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诚而憨之类也;猫,滑而佞之类也。”此常论。
然余思之再三,甚觉有悖于常论。
人之于犬、猫,是以上下级而论。自是上下,则有别焉。
猫不明其理,自以为宇内之大,为其独尊。以己思而表,其性为直也。是以常将人玩弄于股掌之上。此举非其思之再三,乃其不善隐性而已。似于垂髫,所以余谓之憨。
犬明其理,是以常随于人之后,只当其仆。虽以为其乃独尊,而不表,隐之甚深。是以虽未玩弄于人,而不表其思,则显之本似之官宦。所以余谓之佞。
人喜于隐,而恶于表,乃其性使然。人以为四海之内,为己独尊。只有人欺物,而未有物欺人。即是以为本末倒置,则乱矣。猫未能得人之性,而时悖于人之思,此所以人恶之。犬明矣,则人之思乃其之思,非敢有自思也,此所以人喜之。
余甚觉万物之间有似于人与人之间,今乃以一文言余之谬思。若有得于文,余则觉不甚感激。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岸芷汀飏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进入岸芷汀飏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芳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