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春到城隍庙南山孤独人

发表于-2006年03月02日 中午12:01评论-3条

现代美学家说:距离是一种美。我认为:距离之所以是一种美,是因为距离可以产生浪漫,而浪漫是一种美。浪漫可以产生丰富多彩的想象,可以讲出娓娓动听的故事,可以奏出动人心魄的乐章。一切空灵虚幻的美,朦胧诗意的美,都因为有了距离才产生。所以,当在媒体上看到外地许多城隍庙被重新修复时,城隍庙——这个与我在时间空间上,有很大距离的传统名词,就在我的胸中产生了激荡,我要去会晤身边的浪漫——商州城隍庙。

是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一个清晨,携友人一道,来到位于州城南街的城隍庙遗址。凭我那浅薄的历史知识,我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每一个府州县都有一座城隍庙,城隍庙里供奉着城隍神。在隋唐以前,城隍神的主要职责,是掌管守护城池。到了唐代,受当时盛行“人之正直,死为冥官”的信仰,老百姓认为,那些生前为人正直的人,死后才能被奉为城隍,所以,又把一切人们不能理解的现象,化作水旱吉凶、冥间事务寄托给他。百姓们希望他剪除凶恶、护国安邦、旱时降雨、涝时放晴,并管理一方亡魂。这样,城隍就成为直接对上天负责的地方最高神祗了。

友人叩开了有些破败但却紧闭的大门。知道了我们的来意,守门人高兴地领着我们在这遗址上参观并讲解。举目四望,整个院落占地十亩大小,弯弯曲曲的围墙已经圈起,大部分地方还是荒草萋萋,荒草中堆满了残瓦断椽。紧贴着院墙外面一幢幢现代建筑,越发衬托着里面的荒芜和落寞。要不是大院前半部分刚刚修复、还没有着色油漆的四座殿宇,谁还能知道这里曾经有过的热闹辉煌呢?

“地方小多了!”守们人感慨地说:“我记事的时候这里的香火还很旺,逢到庙会日,街对面的戏楼上还经常唱大戏。现在戏楼破破烂烂,一些庙产还正在收回的过程中”。守们人说的大概不错,庙宇对面的那棵古槐,可能还记忆着这里的风风雨雨,斑斑驳驳树身上,悬挂着的那些红绸黄缎,还在延续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商州的城隍庙确实时也有过热闹。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在登基之初,就开始利用城隍在民间的巨大影响。洪武二年,他对礼臣说:“城隍历代所祀,宜新封爵”。于是各地的城隍,就按照王、公、侯、伯的等级的到了分封。他还下诏,仿照各级官府衙门的规模修建城隍庙,各级官员赴任,都要向城隍神宣誓就职,借助城隍这个兼理阴阳的“监察机关”和“道德法庭”,来强化对地方官民的政治统治和精神统治。商州城隍庙现存的主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建设。现存于主殿前、同年颁发的《城隍神诰命碑》明确地记载着“商州城隍,聪明正直……宜封”监察司城隍灵佑候””。那时的商州城隍庙能不热闹吗?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城隍神的那些职责功能都已经成为过去。今天游览城隍庙,只是想在这个曾经热闹的地方,想象一下已经远去历史,在这个遥远的时空距离之间,幻想一些浪漫的故事。同时,作为历史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希望商州城隍庙,就像上海城隍庙、西安城隍庙、三原城隍庙那样,成为人们休闲的一个去处,成为人们缅怀历史、放飞想象的一个去处。好在,出得大门,我看到了《商州城隍庙博物馆》的牌匾已经挂起,我才有了“春到城隍庙”的这个题目,这个心情。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南山孤独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薄云残雪点评:

古老的庙宇,清新的文字,一如春到城隍庙。

文章评论共[3]个
步月寻花-评论

迫切需要解决的话题,好!多少的文物在风雨中斑驳,多少的文化荒草中断裂,幻想远去的历史之浪漫,却无迹可寻。春到城隍庙,应该保护曾经的浪漫,心却有些迷茫。
  【南山孤独人 回复】:谢谢您的关注了,您的评论,让我感到非常的亲切 。 [2006-3-3 8:16:48]at:2006年03月02日 晚上9:01

千叶红-评论

多少文物古迹都被风吹雨打去。。。
  【南山孤独人 回复】:所以就应该长去凭吊,在这个远距离中,感悟好多东西,产生好多联想,体会一些美好。谢谢了。 [2006-3-6 11:48:00]at:2006年03月05日 晚上10:32

张贤春-评论

距离是一种美。
比如读这"遥远"的文字!
  【南山孤独人 回复】:谢谢张哥。总是给我鼓励。另外:收到我的地址没有? [2006-3-8 17:09:10]
  【张贤春 回复】:收到.9日寄出. [2006-3-8 19:55:06]at:2006年03月06日 中午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