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痕(下篇)枯蝶孤飞

发表于-2006年01月02日 上午10:55评论-0条

中年随感——苦涩的无奈

曾几何时,我们轻快蹦越的步伐开始稳健;曾几何时,我们的发际爬上了岁月的风霜;曾几何时,我们在人前人后开始变得矜持;曾几何时,我们的笑容开始变得苦涩;曾几何时,岁月在我们的眼角眉梢刻下年轮……

当膝下嬉戏的小儿开始有了秘密,当健壮的父母开始病痛缠身,当自己开始不堪职场竞争的压力,当疲累不可抗拒地占据大脑……

如此,不得不承认,我们已不再年轻。

中年,真的是一个很尴尬的层面,想起农家的一个俗语,曰:青黄不接。

如何让家中那苦了一辈子年迈的父母安享晚年,如何让年幼的小儿健康茁壮成长,如何……太多的心愿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无奈、脆弱而敏感。然,我们又能如何?

[不绝的亲情]

----写给离开我6年的父亲

心里一直有单独为父亲写点字的念头,然而父亲离开我已经6年多了,这个念头依然盘踞在脑中未能成文。不是没有时间,只是太过沉重,每每提笔,却总是悲恸难忍,无以落笔,落笔,便是泪湿满襟。

父亲从查出患贲门癌到去世,一年不到,体重从原先的150多斤变为去世前的40多斤,真正是从健壮如牛变为骨瘦如柴。直到现在,都不忍回忆父亲去世前的那段日子,想起便是锥心的疼痛。

父亲一直是我心的依靠,他是如此的疼爱我。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里,他俨然不顾爷爷奶奶鄙视的眼光,依然为我的降临而欢呼。妈妈说,小时候我闹夜,每晚都是爸爸抱着我在窄小的屋里踱步到天亮。

是的,父亲是如此喜欢孩子。我无法忘记,每天生产队放工,本该挑着空担的父亲一头挑着我,一头担着土块哼着民谣归来;无法忘记,我曾经多少次在父亲粗壮的手臂上吊着荡秋千;无法忘记,父亲左手抱着我,右肩挑着担吃力地前行;还是无法忘记,多少次站在村头翘首迎接放学晚归的我……

与母亲的精细和急躁相反,父亲永远那样的憨直热心,村里谁家有点事都爱找父亲,大到哪家兄弟分家财产分割,小到谁家宰羊杀猪,不管事大事小从不推诿。记得母亲前次还颇自豪地夸父亲:你爸爸虽不是什么队长、书记,但在村里的地位却是蛮高的,谁家有个事不是找你爸爸商量?……

父亲在村里人心目中的地位我也许并不是分清楚,而于我,他却是无愧为终身之师。他所给予我的,绝不仅仅是偶尔学习上一次难题的解答,或是一个心结的开解,而是一辈子受用的做人的道理呢。在曾经师道尊严的那时,内向、胆怯的我甚至在上课时都不敢正视老师,是父亲,果断地将我从村里的完小转学到三公里外的像中心校读书;多少数理化的难题我不敢问老师,都是父亲一道一道细细讲解;多少委屈酸楚无处诉说,也是父亲慢慢开导;甚至,我生了孩子,都是父亲抱得最多……

父亲与我,是父女,更是朋友。以前,我叫他“老爸”,或是“老大”,我儿子则叫他“大头公公”,今日书称“父亲”以示郑重。没有父亲以后,每遇生活的坎坷曲折,我总能感到父亲慈爱地笑看着我,于是,我学会了事事淡然处之,因而便能时时坦然受之。

“不要抱怨,生活对谁都是公平的!”

“不要让小人得逞,看到你哭,正是他最希望的!”

“忘记那些令你不快乐的人和事吧,除了自己,没有谁可以偷走你的快乐!”……

父亲的宽厚胸襟,父亲的坚强意志,给了我太多生活的启迪,他给我架起了一道生活的彩虹。

如今,我亦能坐看云起笑看落花,坦然迎接每一天的日出日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的应该感谢父亲给予我一切的。

父亲已经走了六年了,可在我心里,他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在我心的深处,父亲不过是出了一个远门,他憨态的笑依然在眼前清晰可辨。

父亲在的时候,常常自以为是地想,父亲一定不在乎女儿常把感谢挂在嘴边的。又总觉得父亲很年轻,要感恩,并不在这一时半会的,然,直到父亲离去,我也未能正式向他道声谢。

所以,今日,我要以我最尊崇的心向我最爱的父亲鞠躬,深深地!

希望远在天国的父亲安然!

[生活杂感]

其实,我心里是极不想认命自己已是一名中年妇女的。然,当我们开始不大听得懂孩子们嘴里的诸如“偶是周杰伦的粉丝。”“你表酱子嘛。”等等一些时尚语言的时候,当孩子们开始嘲笑我们老土,不再与我们无话不谈的时候,当我们开始不大跟得上时代的节拍的时候,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我们在一天天老去。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丢失了自己。家----单位,两点一线,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我好似被拴在这根线上的陀螺,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转个不休。

年轻一些的同事常常批评我“不懂得享受生活”,整天围着家庭、工作连轴转,没有丝毫的现代气息和创新意识。而年长的同事却又批评我“不会过日子”,动辄几百甚至上千元的衣服穿在身上,又不能填饱肚子!

生活就是这样,上有老要尊,下有小要爱,我们早已不再有资格无忧无虑、随心所欲。

早上六点不到,闹钟便会像催命鬼似的响起来,被窝里再温暖,也不能赖床超过五分钟,否则,扣点奖金经济损失事小,领导在大会上不点名的批评才没面子呢。

接着,便是一场紧张的战役。顾不上蓬头垢面,先是把早饭放到煤气灶上煮,再来拾掇自己开始衰老的颜面,同时,还要抽空叫醒熟睡的儿子,尽管儿子常埋怨他妈妈的心比这个冬季的天还冷,我依然还是不能有一丝恻隐之心的,倘若迟到了,儿子他老师看在同事的面上自是不好说啥的,只是倘若因为儿子而影响整个班级的荣誉,我的心里怕是要惴惴许久的呢。

好不容易连推带拽把儿子从床上弄起来,那边早饭也差不多了,也顾不上儿子嚷嚷着天天稀饭加煮鸡蛋的早餐品种过于单调以及营养过于单一,只管灌到胃里便罢……

刀子嘴,豆腐心,心里还是满怀着对儿子的歉疚的,自己是一个老师,似乎所有的耐心呵护与柔情关爱都给了学生,对儿子,便不再有细致柔和的脾气与耐心,有时,甚至连话都怕多说一句。

午夜梦醒,看看身边熟睡的小儿,终还是抑制不住心底的歉意,只祈求儿子成人后理解做母亲的苦心。

只有在书香茶茗里,方能寻到一片属于我自己的纯净天空,没有争斗,没有喧嚣,只让思绪静静地流淌。有时,甚至可以什么也不想,只静静地读书。有书读,心便可以清澈如溪,从容而淡定,任凭岁月如何激荡,我亦悲喜如常。

是的,生活就是油盐酱醋茶和酸甜苦辣咸的糅合,当岁月沉淀,净明的心空便会一碧如洗,清澈馨香。

[心的忏悔]

对儿子,我永远是愧疚的。

不知道是老师的职业谋杀了我该有的母爱,还是学生虏掠了我本该充满爱的心。

十年前,儿子哇哇坠地,那第一声响亮的啼哭曾给了那个初为人母的我多少震撼啊,为这个流淌着自己血液的小生命,我感动得泪如雨下。终于,上帝把我和他爸爸曾经想象了无数次的生命送到了我们面前。感谢上苍给予儿子和我的母子缘,也感谢儿子让我积聚了十个月的母爱得以释放。

是的,有了儿子,我便拥有了一切,每天,我哼着歌帮他洗澡、换尿布,唱着摇篮曲哄他入睡,我对他讲故事、念儿歌,教他学说话……看着儿子在梦中也甜甜地笑,我心中真的漾满了幸福。

然而,产假休完上班,我迷惘了,心里十分想给儿子最肥沃的生长土壤,这是我和他爸爸多少心血的凝结啊,我们多么希望十几二十年后,他便是我们永世的骄傲啊。然,小学老师的微薄薪水要多喂饱一张嘴已经不能那么奢侈,更别说养个保姆专门带儿子了。于是,从断奶起,孩子便扔在乡下他外婆家带,母亲那时候还丢不下那几块农田,常把我刚满周岁的儿子扔在田头,边锄地边带外孙。

我自是心疼万分的,对母亲便多少有些埋怨的言辞,怨她不大疼外孙。怨也无奈,只好每星期从超市买了大包小包的婴儿食品奔波于城乡之间,风雨无阻。

外婆自然是十分疼外孙的。用母亲的话说:你儿子在咱村子里,享受的可是国宾式的待遇呢,谁家孩子不是田间地头长大的,村里人都说,这孩子命好,生下就是城里人……听母亲喋喋不休的诉说,我的心便揪紧了,谁家孩子不是娘心头的肉?看着村里孩子汲着拖鞋眼巴巴望着儿子手里花花绿绿的食品包装袋的样子,我哽咽了。

儿子会说的第一句话,不是我教会的;儿子独立迈出的第一步,我也没能看到。我唯一记得的就是儿子的哭,每次从母亲家返城,儿子总拽住我哭着不放,走到村外都能听到那撕心裂肺的哭声。

终于,在我不知疲倦的奔波岁月里,在我和儿子一次又一次的聚散里,儿子渐渐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可不到一个星期,3周岁的儿子又死活不肯去学校了,原因是孩子们都笑话他怪怪的方言----儿子不会说普通话。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令人更无可奈何的是孩子在外婆家沾染了一身农村习气:喜欢端着饭碗串着门吃饭;喜欢叫人外号;出口带粗话脏话……

天哪!随着儿子许多恶习的暴露,我对儿子的歉疚便越深,我知道,我欠儿子太多太多了。

于是,一切从头来过,甚至从吃饭、走路做起,很多习惯其实是很难改的,改变的过程对我对儿子几乎都是一种折磨。也许,上天注定儿子成长的路上必经历这一磨砺吧。

所幸的是儿子现在十岁,上四年级了,虽不是十分漂亮,但聪明可爱,最喜人的是儿子十分善解人意,懂得体谅父母,在班上从不仗着他妈是学校老师而趾高气扬,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也从不喊苦叫累,颇有点农民本色。

我知道,儿子还很小,在他的成长路上,一定还会经历许多艰难险阻。许多时候我都不能像其他孩子的妈妈那样陪伴左右,只希望儿子能体谅妈妈,因为他妈妈手里还牵着几十位妈妈的希望,谁叫他妈妈是老师呢。

[不想说工作]

从心里来说,我是不大愿意说工作的。一则自己的工作并不是我十分的爱好,因为工作,对家对孩子我已经欠下太多。再则我一直努力想做到回家不谈工作,有多少烦恼和无奈,统统把它们关在家门外。在家里,我只想做一名恬静的小妇人,能有书读,能闻茶香,有儿绕膝,心有所依,足矣!

然,工作几乎占用了我除吃饭、睡觉之外的全部时间。

我并非事业型女人,“工作乃生存之道!”也一直是我工作的宗旨。但是,站在讲台前,自己的良心却告诉我,我永远无法用工人制造商品的冷漠来对待教育。

我不想虚伪地讴歌教师职业的崇高,也不想委屈地倾诉教师生活的清贫。我无权抨击现行的教育体制的伪劣,也无力改变自己心里对教育的无奈。而我依然全心的付出,不过是想,假如那其中的一个就是自己的孩子。我承载的,是多少如我一般的母亲的期望啊。

我的学生并不都冰雪聪明,也不个个都可爱甜美,他们中有的很脏,有的好斗,有的满口脏话……是的,对于我,他们都不重要,而对于如我一般的母亲,他们就是唯一。

我并不高尚,也不喜欢社会赋予教师的诸如“灵魂工作师”、“红烛”、“雨露”等等许多熠熠的光环。我仅仅是用要一个母亲的爱心,卑微地想换取多一些爱心给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也是老师的学生之一呢。

所以,对工作,我实质又是无奈的。分数有很大用吗?即将期末考试了,我依然要教育孩子们考出好成绩。

我身边太多比我更苦更累的同事,他们日复一日地做着许多用处不大却又不能不做的事,譬如抄备课,譬如应付各项检查,他们中有的嗓子长年嘶哑,有的颈椎病十分严重,可他们依然日不出便作,日落却不息。他们都不是圣人,都没有太过崇高的思想,他们有的只是一颗责任心,一颗对学生更是对自己的责任心。

是的,谁不要面子呢,教育学生要健康成长,但又有几个教师是身心健康的呢,而在如此残酷的社会竞争面前,在现行的教育制度面前,在家长殷殷的期盼面前,我们的健康就显得十分的微不足道了。

工作十八年,在同事领导眼里也算颇有建树,获得大大小小的赛课奖项很多,撰写的论文也屡屡见诸报刊杂志,高高低低的头衔荣誉也甚多,什么“先进”、什么“学科带头人”、什么“能手”等等,大大小小的红本本装了满满一柜子,但于我内心,我却不是一名好老师,我不能让我的学生时时快乐地畅游于我的课堂,为着他们考试的失败,我也曾厉声吼过,为此,我多少次也不能眠,然,天亮后,我依然是无奈。

工作,或许是我心底最彻底的伤痕,也是我最不能丢弃的痛。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枯蝶孤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