不高兴呀!
就这样,日子在平淡却又精彩中一日又一日的度过。弟弟也上初中了,姐姐比弟弟低三级。两个孩子一样在学校里是风云人物,整个镇的人好多事情都不清楚,却知道在那个镇上有这样两个懂事又会学习的孩子。当两个人在星期六没事的时候就会帮母亲挑着菜到街上买,旁边的人就会看着他们,口里说这就是这两个会读书的孩子,眼里满是羡慕的样子。心想,如果他们是自己的孩子多好呀!死也值了,才不会像自己家的那个孩子天天都让自己操心呢?
第二年,弟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里的高中,而姐姐还在镇上读初二。弟弟那时的成绩是在县里排第一名的。家里和村里人都替弟弟高兴,能够上这么好的中学,以前村里没人上过县里的重点高中呢?而且是全县第一名呢?那晚,全家人破天荒的吃了一顿好吃的,买回了鱼和肉,在平时可舍不得吃呢?都是吃家里种的蔬菜,肉很久都没吃过了呢?那晚,全家人都吃得很开心,吃完了还沉寂在幸福之中,看了好久的电视和谈了好久的心。姐姐说也要像弟弟一样好好学习,将来也考上县高中去。
可这个愿望可能是从来不会实现了。因为上高中好很高的学费,一个学期就要一千多块呢!对于富裕的家庭来说不是问题,可对于那个偏僻村庄里的农民来说可是天文数字呀!每年农民的收入也就不过五百多,一千多要多少年呀!而且每年都要开支,买农药和家里的生活品什么的,哪来的一千多呀!而且是一开学就要交清。这可是把张大顺给难住了,家里没什么亲戚,就是有也没这么多呀!每天的张大顺就是吃不香也睡不暖,想着这个问题怎样去解决,可想来想去总是没办法。弟弟也急了,他可是很想上学的呀!不想半途而废呀!
开学的日子在一天天的接近,可钱却没一点着落,这任何是好呀!到了开学前的那几日,同学们一个个背着书包上学去了,看得弟弟都有点心急了,再不能上学就再也没机会上学了。这时,又一个重大的决定做出来了,姐姐不上学了,让弟弟上学,这又是姐姐在关键时候做出来的让人想不到的决定,姐姐怎么可能不上学呢?已经是个初二的学生了,再过几年也可以上高中再上大学了呢?怎么就不上了呢?全家人也知道,姐姐是为了弟弟能够上学。那一晚,全家四个人坐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姐姐说这是就这样决定了,她说反正对女孩子来说读多少书都无所谓,到时也都得嫁出去,可弟弟就不一样了,弟弟要读书,而且要上大学,自己还可以到外面打工为弟弟读书呢?
听到这个决定,父母亲都流下了辛酸的眼泪,心里在自责自己无能,没能让姐姐也读书。可现在想这些都没用了,现在的眉燃之急就是要让弟弟先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因为现在绝不能让弟弟退学,不然以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这个办法就这样决定了,姐姐不读书了,到外面打工去。弟弟这几天很不开心,每天都脸沉沉的,在想一些事情。想他姐姐,为了自己都不读书了,还在心里骂自己,这么的自私,就知道自己上学而没想过姐姐的处境,从小到大什么事都是姐姐吃亏而自己却能够过得很顺利。想着想着,眼泪就流出来了,因为姐姐就要离开家里人去外面生活了,一个人孤单一个人在外漂泊了。
在开学那天,因为姐姐不读书了可以省下三百多,再向其他亲戚和邻居借了一点刚好凑齐了学费。终于弟弟可以上学了,又可以上学了,成为一名高中生了。而那时,也是姐姐离开的日子,下着毛毛的细雨,落在人的头上,很不是滋味,心里酸酸的,鼻子也刺刺的,眼泪也总是在眼里转着。姐姐一个人手里拿着包,天上的雨还下个不停,稀稀的落在头上。弟弟走在姐姐的前面,他不敢看姐姐,因为他一看姐姐自己的眼泪就会流出来,姐姐太可怜了,为了自己而放弃了学习。以前的姐姐是多么喜欢读书呀!她的成绩也像自己一样的好,每天晚上姐姐都要学到十二点才会去睡觉。可现在,她却要走了,到她陌生的地方去生活。姐姐这一生太辛苦了,自己以后有了出息一定不能够忘了姐姐,让她过上好的日子。
就这样,姐姐走了,坐上了火车,一个人,开向了她不要熟悉的城市去了。在火车开动的那一刻,父母亲都哭成了泪儿人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弟弟的眼泪也止不住了,流了出来,姐姐坐在车厢里,雨虽然让弟弟看不清姐姐的脸。可他明显感觉到了姐姐的眼泪在一滴一滴的往下掉,掉在了身上,也掉在了心里。走了,姐姐走了。弟弟可能没想到这是他最后一面见姐姐的样子了。车子慢慢的开走了,弟弟站在雨中眼泪一滴一滴的流下。
到了高中的生活里,弟弟像往常一样,每天努力的学习,不放松一点学习的机会。在班上他从来都是第一名的身份。生活上他很节俭,不和别人比吃比喝,重要能够吃饱就可以了,晚上也不像一些同学一样不会宿舍住,到外面去玩电脑。家里人也都很关心他的学习,姐姐更加是,没过几日就会些封信鼓励他好好学习,自己在外面很好,有很好的工作,和同时老板的关系也很好,每个月姐姐会按时给他寄生活费过来。虽然他每次叫姐姐不要再寄钱过来,自己在外面吃好一点,可每次都寄,因为姐姐知道这个弟弟在吃这方面很小气,没钱用了也死撑着。
这样的日子一晃就到了高三了,可姐姐在这三年里却没回过家,过年也没回过,都是一个人在外孤独的过年。虽然每年过年姐姐都会往家里打电话,但家里父母亲总希望她能够回来一次,看看家里看看弟弟。可一次都没回过,因为姐姐要在过年的时候在工厂里做工,因为在那段时间里做工比平常的工资要高两倍多,就这个原因,姐姐一次家都没回过,谁知不回以后再也没回过了。因为一天,工厂里突然发生了火灾,把整个工厂都燃烧了起来,工厂里的同事都出来了就一个被困在了里面,为了去救这个同时,姐姐一个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冲了进去。谁知道当姐姐最后把这个同时拖出来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却倒下了,再也没起来过,姐姐那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当弟弟知道了那件事的时候,他正好到了高考的时刻了,他哭了,哭得很伤心,他多么希望如果自己的生命能够换回姐姐的生命的话,他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姐姐。而现实却让他的愿望实现不了。当那天他姐姐的骨灰被运回来的时候,姐姐的笑还是那样的灿烂,很开心。姐姐是善良的,从来都把自己放在最后一位,从没为自己着想过。那天,弟弟一个人跪在了姐姐的灵前,跪了一天,他希望姐姐能够原谅他的自私。
第二天,弟弟就离开了家里因为第二天他要参加高考,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成绩来回报自己的姐姐的生命,他要把姐姐的生命在考试中换回来。于是他一个人踏上了去考试的车子,心里什么都不想,只把姐姐埋在了心里。姐姐我一定会考好的,姐姐,一路走好。
本文已被编辑[一声叹息]于2005-11-25 20:33:45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隐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