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 挂
“牵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是:“挂念”,而“挂念”呢?则为:“因想念而放心不下”。那么,我们因什么而想念,进而放心不下呢?人为万物之灵长,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能思维、善语言、会制造并使用工具。能思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想念”是思维、“放心不下”是思维,只要人间有亲情、有友情、有爱情,只要情之所系,必不缺少一种叫“牵挂”的情感。时空的距离无疑是巨量的催化剂,因为远方有亲人、有友朋、有恋人或配偶,有想念的人存在,所以我们会想象他们对我们的好,我们把关爱、寄托、勉励、慰藉、倾诉等等一古脑地填充到这份想念中去;因人生不如意事颇多,所以我们放心不下,牵挂就成了我们人生旅程如影随形的伴侣,不离不弃,同甘苦而随忧喜。
当我们呱呱坠地前,父母就早已牵挂了;当我们牙牙学语时,父母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了,这个“望”就是牵挂啊!当我们背着书包上课堂,当我们走出学校上社会的大课堂,“当有一天,你在梦中呼唤一个陌生而年轻的名字,那是妈妈的盼望,妈妈的盼望是妈妈的欣喜与忧伤,”这都是牵挂啊!当我们的孩子开始学爬、学说话,当我们的孩子教我们七个字:“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们将重复着父辈的欣慰与苦恼,不管它五味杂陈,我们的牵挂总是一种挺重要的调料,其实,它有时岂止是调料,简直就是五谷,或者夸张地说,就是生命本身。
您现在读的是一个既当儿子,又做父亲的人写的小随笔。他是作者,何尝不牵挂读者?他希望读者诸君“心有戚戚焉”,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的人在严冬依锅炉取暖,有的人在酷暑靠空调获爽,而我的小随笔,我所说的牵挂,既不是锅炉,也不是空调,它只是您偶尔一瞥的林中鸟,它不知飞向哪里,只是不倦地飞,飞到一个名叫心的地方,一个心的别名叫牵挂的地方!
“牵挂”在我们心中的解释是:彼此被一根无形的线牵着,这根线要多长就有多长,要多结实就有多结实,线上挂着的是一颗颗比珍珠还要珍贵的千万倍的思念念珠。我们多少次念念有词,我们多少次念念不忘,不管是隐藏于心,还是发之于口,形之于纸,它都伴随着我们的人生之旅!不管到海角天涯,不管头上青丝变暮雪,我们都铭刻着它,------牵挂。
去 远 方
为什么要去远方?
因为远方有一个你想象的空间。说它是梦想也好,说它是幻想也罢,用痴心妄想、胡思乱想形容也不可怕。关键是那种想象诱惑着你、牵引着你,使你终于下定决心,——去远方。
怎么去远方?
如果退回百余年,你肯定就要么骑驴、马,要么坐马车去。总之,什么“晓行夜宿”、“风餐露宿”、“风尘仆仆”、“披星戴月”、“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等是免不了的,更打动人心魄的将是“临别赠柳(谐‘留’音“)”、“每逢佳节倍思亲”、“浮云游子意”等等经典情结的千样缠绵及百般咀嚼。现在是高科技的年代,各种交通工具助人一臂之力,如飞机的翅膀代劳了人长翅膀、车船的轮与桨代劳了人走“十一路车”。总之,人要去远方,更方便了,地球更像一个大村落了。我已不记得你怎么去的远方,只铭刻曾经的你朝气蓬勃,如今的你饱经风霜,但步入中年的你,心态是年轻的,没有被困难压垮。你对困难的态度是愈挫愈奋,不管成功与否,努力是不停止的。
远方的你还好吗?我一直是牵挂你的。我想通过网上的文字,告诉你我的思念,也许这种表达解决不了你生活中的实际难题,但它至少表明在茫茫人海中有一份牵挂是可以加上烙印的。距离是平淡的,也是神奇的。我突然冒出好多诗句,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等等,太多太多,过江之鲫,想抄给你看、“炒”给你吃,佳句如佳肴啊,秀色也可餐。“食无定味,适口者珍”、“爱无定律,应心者贵”啊!
远方的你还好吗?我一直是关注你的。我想通过心灵的文字,话你知我的祝福,或许这样表示能给你的奋斗旅程多一点支撑与慰藉,或许这样表白能给你我的友情增添“君子之交淡若水”的温馨味道。
你去远方!你追寻你的梦想,你执着地将守巢的梦想化作飞翔的翅膀。你会成功的!我和你的其他朋友一样,我们都衷心地为你祈祷,愿天道酬勤。我们都渴盼听到从远方传来你的好消息。
农 家 乐 的 启 示
农家乐已成为一种风潮,一种时尚。
经营者借用青山绿水,利用城市人们追求清新和新鲜、健康与野趣的特点,在自驾车可及的地方,堆石砌墙、垒锅起灶,挂一二酒幌,远远相招;服务员穿印花衫裙,宛若宋元之阿娘、明清之小娇。什么叫“走地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什么是“农家肥”施过的菜?您走一走、看一看、摘一摘、尝一尝,就一目了然、一饱口福了!
刚才说的是“靠山吃山”,而“靠水吃水”者,则“渔家乐”是也。虽经营路数有别,但其理一也。他们都是在打“生态”牌、“健康”牌、“休闲”牌,他们都迎合了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 引领了一种风潮、推崇了一种时尚。很多农家乐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与现代的娱乐项目相结合,走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的新路,如舂米、磨豆腐;对山歌、抢亲;喂鹿、骑马、识中药等等,不一而足。
有不少贫困山区因农家乐而带动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仅靠种地谋生的经营模式,真像鲁迅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很多农民兄弟因此上了小康之路,对于我们其它行业的人来说,是应该有经验供我们借鉴的。
首先是:要有敏锐的嗅觉。“一着鲜,吃遍天。”我们捕捉其它机会,也要像抓住商机一样,看准了,就要试,不瞻前顾后,坐失良机。只要不怕失败,勇于承担,天道总会酬勤的。
其次是:要有敏捷的能力。行行有学问,行行出状元。将所想化作所为,肯定比把所为变成所思困难,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不能知难而退。就像打仗积小胜为大胜一样努力吧。
最后是:要有发散的思维。不管身在什么行业,无论心向什么职业,思维不要自我设限,要拓展,要有更大的空间。农家乐是典型的成功案例,在看似挺贫瘠的地方,在貌似七弯八拐的偏僻之地,闯出了一番有为的天地!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人还是那些人,可观念的转变、理念的新颖却带来了多大的改变!生活也由此得以改观!
朋友们,让我们将农家乐带给我们的启迪,化作我们改善生活的动力。在经过努力,得到丰厚回报后,我们该是多么快乐啊,那将冠以什么“乐”呢?
本文已被编辑[暖玉]于2006-3-8 15:47:18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折柳心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