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生命过海洋
——读海岩《河流如血》之我见
看完这本小说,一种莫名的恐惧席卷我的心头,关于人性的思考,命运的抉择,我更困惑与迷茫了。
我觉得人生在世,花开花谢,潮起潮落,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官场、情场、正义、事业,如天上的太阳与月亮,阴情圆缺,谁都没有定数。
主人公陆保良一家本来幸福美满,其乐融融。他父亲是一位人民警察,他从小就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早早的播下了一颗正义的种子。他的前途原本是一帆风顺,前程似锦。谁又能料到人生不如意之事常一二,平淡的生活不掀起阵阵浪花,或没有挫折和坎坷的人生,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真实的。“人在红尘,身不由己”的事太多太多了。他父亲一个关键性的决定,决定他整个家庭的命运,也为他家人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成为他家庭“分崩离析”的根源,我们不得不承认,上苍是不会让每个人轻松的面对生活的。
陆保良的父亲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出生,一生都是为了正义。可到了退休的年龄,还让他碰上了一个那么棘手的问题。正义、亲情、同时摆在他面前,如同左手和右手,任意砍掉一只都会使年迈的他承受不了那种巨痛而心力衰竭。为了正义,他牺牲了亲情,他在行动上干脆利落,他在心灵上却永远跨不过那道槛。虽然家境有了较大的改观,可他的心却渐渐走向痛苦和爱恨陆保良家的深渊。然而,人生路上的祸福兴衰是谁随时都有可能碰到的难题。我不得不感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家庭的荣辱兴衰都与他二伯权力家休戚相关。陆保良的父亲以牺牲他二伯权力一家为代价,获得了至高的荣耀,赢得了可贵的人格,但是最后自己家庭也因此而“解体”,亲情也不复存在了。人生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不是在得到后失去,就是在失去后拥有。他作为一个退休的老刑警,看尽一生风和月,竟落得个如此悲戚的结局。难道这就是为人类正义事业付出沉重代价所得到的回报吗?不能不令人反思,文章好象从侧重无情的鞭笞和抨击了那个社会的黑暗面,在正义面前,利人和利己中左右徘徊。难以抉择!
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 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开始了新的思索。
陆保良他父母的悲剧人生已让我们惨不忍睹,然而他和他姐姐陆保珍竟也是如此的命途多舛。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短短的几年内就经历了生命中几次大起大落,再坚强的人也经受不起命运的如此奚落。他姐姐的出走也是被迫无奈的,其中也体现了两代人之间情感的代沟。保珍,一个看似很独立,很刚烈的女孩,但自从权家发生变故来说,她几乎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完全被一种深重的负罪感所折磨,甘愿沦为生活的奴隶,甘愿沉沦苦海。她的一生也差不多走到尽头了。而保良则目睹家庭的种种变迁,姐姐的出走,母亲的含恨而死,父亲日渐颓老,还有二伯的变故,无不在他心目中留下了道道深刻的印痕。
保良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更缘于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他一直在寻找姐姐保珍的下落,在那寻找过程中,我无法忘记那无奈的眼神做出的每一个迟疑的抉择。他明知前面风险有多大,路有多长,希望有多渺茫,但他还是没有放过一丝可能的机会。为此,他没少付出沉重的代价,他放弃了优越的家庭条件,甚至放弃了自己美好的前程,过着一种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他也心甘情愿。为了生存,他什么低贱的事情都尝试过,洗车,当清洁工,甚至乞讨等等。他重情重义,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可以放弃自尊。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爱憎分明,能明辨是非。可生活却时时考验他,每当他生活有转机之时,又不惜给他沉重一击。然而在他看不到希望,悲观、绝望之时,他还是始终坚强地站在生活的最前缘,昂首挺立,不傲不屈。这就是可歌可泣的人生,这就是变幻无常的命运。
在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家庭中,父亲无奈之下揭发了自己的结拜兄弟,他又凭着正直与坚忍之心告发了姐姐、姐夫的罪行。丧母之痛,失姐之伤,还有远离家园、漂泊流浪之悲凉,一切都要他稚嫩的双肩去承受。他饱经风雨沧桑之后,懂得了什么叫真爱,学会了拿得起放得下,最后他从生命的无常中看到了前行的希望,并点燃了未来的星星之火。
我思索了很久,整个人都处在痛苦与茫然,理性与感性的边缘。歇斯底里的感慨:人生啊,人生!我不明白,人们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为什么人生命运竟有如此大的差别。
本文已被编辑[古草]于2006-1-5 16:00:1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vear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