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不畏浮云遮眼望,只缘身在最高层”可谁又曾想过“高处不胜寒”呢?
当汉武帝再一次下令攻打匈奴,他想到的会是怎样的结果?当李广利行军缓慢,他想到的又会是怎么的后果?当李陵孤军深入,却终被一举而歼,他又会想到些什么?
或许,刘彻会想:我堂堂大汉朝岂容你匈奴撒野,就算损兵折将,我也得让你乖乖臣服。或许,李广利会想:漫天飞沙,口干舌燥,行军略缓又何妨。再说,还有老姐为我撑着呢!你李陵想着取功,逞什么强嘛!而李陵或许会想:你刘彻才发兵五千,又逼我深入,如今败北,回朝不也是一死,再说,谁知道还回不回的了啊?也只能先留下,见机行事了!可他们,又有谁会想到,就此而使人蒙受奇耻大辱呢?
当刘彻容颜大怒,横眉冷对,他想:我大汉丢不起这脸,你李陵,必须为此而付出代价,谁管你是谁的孙子,又是谁的侄子。于是,他下令诛杀其全家。
众臣低头无语,或许,他们也觉得这一切太过严酷,太过残冷,可谁会为他求情,谁又敢求情呢?寂静!
然而,他还是发话了,也只有他才敢发话,作为一个正直的太史令,他也该发话。“难道他就真的投降了吗?是真降吗?难道他就不会象苏武,张骞‘心系大汉’吗?难道就只有他李陵错了吗?”
他们都不知李陵是否真降了,他们更不知他会不会象苏武“一心向汉”,但他们都知道这不只是李陵的错,汉武帝也知道。也就这些实话,却已触怒了刘彻。“难道就只有他李陵错了吗?"你司马迁不就是骂我偏袒小舅子吗?不就是骂我不该让他深入敌后吗?不就是骂我决策错误吗?你小小太史令还真的不识抬举啊!
……
退朝。
……
司马迁被捕入狱。司马迁两袖清风,无钱赎罪。司马迁受腐刑抵死。
或许,他已深刻的认识到“高处不胜寒”了。他,像烈日骄阳下的嫩草,焉了,只专心著书。但他的《史记》,却同样正直的记录了刘彻的成败得失。
“不畏浮云遮眼望,只缘身在最高层”或许,谁又能真的认识到了“高处不胜寒”呢?
-全文完-
▷ 进入潇楠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