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麻雀啊,麻雀楼兰故人

发表于-2006年02月14日 上午10:02评论-3条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十分熟悉的麻雀变得稀少了,在农村已很少能看到它们的踪影,就别说在城市了。要知道,多少年来,它们和人类的关系可是十分密切的。

建国前后出生的人对麻雀的熟悉程度不亚于鸟类专家。说句笑话,他们就是玩麻雀长大的。在小学课本里有这样的课文。下雪天,儿童们扫出一块空地,在木棍支起的筛子下洒上些粮食,然后牵着栓在木棍上的细绳躲在一边候着,待麻雀飞到筛子下啄食时,猛拉绳子扣住麻雀。这就是经典的捉麻雀的游戏。此外上房掏麻雀窝,晚间拿手电到草垛的洞里抓麻雀都是顽童们的拿手好戏。那时,儿童抓几只麻雀玩,家长除了强调安全外并不反对。因为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麻雀一度被划为“四害”,人们必欲除之而后快。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麻雀能捉虫的优点,它们才得以正名而延续香火。

相对于孔雀、丹顶鹤、天鹅等珍稀鸟类来说,麻雀的数量众多且生生不息,在鸟类世界里,它们生活在金字塔的最底层。就象沙漠里的沙子,多到没有谁会去特别留意它们。如果有,那一定出于某种需要。

一直以来,作家们在关注着这些身份卑微命运多骞的麻雀。安徒生写童话《稻草人》,灵感就来自农民用来恐吓、哄赶麻雀的稻草人。著名导演郑君里的经典影片《乌鸦与麻雀》创造了艺术和政治结合的典范,把旧社会的官僚政客比作乌鸦,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比作麻雀。当黎明的曙光来临之际,让他们在压迫中觉醒、反抗,去迎接自身的解放。俄罗斯大文豪屠格涅夫则在《麻雀》一文中歌颂了渺小的麻雀。当他亲眼目睹老麻雀面对猎狗而舍身救子的壮举时,自己的心灵受到了强烈地震撼。他从中深切地感受到,无论何种身份的鸟类,母爱的力量都是无可比拟的。

多年来商贩们十分青睐麻雀。因为以麻雀为原料的无本或低成本生意,给他们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利润。俗话说,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嘛。油炸麻雀、五香麻雀、醋熘麻雀、焦盐麻雀……,吃法在不断翻新,价格也由起初的五角一只涨到了现在的十元一只。在一些风景区的饭店,各种烹调方法制成的麻雀竟被称作当地的特产。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前,仅北京地区每年就要吃掉一百多万只麻雀。若非麻雀有顽强的生命力,恐怕早已被人们吃绝种了。

近十几年来,随着麻雀的命运每况愈下,人们开始自发的保护它们了。据《深圳商报》报道,一对年近七旬的退休职工夫妇,用省吃俭用的退休金从小贩手里买麻雀放生。十年来,他们花掉近两万元,放生麻雀五万多只。于此同时,鸟类专家也不断呼吁要立法保护麻雀。2000年国家开始把麻雀列入了野生动物保护名录,赋予了它们法律地位。但“麻雀为什么日见稀少”的话题仍屡见报端。

2002年5月,有记者到甘肃省天水市的乡镇调查,这里人们司空见惯的麻雀已寻觅不到了,而原来麻雀保护着的洋槐树叶却被虫吃的净光。媒体还报道说,2004年12月2日,由于持续天旱缺水,在广州白云山三台五十平方米的积水洼地里出现了上千只麻雀争水喝的场面。结果,有百余只溺水惨死。

就在今年,女儿到某景点旅游,那里仍在销售被称为当地特产的油炸麻雀。专家们分析说,导致麻雀日见稀少的根源在于其赖以生存的空间在日益缩小。首先,“农村的圈地运动”使各地的开发区象雨后春笋般的生长起来,耕地面积迅速缩小,麻雀的食物少了。其次,“城市的拆迁运动”让钢筋水泥建筑拔地而起,砖木结构的房屋很少了,麻雀们习惯的繁殖场所难觅了。

此外,大量农药、除草剂的使用,人们的疯狂捕杀都让这些小生命处于苟延残喘之中。麻雀,这样一个以数量庞大而赖以繁衍生存的鸟类一旦失去了它的生态优势,它还能在人类社会中存在吗?

近年来,许多大中城市提出要建“生态城市”,也有不少省要建“生态省”。但人们希望的是要把想法落到实处。从1981年国家确定在每年的3—5月开展“爱鸟周”活动以来,已过去了24个春秋。立法保护麻雀也有五年了。但麻雀的命运却没有得到改善。而在瑞士的日内瓦,那里无论是天鹅、乌鸦、或是普通的麻雀,人们都爱护有加,堪称“生态城市”的典范。可见,中国要建“生态城市”很需要从保护微不足道的麻雀做起。

不久前,国内又开展了以“鸟类*自然*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鸟类保护周活动,带给了人们一些深层次的思考。是的,如果有一天生命力极强的麻雀因环境的恶化绝种了,珍稀鸟类还会有生存的空间吗?人类呢?

本文已被编辑[匆匆小语]于2006-2-14 10:44:05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楼兰故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匆匆小语点评:

:)本文的亮点,在于它引用大量具有说服性的文字,通过对麻雀的遭遇从而拓展到对生态环境的忧虑,简而精,形成强烈的呐喊之音!

书剑浪子点评:

以小见大,观点独到。
原创再发之文,在烟雨中不能设为精华。谢谢。

文章评论共[3]个
匆匆小语-评论

:)文章写得很好,但每个段落过长,影响阅读兴趣。我给你重新排了一下,愿不会介意。
  【草木灰 回复】:原创再发。你给精华。猛! [2006-2-14 10:50:34]
  【匆匆小语 回复】:呵呵,欢迎批评指正。但不能让大家错过一篇好文,是本栏的责任!:) [2006-2-14 10:55:34]
  【楼兰故人 回复】:感谢斑竹的指正与抬爱。这让我进一步了解和喜欢“烟雨”了。 [2006-2-15 10:28:55]
  【匆匆小语 回复】::)如果能将好文首发于烟雨,那么,就不会让匆匆为难了!期待再次见到你的文章. [2006-2-15 13:48:56]at:2006年02月14日 上午10:49

静韵随风-评论

不错的文章:)
  【楼兰故人 回复】:感谢鼓励。 [2006-2-15 10:25:27]at:2006年02月14日 上午11:21

夕阳残景-评论

让我想起小时候下雪天父亲用稻谷来捉麻雀的情形,现在想来那也是破坏自然的举动啊。
  【楼兰故人 回复】:人们的认识都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提高呵。谢谢光临。 [2006-2-15 10:24:58]at:2006年02月14日 中午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