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出一段美丽
错误(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苔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寂寞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初读这首诗,是在高中时代的一封信上,那种痛,至今在我心中仍是那样的刻骨铭心。
当时,我并不懂这首诗,只是看到这个标题就感到一种落寞,那是我和他吵得最凶的时候,敏感的心让我感到他是在暗示我:我们的相识是个美丽的错误。我将信撕得粉碎,它从四楼纷纷扬扬的飘落,刚好经过三楼他的窗前,让他看看那季节里的容颜是如何像莲花般开落……
我知道他这引用别人的诗,但我隐隐约约明白他所暗含的意思。显然,“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是有所指的。的确,我当时的冷漠让人感到窒息的冰冷,我封闭的心扉是个小小的寂寞的城,一点也不错,我与外界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和交往,但是我内心炽热的情感却如火山的喷薄。所以,他才成为了第一个闯进我心灵禁地的猎人。那种复杂的情感无法言表,我除了沉默的妥协外别无选择。
至今为止,我对诗歌还有着别样的情感。但我从不去深究作者写它的到底有什么深刻内涵或意蕴等,因为我喜欢用简单的思维去思考它,用自己的目光,情感去感受它。正所谓“千人千般思,万人万种情”。在不同的心境和不同的人中可以繁衍出更多的诗意,“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品读诗也一样“一千个读者一千种诗意!”“一千种心境一千种感受”。所以理解诗最好不要让前人那种固定的思想先入为主的定格在你的脑海中。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才是最真切的,也是最美最纯的。
“东风不来,三月柳絮不飞”,“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我心中猜测,这会不会是他含蓄的表白呢?那时正直寒冬,离烟花三月还有一段时日,他是在等待我的回答吗?其实我心中很明白,只是一直在装糊涂,没有给过他任何答案,当然并不是少女的矜持,而是我也一直在等待,我没把握证实我的猜测准确无误,就因为那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其中似乎有颗正在矛盾中挣扎的心,欲言又忍,若离若即。前面给了我们一个等待的理由,毕竟有等待,至少还有希望的存在,但即刻又将心存的幻想摔得粉碎。没想到的是我们相识的三年竟被他一口否定——那是个美丽的错误。顿时,我突然感到自己的内心竟是一片凄艳恐怖的荒凉,是一怀落日的悲壮,是一冬深夜的沉寂。
在我的潜意识中,我生命中所有的情感是容不得半点虚假。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恪守那份唯美情怀,如果说三年的友谊连这点考验都经受不起,我宁愿选择放弃!
其实,在我生命那么多年中,就他那么一个唯一可以推心置腹的知己。我也深深懂得“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可是当我看到这首诗的那种复杂情感真的无法言喻。我从小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对他也不例外,他用“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很贴切,也很形象,黄昏本来就是一个寂寞的表征,类似于这样的千古佳句举不胜举,像“东篱把酒黄昏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等,都在无形中透漏出黄昏时分,人内心那种怀着淡淡感伤的心境。在这里我把“向晚”看作是夜晚来临前的黄昏,看到那句话,我头脑中边浮现出一幅“夕阳古城图”。我的心境可以用那句话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可以说,知我者,莫过于他也。“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我暗自揣测,或者信中的东风如我,柳絮即他,他是不是一直在等待东风来临的步伐,春帷才会揭开,柳絮才会飞扬·可我马上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我是过客``````”我绝望了,心碎了,总感觉到昔日的那份感念正在渐渐的远逝,唯一的知己也即将离我远去,我根本没想过要去挽回,对于走进我生命东西我的信仰是“一切随缘”,但那次,我宁愿错出一段美丽,也不愿是个美丽的错误。再说他既然不是归人,只是过客,那友谊注定还会长久吗?
第二天,我从四楼走下,他从三楼跑上,就在楼梯口交叉的那个地方,我们都停下了脚步,低下了沉重的头。
“如果我们的相识是个美丽的错误,但愿愈错愈美丽!珍重!”
“我愿将那首诗收回,如果上天让我重新选择,我依然会选择你!”
我们相视一笑,古人说“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为了那段忘却的记忆,今天却错出了这样一段美丽。
-全文完-
▷ 进入vear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