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黑房间》1一情怡

发表于-2006年02月27日 中午2:06评论-0条

《黑房间》故事梗概

小说记录的时间是1993-1996年,这段时间正是港台四大天王横行霸道的季节,惹的天下男女一片追星呐喊声不绝。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安徽合肥,合肥有东西南北四门。这里有李鸿章的祠堂,在东门。有三国的遗址,在西门。有着大将军张辽铜像的逍遥净,有曹操暗修古道的明教寺,有曹操点兵的站塘,有包拯的墓,有包河,包河里有荷花,有鱼,环绕市中心。包河通有护城河,曰:南淝河,可达巢湖。

小说写的是我两年半(高一下学期--高三)真实的高中生活。其实写这个小说显的很容易,只要把日记抄一遍就可以了。

小说的主人公是枯瘦的男生马伦。马伦出生于一九七六年,父亲退休,母亲务农,两个哥哥都是钢铁工人,一家人都生活在郊区,就是那种城市与农村的结合处。这个地方的生活水平穷也不穷,富也不富,郊区仿佛是一个容易让人忽视的地方,显然这是一个地区结构上的夹层,倒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郊区的中学学生散漫、不求上进,从初中起就开始拉帮结派,抽烟喝酒,鄙视文化。惟独学习成绩象南淝河的水,就那么平静,没有丝毫波澜。所以马伦羡慕城市的繁华,鄙视农村的落后。

马伦就生活在这个夹层里,胆小、虚伪、幻想、小气、倔强。马伦在初中时喜欢倒腾文字游戏,所以显得早熟,说的话像经过油的润滑,说的笑话也从来不重复。依赖初中的一点底子,高一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就红灯高挂,所以改行学美术,梦想当个画家。马伦开始喜欢标新立异,听摇滚音乐,穿奇特的衣服,说别人听不懂的话,开始学吉他,开始疯狂的写诗。但凡艺术家和多情种是孪生的兄弟。在这个时候,马伦突然开始早恋。夏雨蓉是一名初三女孩,很普通的那种样子:圆脸,梳一个公主头,中等身材。因为经常迟到,被马伦注意到了,经过马伦同学苏雅介绍,两人开始朦胧的初恋。马伦习惯于信纸上倾诉,真正的和夏雨蓉说话时,木纳的很。夏雨蓉表面上虽然普通,但并非是那种顺从的女孩,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马伦简单的头脑思维简直不堪一击,常常大败而归。另一个女孩高晶晶此时弥补了马伦精神上的空白,这个高个子的女孩温柔大方,却病魔缠身,得到的只是马伦的同情和关怀。如此,有性格的夏雨蓉牢牢牵住了马伦。可现实是:夏雨蓉一年后将要毕业,不会继续上高中。进入高三的马伦以为再也见不到夏雨蓉了。那个本已烦躁的暑假,折磨着马伦。。。

小说中,描写了七十年代出生的高中学生的叛逆和梦想。有男生的手yin,有女生的追星,有beyong的歌声,也有《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结尾并非完美,过程依然丰富!

这个小说记载的是一个年龄,是一个季节,是一个回忆!

《黑房间》1

当我们选择快乐时,悲伤也随之而来;在我们赶走悲伤时的那一刻,快乐也很少来拜访了。

历史走到这里,公元1993年,不知为何,竟然停了下来。踏着深秋的枯枝败叶,眼里渐渐逝去的,是季节的昏黄,是丰收的喜悦,是岁月的轮回,还是落日余辉的灿烂与辉煌。仿佛时间喝醉了沧桑,还是无奈偏心了时间,如同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难以实现黄金分割线的定理一样,造就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像极了永远不会相遇的等分平行线。岁月无情,还比不上时间残忍。时间仿佛一个倔强而愚蠢的残疾人,只顾自己,由着性儿撒野,正常人拿它没有办法呀。岁月可以磨和,可以记忆,可以模仿。岁月就像院子里一棵梧桐树,春来发枝,秋去藤枯。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像人的喜怒哀乐,彼此交替。时间是梭,岁月如歌,丝丝缕缕,叶肥而枝瘦,音音呓呓,明月最相思,光阴荏苒,叹吁间,依孤独,不免曲高和寡,醉了相思。秋之心从钢琴家指间瘦了身,柔柔的,纤纤的,随乐符飘出剧院,浮在半空中,踩一朵云,俯瞰大地。音乐依旧,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听者面也柔了,眼也醉了,心就碎了。它降下云,来到人间,藏在人的眼睛里,躲进照片里,揉和于鸟的歌声里,流露在诉说的笔尖下,这就是愁了。马伦被一种鸟叫声催回现实,放下笔的手,展了展,手心里有些微汗,晶亮晶亮的。马伦离开椅子,伸了个懒腰,看了时间——下午四点三十分。窗外,冬日的阳光,已失去午时的温暖,杂着北风含凉的吹着。马伦回到屋内,重新看了看由他亲手编排的小报——《香草》,觉得差不多了,就收拾起来。马伦下楼的时候,碰上下班的二哥马卓,说“咋样?累不累?”马捉说“还好,等着习惯吧。”马伦说:“习惯了就好,”然后一个下楼一个上楼。

这是一个郊区的两层楼房,共六间。后边还有三间旧房,已无人居住,放着不常用的东西。五十多岁的马老汉是这里的户主,退休之余,也下海赚钱去了。他的老伴在这里务农半辈子了。两口子辛辛苦苦拉扯大三个孩子。老大马南已进三十岁了,女朋友也谈好了,只等结婚。老二马卓刚毕业,和大哥一样同在本市的钢铁公司里上班。只是分工不同,马南是坐办公室的,马卓则是一线的工人。 老三马伦读高二。不知是年代的错还是人本身的错,马南、马卓不仅外貌堂堂,一表人才外,还学历高。马南象爸爸,马卓像舅舅。只马伦谁也不象,长长的脸如同通缉令里的马帮头子,黑且瘦,眼睛也小的,有时是双眼皮,有时是单眼皮,伦子说是跟心情有关,高兴就双,烦恼就单。不知那位初学画像的小老弟弟,将伦子没有鼻梁的鼻子画的栩栩如生,且鼻孔微微像上张开,老远就可以看见两黑色的洞眼。古人说,观鼻,头大而富,梁高而贵,惟独无鼻梁而鼻头小最为贫贱,单说那鼻孔朝上,就是无资可聚,散财的命儿。伦子的嘴巴和耳朵跟鼻子眼睛一起在苦窑里挣扎似的,小的仅仅具备原本功能之外,别无其他可夸耀的,只一样,那眉毛倒是浓密威武,且丝连着,有人说这是小气鬼的象征。伦子不服,拿面镜子里里外外搜寻一遍,发现一处与父母惊人的相似,就是口腔上面的牙齿像母亲,整齐白净,下面的牙齿像父亲,如同画家写意的长城城墙,参差不齐。让家人感到一点欣慰的,就是伦子的身高不错,十五六岁就长到一米七五了,与体重就不搭噶了,只一百二十多斤,用瘦长瘦长来形容伦子,不足为怪。三兄弟里,数老二马卓长相体面,方脸大耳,只个子不高。大哥马南倒是俊秀挺拔,男人里不可多得的货色,女人珍惜的好宠物。伦子平时很少注意这些,想不到出嫁娶亲的那一刻,不知道面容的重要,三岁看大,十岁定亲,十六岁成家,那时才知道。只在亲戚走动之间,伦子隐约感到,那些夸赞相貌之辞并非属于自己。

吃晚饭的时候,马老汉一边喝酒,一边说着话,老伴也插着说起田间地头的事。老大老二不说话,偏老三有个毛病,捡别人的毛病。文人说‘拣字眼儿’,就是抠字说。“再过个把月,就又是一个年了。”马老汉说,嘘一声酒已下肚,红褐色的眉毛紧了一下,老伴看在眼里,放下筷子望了一下老三,问:“伦子,你是不是要买件新衣服?”马伦噎一口饭,说:“省着吧。”马老汉又嘘一声,马卓望大哥,马南望三弟,三弟端起碗,出了厨房 。再进厨房的时候,听见爸说:“还早呢。”老伴又说:“谁想急着过年,这不,他最小呢。”马伦在自己的床上,打开录音机听beyoung的歌。家驹磁性的歌声,一直缠绕在伦子心头。动人处,伦子感到左腿有抽筋般的颤抖,伦子开始想象歌者的动作,歌者的生活,一定很美,一定很自由。

次日下午,伦子带上几份《香草》上学。课间,历史老师讲康有为变法,伦子边做笔记,边望着右排女同学玲子的腿,一双穿健美裤的腿,很苗条,很结实 。伦子想起跳芭蕾舞的演员。玲子弯腰拣掉在地上的笔,一弯腰屁股就露了出来。伦子忍不住看了一眼,一种紧绷绷的感觉,直逼眼球。忙收起眼光,重又回到书本上。放学后,伦子在操场转了几转,便准备往林斌的办公室去。林斌和伦子是小学的同学,两家住的又近,关系特好。林彬人清目秀,皮肤也白的,带个眼镜,文雅的很,人也勤奋的。这个男孩上初一时,父亲不幸去世,十五岁的林斌就辍学上班,也在钢铁公司里的厂办当个小办事员。隔壁是打字室,林斌上班已两年多,自然和打字小姐玩的颇熟。伦子知道,从小玩到大的林斌比自己见识深,等他下班再去,自然好一点。伦子坐在草地上看别人踢球,踢的热了,便脱了外衣。伦子天生个高,瘦弱。偏又瞧不起膀阔腰圆的人,无非是四肢发达,大脑简单的动物。伦子扭过头看见,同学杨路正和一女孩说话,杨路一脸的哀求,偏偏女孩子无动于衷。伦子望着想笑,只觉肩膀被人重重一击,像泰山压顶似的,忙用受伤的肩膀往草地上一撑,并扭过头看看是哪个罪魁祸首。“拖你个事?”“我也拖你个事。”伦子面对膀子比自己腰粗的周涌,厌瞪了一眼。继而扭头又看杨路。“啥事?你先说。”伦子指了指杨路说:“那女孩是谁?”“是初二年级的,刚认识,挺倩的。”伦子又问:“杨路欠他啥?或错了啥?”周涌摇摇头,拾起外衣说:“是欲罢不能吧。简单一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伦子想:杨路前些日子不是有女朋友了吗。抬头想问周涌,周涌望着伦子询问的眼光,伸出一个手指头放在嘴唇边,说:“no。”伦子把想问的话又噎了回去,回头望望杨路,继而又问周涌:“会考复习的咋样?”周涌无奈摇摇头手:“听天由命吧。”周涌言出事实,自己的成绩规矩的像日历上的日期,只盼望能拿个高中毕业证。所以生活仿佛是一种等待。老天有眼,给了周涌一副好面相。刀刻的脸型,眼睛瘦弱而明亮,奸细内陷。鼻子分外坚挺,像‘大卫五官——鼻子’的复制品。身材结实,且高大。一上高中,众生惊呼,恰逢班委选举,体育课代表非他莫属,无人吱声。唯女生第二偶像,相貌表现性格,性格与体格同行,周涌不苟言笑,独断独行,处处留名。扬路是上海人,父母下放在本地,也就没有回去,落地生根了。生了扬路这个独子。所以扬路继承上海人的聪明精干,也传达了上海时尚的信息,穿衣打扮、抽烟喝酒、花钱不算、见色就乱。小眼小鼻子小个头,嘴角笑时,常神秘的翘上一翘,仿佛所有的谜语都在左上角位置,头发卷的并不厉害,还是用发胶梳直了,发誓一定要养长发,这也是扬路的一个希望。希望往往不只一个,扬路有许多希望,比如当球星,娶几个老婆,赚很多钱,然后使劲享福。人的奇怪想法,连上帝也猜不透,他只有不停满足这些需要,没有时间和理由去发问这到底是为什么,怕招惹信徒,对自己起疑心,就不相信自己,那自己不就完了?就像刚起家的商人,进了许多的货,因为不了解客户的需要。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信誉。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6-2-27 15:08:08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一情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欢迎你新朋友!
你的文章在下面这个网址上发表过,同是一个网名,故把你这烟雨中的“原创首发”改成“原创再发”了。
http://bbs。cnhubei。com/dispbbs。asp?boardid=262&id=30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