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知足常乐南山孤独人

发表于-2006年03月10日 下午3:11评论-7条

近读一首《知足常乐》歌,颇觉玩味。其中几句歌曰:“想想疾病苦,无病既是福;想想饥寒苦,温饱既是福;想想生活苦,达观既是福;想想乱世苦,平安既是福;想想牢狱苦,安分既是福;莫羡人家生活好,还有人家比我差;莫叹自己命运薄,还有他人比我厄……”。这里,作者用类比的方法,表达了他对无病、温饱、达观、平安、安分的认识,对现有收获倍加珍惜的心态,对目前成果尽情享受的情怀。从而引出了“知足常乐”这一人生过程中的哲学命题。

我认为,应当把“知足常乐”一分为二。先是“知足”,再是“常乐”。“知足”,是人们认识社会,把握心态的一种智慧;“常乐”是人们认识事物后,如何处世的一种精神境界。

一个人来到世上,无论他自己还是他的父母,都希望他能在这个短暂的时光中有所作为,立大志创大业。但问题是,这个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一个人的理想和认识,总是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牵制和束缚。就犹如“火可灭,不可使之寒;冰可消,不可使之热”的自然现象一样。一个人,如果不能用智慧来分析认识自己,而一味地去进行盲目的争斗拼搏,同时,又因为这些不切合实际的动作,不能达到自己所需求的目标,从而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整日里处于痛苦状态,那他一生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就没有可取之处。如果能够用理智的方法,分析自己的长短优劣,就能在不利中找到有利,在不足中找到知足,在不乐中找到欢乐。

西汉时,汉武帝有一次到廊坊地区视察,看到大大小小官员队伍的最后,站着一个白发苍苍但品轶很低的官员,感到很惊诧。他问这个官员:你年龄这么大,为什么官职这么小?这个官员回答:臣叫颜肆,是汉文帝时候进到官员队伍的。当时,文帝喜欢用老臣,而臣那时候年轻。到了景帝时,臣的年龄虽然大了,但景帝喜欢用文臣,而臣是武将。到了陛下您的时期,虽然陛下喜欢武将,但您更喜爱年轻的武将,而臣年龄却老了。就在这阴差阳错的过程中,颜肆从一个少年成为一个老年,但他能在这些不足中,找到满足,兢兢业业,通达明智,虽然官职没有升上,却在当时人的年龄普遍偏低的生活环境中,活到了白发苍苍。这不是人们常说的:上苍给你关闭了一扇门,肯定会给你开一扇窗吗?

有人说“知足常乐”是一种不思进取,一种停步不前的思想方式,但我却认为,“知足常乐”更是一种处世的智慧,一种进取的方法。“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达到身心康泰,无求达到品格高尚,这不就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追求吗?用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可以对“知足常乐”作出一个新的理解:经济学讲资源匮贬如何分配,而“知足”正是在有限资源和无穷欲望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用现代心理学来理解:所谓“知足常乐”,就是尽量使自己的承受能力,与需求保持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

其实,知足不知足,是由不同的欲望层次所决定的。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各种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聪明的处世方式应该是:相对的知足,绝对的追求。知足常乐,就是对生命的当下肯定。就比如春风和煦、桃红柳绿,就要对这些美景看够享足,然后以充足的心理准备,去迎接绿肥红瘦的季节到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南山孤独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流泪的木偶点评:

万事皆是循环不息的。或许只有不思进取之后,才能将它演变成处世的智慧。就像台阶,如果想要从一蹦到十,那结果是相当惨痛的。心态也一样,要一步一步的蜕变,正如只有将死之人才能参透人生真谛一样。

文章评论共[7]个
ziyan0826-评论

知足常乐,那是一种难以到达的境界!
  【南山孤独人 回复】:非常感谢对我文字的点评。这个境界,是非常难以达到,没有人生积累,就连认识都比较难。 [2006-3-13 17:45:48]at:2006年03月10日 晚上8:27

浅浅回眸-评论

知足常乐,却又有多少人愿意?
  【南山孤独人 回复】:有超前的愿望,就有超前的烦恼。这个道理,我想可能有很多人能理解。谢谢关注。 [2006-3-13 17:50:39]at:2006年03月12日 凌晨3:44

千叶红-评论

人心不足,难以常乐啊:)
  【南山孤独人 回复】:谢谢mm。看历史,又这么一个现象,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很多人到了老年后,转向了佛教。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只有经历了,才能有这种认识。 [2006-3-13 17:59:24]at:2006年03月12日 晚上11:23

瞎眼的傻丫头-评论

知足就是一味的不思进取吗,有时真的会糊涂了…
  【南山孤独人 回复】:傻丫头,这种理解不对。知足是对眼下的肯定,是在寻找一种平衡,是在积蓄一种力量,然后还是要进取的。感谢光顾。 [2006-3-16 12:03:30]
  【瞎眼的傻丫头 回复】:哥哥说的是,可能是自己一直没找到前进的方向,过去也一直是在消极人生,以后应该不会了。谢谢大哥“知足是对眼下的肯定,是在寻找一种平衡,是在积蓄一种力量,然后还是要进取的。” [2006-3-16 19:13:36]at:2006年03月15日 下午6:35

张贤春-评论

人到无求便是佛!
  【南山孤独人 回复】:妙语,也是人生的体会总结。谢谢。 [2006-3-17 18:18:36]
  【张贤春 回复】:不好意思,是抄的. [2006-3-18 15:32:02]
  【南山孤独人 回复】:贤春兄您好:大作已收到,是在前天。不知道咋走得这样慢。拜读后再做点评。 [2006-3-30 16:08:04]
  【张贤春 回复】:好在收到了,谢谢! [2006-3-30 18:55:35]at:2006年03月16日 中午2:17

白雪飞扬-评论

赞同你的观点:知足常乐。不难达到!
  【南山孤独人 回复】:就像您观梨花一样,是一种心理上修炼和品味。谢谢您了。 [2006-4-14 9:40:46]at:2006年04月07日 下午6:39

shshsh山山水-评论

老师:您好!
   我想知足常乐,是不是向您说的那样要在"在不足中找到知足,在不乐中找到欢乐’?
         还是要满足现状?
  【南山孤独人 回复】:谢谢!千万不要把知足常乐看作是满足现状。它是一种心态的两个过程,先要知足,然后是常乐。是深层次认识问题和积蓄力量的过程。 [2006-6-16 8:42:16]at:2006年06月13日 下午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