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祭念至爱
作者:南宫钰
此时在成都的一座幽静的院子里,在书房有一个面容非常俊美的男子在画一幅山水画。如果现在有人走近看的话会发现这是蜀地眉山的景观,望之跃然纸上。与泉水叮咚,垂柳坠地,菊兰盛开的山下风光差相仿佛。
这时寂静的园内传来敲门声。“父亲,我可以进来吗?”那位英俊的男子对窗外的男孩说“诚儿你进来吧。”
孩子看来八,九岁年纪,脸红唇白,非常俊美可爱。
男子走了过来抚摸那孩子的问道:“你的母亲们和兄弟姐妹待你可好?”那孩子答道“他们待我好极了,只是我很想母亲”。
说着泪水不禁流了下来。此时身穿白衣的男子不觉感到心痛。于是他蹲下身抱住了孩子,不知对男孩说还是自言自语道:“这都怪我,当时没有听你母亲的话,不相信黄巢会杀我,而且当时我正在练功的紧要关头。你母亲为了救我才会死的,多少年来我一想起她我就后悔不已,为什么当时我会那么固执,如果我当时听了她的话。也许你母亲就不会死,倩儿啊”。
男孩懂事的对男子说“父亲,母亲从来没有怪过你,你不要过于伤心”。
男子止住快要流下的泪水对男孩说道;“走吧。我们一起去看望你的母亲吧。”
不久他们来到了一座庭院内。那院子的入口处有一个匾,上面写着倩院。四周有着从各地移栽过来的青松翠竹,园内花朵竞相开放也有石砌的假山和泉水,中央的碑文上写着“李无言爱妻倩儿张氏之墓”。
此时再也止不住的泪水从脸颊边滴淌下来,那英俊的男子一只手抱着男孩用自己都不知是走还是跑的步伐冲了过去,用另一只手抱住碑文。
想起了与爱妻相娶的点点滴滴,仿佛一刹那间所有的回忆都涌入心底,心变得越来越痛,多少年都想流的泪水终于不断的涌出,口里喊着爱妻的名字“倩儿”,终于累了,孩子也哭的累了后睡着了。这时他才清醒过来,在那孩子额头上亲了一下,心里不禁又有了些喜悦,毕竟倩儿留下了他们的结晶啊!
出去时步伐变的轻松了起来,静静的看着孩子,心情不禁有些愉悦。
走到书房时看见几个美妙绝伦的女子坐立不安,时不时的用焦急的目光向外观望,他看见后瞬时明白必定是她们怕他过于伤心,过来安慰,可是又了解自己的性格,于是只有在书房中等待,肯定是又等了好久了。
明白了这一点,他很快走了进去,说:“让你们为我担心了。”而那些女子听到他走路的声音后,立刻起了身来,看到他轻松的表情后,都松了一口气,对他说:“夫君,你没事吧!”那男子以微笑作了回答,这时其中的一位高贵典雅的女子神色中有一些不安,脸上的目光旋转不定,立刻引起了男子的怀疑。
于是他问道:“凤影,发生了什么事了?”女子迟疑了许久后,终于下定决心,脸上尽是担忧之色,周围的人也很不安,好像害怕什么,“母亲和祖父让你不要过分伤悲,还有就是午后我们在整理书房时,在橱内发现了倩儿的遗物,我们思之再三,还是交给你。”说着走向屋内,不多时取出一个小铁盒,男子脸上露出惊喜神色,随她进去,打开,盒子内有一锦帕,还有信笺等,都是和倩儿互赠之物,他很快打开了书信,只见上面写道:夫君见信如见妾身;妾陪君一十四载,今夜思君不见君。如来生有缘与君在会,妾本烟花女子,父虽为士子,然家景落魄,幼年即流落于秦淮之畔,今生最幸之事莫过于识君伴君,君救妾于水火之中,君待如知心之人,纵使与凤影姐姐相比也差相仿佛,妾本出身娼门,而君从不曾以此为弃,吹箫伴妾琴声,写诗为妾作曲,与妾共度与山水田园之中。替妾梳发,为妾熬药,赠妾以玉指,十数年来待以己身且过矣,每每写诗时担心切身无法入眠却独自到园中思索,妾刺绣为妾拿针纳线,绘妾图于画中,从古至今待妻无过于此也。幸妾为君产下一子,使君日后不会太过于伤心,一旦离君远去又不禁心痛不已。不忍离君弃君,但君之身关于天下之人。与君相伴和其幸也,虽九死犹未悔,今夜妾近瞧君面,妾死后善待己身。不要以妾身为念,妾在地下才会瞑目。别了,夫君。
伴君十四年二月三日记男子看到“再会时……”泪水已涌流不止,当看到“心痛不已时……”不禁感到万分心痛。读之后久久无语。面色变的苍白。而此时男孩也拥了过来,而众女子都深思恍惚。当看到他终于睁开眼后赶快把他紧紧抱住,仿佛担心失去他的样子。良久之后他说道:“让你们担心了,天下不如意之事十有其八。我现在居于这里已经足够幸运了。哎,你们不要哭了,倩儿去了,我们还要生活啊。死者已矣,生者还的度过。”
其他人看到他们俩的定情信物不禁又是感到为倩儿的离去惋惜,又有丝丝羡慕之情。而此时男子仿佛想起什么似的招呼家丁为琴儿的归来做准备,并欣喜的对夫人们说道:“琴儿和达儿快回来了,我们一家人终于相聚了”。说的话仿佛似一个孩子的话。而王府里面也开始了忙碌。而身心疲惫的男子好像又恢复了精神。
这时在远方的少年兴奋的大叫“真的”。
过了一会他平静了下来后,对面带微笑的母亲说道:“我怎么会怪你呢,在这样的乱世能生存下来已经不错了,何况父亲一直待我很好,我也为自己有这样的父亲感到自豪,只是为了我们苦了你和父亲了”。看了一旁的母亲后说道:“其实我很早就开始怀疑父亲是他了”。
听了这句话后不禁惊讶之下咿了一声。
李孝达:“我从你珍视父亲的诗,词,画,甚至想知道他的消息知道的”。
听到着句话后张琴儿明白了于是欣喜的问道:“你怎么看出来的”。
他答道;“父亲的画固然无人可比,可是父亲的诗歌却不如李,杜,只是与小李,杜差相仿佛,你却十分钟爱,至于词曲只是居家之作,书法也只是中上而已,你又眼光如此之高,所以我想只有一个原因能够解释,那就是。”
说完后笑嘻嘻的看着他的母亲。
本文已被编辑[一声叹息]于2006-3-4 20:02:59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南宫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