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梦、逃洗却铅华

发表于-2006年02月08日 中午2:45评论-6条

(一)

1983年7月31日晚,安康。

四周漆黑一片,十一岁的我睁着惊恐的双眼,木然的注视这一切,我不知道,危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只记住了母亲的一句话:“今天晚上不能睡觉,背上这个小包袱,你要当个大人了。”五岁的妹妹伏在母亲的肩头睡的很香甜。

父亲没有在我们的身边,他是一个军人,军人的职责使得他在这个时候,只能舍小家而全大义,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这是谁都无法抗拒的现实,何况,他此时还在距离我们上百公里的郊县。我母女三人的命,全靠自己了。

可是,那时的我,丝毫没有意识到,我们就在死亡的边缘徘徊,是的,我完全没有这个意识,死神已贴近我们的身边,生与死,只是眨眼间的事。

我想起,白天去汉江堤岸边上看洪水,那些在房顶上焦急的转磨的人,和架在树杈上哀号的人,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他们随时都会被猛兽一般的洪水吞噬,成为屈死的冤魂。

我们刚刚回到军分区大院,就听说,洪水进城了,那如脱缰的野马一般,汹涌而至的洪水,刹那间就漫上了街道,远处楼房也只能看到一个黑点,温柔的汉江将它最无情,最残忍的一面,表现给世人看。滞留在城中的人们拼命的奔跑,他们挣扎着与洪水赛跑,与死神赛跑。可是人的双腿哪里能跑的过湍急的洪流呢?他们在水中扑打着,渐渐沉了下去……

幸运的是,我们所处的环境是部队,心中虽然恐慌,但即便是逃命,也是井然有序的,一切都要听从命令,服从指挥。

“水位在下降,”负责观察水情的战士报告。听到这个消息时,天已经大亮了。1983年8月1日,这个建军节,军分区的战士全都是在饥饿与疲劳中度过的。

水面一点点退下去,浸泡在水中的建筑物,慢慢的露了出来。我们都以为,危险已经过去了,可是,谁也没想到,另一场灾难悄然袭来。

(二)

油库的油泄露出来,至于是汽油、煤油、还是柴油,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江面上一片火光,滚滚浓烟遮天避日,我的眼中,除了红色,就是黑色。

“快跑啊!火烧过来了,分区的弹药库要爆炸了!……”这突如其来的喊叫声,象一颗重型炸弹,在慌乱的人群中爆炸了,人们刚刚从劫后余生的恐惧中,还没有喘过气来,这喊声,不亚于那肆虐的洪水带给人们的恐慌,人们象疯了一般,向后山涌去,局面混乱不堪。哭爹喊娘的,呼儿唤女的,谁也不知道,这其实只是一场虚惊。

可是,逃生的欲望已经迫使他们没有了别的选择。事情发生时,母亲正在军人服务社发放救灾物资,我和妹妹在院子里面玩,这突然而来的事件,把我惊呆了,我已经无暇哭泣着去找母亲。只是紧紧的抓住妹妹的手,随着人群拼命的逃,鞋子跑掉了,已经顾不得去拣,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抓紧妹妹的手,不要松开,不要松开!我们不能失散了,我更不能丢掉妹妹。在一个十一岁的孩子的心中,没有太多的是非观念,只是出于一种本能,一种天生的手足亲情。

漂浮在水面上的油已经顺着水流飘走了,火势也渐渐熄灭了,母亲在一所中学的操场上,找到了已经狼狈不堪的我和妹妹。我光着脚丫,满脸是汗水,满身是泥水,还好,我们都平安无事,这时,天空中传来隆隆的声音,我仰起头,看见一架飞机从我的头顶飞过。我们被疏散开来,原来这是空投救援物资的飞机。而这个操场,是城市中没有被淹的,唯一开阔的地方,所以,被选中作为投放救灾物资的目标。

那是人们活下去的希望,但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人去哄抢,人们都遵守着一种规则,默默的注视着,然后慢慢的散去离开。

(三)

比较而言,我们是幸运的,至少我们平安的度过了那场灾难,还有个栖息之所。而多少人不但失去了财物,房屋,还失去了亲人。

根据经验,为了防止水灾之后产生的瘟疫,所有在城中的活着的人都被疏散。政府号召,外地有亲友的,尽快离开这座城市,以免再有悲剧发生。

我和妹妹被送回了老家,所以,下面这些事,是后来我听母亲讲的。

我们姐妹俩走后,家中只剩下母亲一人。当时我们住的房子还是很宽敞的,共有三间平房,房前有母亲耕种的一点点蔬菜。母亲每天的工作就是发放救灾物资,帮助安置灾民。

一次,偶然遇到一位和父亲只是点头之交的朋友,他们已经无家可归了,一家人住在一所破旧的房子里,靠政府发的救济金,勉强度日。

母亲立即将他们请到家中,住了下来,直到他们彻底将房屋修缮好。那位伯伯感激之余,定要与母亲拜为干亲,要他的孩子将母亲称为“姑姑”,以后,两家逢年过节,总会聚一聚。一直到我们离开那座城市。

讲完这些,母亲很平静,象是在讲述别人的事,母亲经常说:“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这也没有什么好炫耀的。

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使死神也望而却步,在灾难面前,这些自然流露的真情,更显得弥足珍贵,这绝对不是虚伪的做作,也不掺杂任何功利色彩在里面。这是一个人的本性。

(四)

过去了,一切都成为过去,但是,我后来才知道,这场水灾,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

当时正值雨季,那段时间,天象被捅了个窟窿,雨水出奇的充沛。而山上树木的滥砍滥伐,使水土大量流失,直接导致山洪爆发。国家领导高瞻远瞩,为了保护武汉,命令陕西省政府关上汉江的闸门,牺牲上游的安康。陕西省政府接到命令后,马上通知安康地委,命令他们紧急撤离群众,问题就出在当时的安康地委,这一级领导的身上。牛群在相声中的一句“官僚主义害死人啊!”的笑谈,在这里却是一个残酷的玩笑。这是以多少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玩笑啊!

官僚主义害死人,省政府将通知发到地委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些官老爷们麻痹大意,不以为然。后来看到局面不可收拾时,又抱头鼠窜,仓皇逃命。不要说官德,连最起码的做人的良知都丧失了。不知,那些人后来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人世?

(五)

一年以后,我从老家又回到了这里,它又恢复了往日的祥和。

噩梦总有醒来的时候。

那斑驳的锈迹,深深的刻下了一个城市经历过的创伤。军分区大门口那红色的水位线,表明这里曾经历了怎样的洗劫。水灾发生后,多少个屈死的冤魂,因无法辨认,被埋在山后面的一个大坑中。没有墓碑,没有姓名,只剩下一堆白骨。这也是没有办法,当时为了避免灾后发生大面积瘟疫,只有采取那种措施。

人的生命,就是那么脆弱与低践。

但后山上,那随溪而动的野花,开的更加灿烂了。那茂密的草丛,更是有一种令人逼视的绿色。

二十三年过去了,我不知那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也不知,还有多少人,能记得那些陈年往事。但,我自己,不能忘记,那梦里的奔逃,白花花的水面和红彤彤的火光……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洗却铅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天使点评:

文笔流畅,自然。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文字,真挚的感情,直入心灵,震憾。欣赏:)

文章评论共[6]个
梦天使-评论

欣赏,问好:)
  【烟雨琳静 回复】:欣赏欣赏,问好问好:))) [2006-2-8 17:08:21]
  【洗却铅华 回复】:你好!谢谢! [2006-2-8 17:55:19]at:2006年02月08日 下午4:57

longwen-评论

惊心动魄,又是一曲〈泰坦尼克号〉!
  【洗却铅华 回复】:可惜少了那份浪漫的爱情!谢谢并问好! [2006-2-8 17:57:06]at:2006年02月08日 下午5:15

寒江听雪-评论

白花花的水面和红彤彤的火光……
只希望噩梦醒来是早晨!:)
  【洗却铅华 回复】:是啊!噩梦总会醒来的!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2006-2-11 22:02:17]at:2006年02月08日 下午6:02

笑笑生-评论

一篇不错的散文,喜欢。
  【洗却铅华 回复】:呵呵,过讲了,谢谢鼓励! [2006-2-11 22:01:12]at:2006年02月08日 晚上8:59

帘外落花-评论

好文字,自然流畅,真实生动,感人
  【洗却铅华 回复】:谢谢!你的肯定是对我最好的鞭策! [2006-2-11 22:03:20]
  【帘外落花 回复】:呵呵,真的不错,看得人心痛 [2006-2-11 22:50:39]at:2006年02月09日 凌晨1:49

逸竹-评论

喜欢,拜读了at:2006年03月29日 晚上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