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给生命涂抹一层“灰色”于冉

发表于-2005年12月06日 晚上7:34评论-5条

我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窗外的一角天空正罩着一层薄薄的云翕,没有娇媚的斜阳,也没有灿烂的晚霞。这时候的天和地,仿佛什么东西都蒙上了一层灰色。可是我完全陶醉了,我喜欢灰色,喜欢在灰白的天空下,沿着铺满落叶的小径沉思、顾盼……

说起灰色,人们往往把它和“灰色的人生”连在一块儿。什么灰暗的世界、灰色的足迹等等。还有字词典里面的;象灰心伤气、灰溜溜、灰败之类不胜枚举。好象这样说来说去,“灰色是没有任何价值受欢迎的东西,甚至于可恶。世人谈“灰”色变,惟恐避之不及。那么“灰色”果真如人们想象的那般可怕吗?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灰色也许是不美丽的。它没有“桃红柳绿”那样鲜艳夺目的光彩,也没有蓝天白云间的那种开阔,让人顿生梦幻浪漫的遐想视角感,就连黑白分明的对比效果,也没有它的份儿。尽管是这样,我还是喜欢灰色。我喜欢灰色那种平淡、纯真、和谐雅静的味儿。你看她;多么的朴素、静谧,丝毫没有红黄色调,那种到处张扬、炫耀的本性,其实红黄的色调并不坏,但浓的似乎有些透不过来气儿。她也不象黑暗来临时,让人生出一种陷入迷途难返、回不了家的感觉。她是平和、谦卑、纯真的化身。如果在灰蒙蒙的、飘着雨丝的小巷子里,看见一位撑着一把银灰色雨伞,穿着月白衫子、面容清秀的小姑娘,正悠闲自得迈着轻盈的脚步,徜徉在狭长、幽深的巷子里的情景。难道除了让人感到古朴、天真可爱之外,是不是还蕴藏着一份真实、久远的回忆呢?

在这个世界上,我敢说灰色是一种永远的颜色。一点也不比红色逊色。她有一种含蓄绵长、亲切、凝重的民族特色。或许是因为这种缘故,一向讲究写意传神的国画里,总有那么一股挥之不去的“灰色意境”。不少成功的国画大师,就是用中国特有的那只笔墨酣畅的毛笔,在雪白的宣纸上,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浓淡相宜,亦真亦幻的传世佳作。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灰色和其他色彩的搭配调和中,感到“灰色世界”那种难得的大度、平和、自然的平民风格。象珠灰、银灰、蓝灰、青灰等多的数不清的字眼,不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吗?

其实这个世界上,也不光我一人钟爱灰色。出生在明末嘉靖、万历年间,写下了传世奇书《菜根潭》的作者洪应明,就曾在他的书里写道;“莺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见天地之真吾。”我们可以从他的这段话里,不难想象到;一个饱经忧患的一代哲人,面对窗外秋风瑟瑟,天地一派枯败灰暗景象时,从他深邃的眼神里,所流露出来的一种平淡、潇洒的人生态度。我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生前也是一位偏爱灰色的人,在她的许多作品里,常常能找到象珠灰、银灰之类的字眼儿。她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名言;生命是一件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跳蚤。”

我喜欢灰色;喜欢她的凝重、平淡,不喜欢“灰色”的浮躁、急功近利世界;我喜欢灰色,喜欢她的静谧、朴素,厌恶那种张扬变态灰色人生态度;我喜欢灰色,喜欢她的纯真、平和,憎恨灰色的虚假狰狞的面目。在这个商品时代里,很多人变得越来越浮躁、麻木,为什么我们不给自己的生命,涂抹一层“灰色”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于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灰色未必就是暗淡的。
无论什么颜色,关键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

文章评论共[5]个
肖景儿-评论

灰色也是装点生命的一种色彩,喜欢你凝重、平淡、朴素的"灰色"。
  【于冉 回复】:谢谢你,我只有一句话;感谢您在百忙中关心我,虽然我还是稚嫩的,以后我向你学习。祝福你永远年轻、事业有成。 [2005-12-7 16:28:13]at:2005年12月07日 早上8:54

世外桃园-评论

我喜欢灰色;喜欢她的凝重、平淡,不喜欢“灰色”的浮躁、急功近利世界;我喜欢灰色,喜欢她的静谧、朴素,厌恶那种张扬[已过滤**]灰色人生态度;我喜欢灰色,喜欢她的纯真、平和,憎恨灰色的虚假狰狞的面目。at:2005年12月07日 早上9:57

宁萨成英-评论

同意文清的话,灰色未必就是暗淡, 
无论什么颜色,关键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 。
at:2005年12月07日 上午10:28

诗之涵韵-评论

从你喜欢的灰色里,读出了一种淡雅、宁静和从容,我也喜欢了~~~
在这个浮躁、麻木的商品时代里,为我们的生命涂上一抹“灰色”
让心灵于花红酒绿中寻求难得的宁静~~~~at:2005年12月07日 下午3:05

于冉-评论

借这里一角先向烟雨红尘的编辑记者和广大的读者,祝福狗年吉祥如意、事业有成、合家欢乐。于冉敬上。at:2006年01月14日 晚上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