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对音乐思虑颇多,回味前日带儿子参加市器乐比赛,心里竟涌起股酸腐味,好似消化不良之征兆。
儿子学琴,乃受大气候之影响,当时也是经历深入调研,民意测验,再经诸多专家、前辈论证,而后慎重决定之曲折过程的。理由之一是不想把我们并不十分富裕的血汗钱白白扔进水里,而更为冠冕堂皇之理由乃曰尊重孩子的意趣,挖掘孩子的潜能,发挥孩子的专长,丰厚孩子的文化底蕴……等等众多意义深远、高瞻远瞩之论。
我生长于落后愚昧的七十年代初之农村,父母皆饱受春耕秋播劳作之风霜,他们那炎炎烈日下赤红的脸是烙在我记忆深处不可磨灭的印迹。我自小体弱多病,加上父母疼爱呵护,倒没受多少苦,现今每每一群同龄人聚在一起忆苦思甜,每每看他们炫耀那刻在手指、小腿等处的伤疤之时,便有些自卑,儿时的我实在是没多少可值得自豪骄傲的资本的。
而今我也为人母,我之母爱也是深厚浓密的。在如今这样一个科技、信息的时代,我不想给我孩子一个赤脚撒野,满口脏话,汲着鼻涕,整日脏手脏脸的肮脏丑陋童年。更不想将来他长大以后,与朋友一起回忆往事之时,留下如我一般没有多少可值得回味的遗憾。
我望子成龙,所以我空余也读科学育儿之理论,甚有收获。我也属凡俗之女人,我不能任凭那空洞的理论误了孩子锦绣的前程。看着家长们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学校、少年宫、家教之间的时候,自己就愧疚不已,他也有一个温暖无比的家,有一双文化底蕴深厚的父母,他的父母也属中等收入之辈,怎能就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我也与他父亲斟酌再三,多次商量,在权衡了数个不眠之夜之后,遂决定,我的孩子既非鼠盗之辈,当然是要具备一点高贵、儒雅之气质的。所以,经众人慎重商讨:学钢琴。掷地有声,字字铿锵。从此,我便陪同孩子开始了他漫漫的“尊贵”之路,每周去钢琴老师家上一次课,每天练习一小时,从手型、指法、坐姿的训练到乐感、触键的手感以及读谱识谱能力的培养。苦自是不必说的,但心底却是窃喜的,在我的科学指导下,看着叮咚流畅的美妙音符从曾是音盲儿子那胖胖的指尖流淌出来,心里是十分满足且自豪的,每每过年过节,总要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演一番的,似炫耀自己得意的作品一般,极有成就感。
然,我私底下是极不愿承认自己那功利、虚伪之心的,每每向人解释,儿子学琴,乃为了培养其耐力,提升其内涵。也一直没有让他考级或是参加各类比赛,但心里还是在偷偷衡量儿子钢琴水平之级别的。每有长进,心里便开心无比,每次去老师家上课,也满是期翼。然而,总是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儿子年龄虽是渐长,但心智的成长却不甚明显,十分顽劣,满脑子动画片、漫画书,一旦坐到钢琴前,不是要喝水,就是浑身发痒。致使作为陪练的我也烦躁不已,稍有不顺,儿子的耳膜必是要遭殃的,轻则喋喋不休,重则打骂责罚。儿子自是委屈无比,对自己幼稚的选择懊恼不已。我更是委屈,花了大把的血汗钱不说,还放弃休闲、放弃爱好,把一切都给了你,天天陪着你,竟然如此不争气!而后便殃及池鱼,整个家的上空乌云密布。其实,每次事后我也反思自己的歇斯底里到底值不值得,静心思索,也总是后悔不已,但下次依然会急火攻心失去控制,如此反复,恶性循环。遂感叹,哎!都是艺术惹得祸!
唯独这一次,还是没能经受得住诱惑,儿子老师的一句“好好弹,发挥好了可以得一等奖”,心底那份跳跃的功利鬼使神差般蠢蠢欲动了。于是,报名,苦练,直至前日上台展示,儿子紧张得不行,坐立不安。我坐在观众席上倒像看稀有动物似的,一个个原本灵气十足的孩子被家长包装成或甜美或端庄或前卫的形象,心里十分不是滋味,感觉像吃多山珍海味而消化不良的暴发户。因过怕先前吃菜根嚼咸菜的日子,遂发誓要与青菜萝卜诀别似的,而今咱有钱了,日日鸡鸭鱼肉又何妨。而我们最需要的恰恰是蔬菜中丰富的维生素啊,就像这些学琴的孩子,他们终会长大,终会成熟,他们最需要的难道不是本该就属于他们的童真童趣么?台上那些孩子厚厚的妆容下过早缺失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本该灵动、聪慧的双眼里透出的却是迷茫和老气横秋。我有些胆怯,也有些后悔,虽然儿子在台上表现甚好,仪态从容大方,弹奏强弱有致,赢得不少掌声。但我却少了过去的那种成就感,也不再似先前那般得意满足。我也茫然了,学琴,究竟带给我和我的孩子什么?不过是用别人空洞的几声称赞填塞我虚空的心灵罢了,就像人身穿华服就自觉高贵一般。其实,人之气质涵养不是精致的妆容或是一身华服可以表达的,而在于人内在的积淀和提升……
比赛完毕,看着儿子欢天喜地的样子,着实替他先前的紧张难过。“妈妈,如果我得一等奖,你给我什么奖励?给我买辆新自行车好不好?”唉!我们的空洞说教多么苍白,我们的循循善诱又多么无力,那些振振有词的理论和灿烂辉煌的明天对于孩子们来说太过遥远而虚无,眼前丰厚而诱人的物质奖励才是诱惑孩子们坚持下去的唯一理由呢!呵!多么可笑!这又让我想起看马戏团的动物表演,驯兽员时不时抛给那些表现出色的动物演员的零食跟我们给孩子的物质奖励又有什么区别呢?可是,我又能怎样呢?
-全文完-
▷ 进入枯蝶孤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