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一 堂 课
听一堂课。
那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老师讲的课。
课程本身是枯燥的,但在这个导游的带领下,漫步于学习的旅程却是生动的、轻松的,用如沐春风形容不为过,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听一堂课。
那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
虽然哲学的术语繁多,多义、歧义性极强,而且在社会上的实际应用性极差,但我喜欢它。从中学到大学,从机关到公司,我都一如既往地把钟爱奉献给它。不管它叫“爱智慧”也好,不管它叫“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也罢,乐意捧着它,时常做笔记、写心得,沉浸在似乎超凡脱俗的境界里,给人以心灵的慰藉。以我纯粹门外汉的陋见,孔子晚年之所以学《易》不辍,陶然自得,是他明白了《易》中深远的哲学意蕴。他由最初的入世从政,到“诲人不倦”地实践着教育学,他重建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不懈努力是贯彻始终的,而在晚年他喜欢上了《易》,他将俗人视之为卜筮的书,重新继承并弘扬它哲学的光芒!有人曾调侃说:“哲学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我想这就是它的微妙之处啊,这就是它吸引我的地方。庄子曾借寓言阐述过“无用乃大用”的观点,空谷足音啊。在市俗眼中,哲学的确是“无用”的,好多奔走于权钱之途者对它的“大用”肯定是嗤之以鼻的。
听一堂课
那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老师讲的课。
他个子并不高大,长相也一般。但他总是带着青春朝气笑容,加上常穿一件深蓝的风紧扣严谨的学生装,所以,看起来不像四十岁的中年人。他的出经入典很自然,不像獭祭那般刻意。他的举例真的像妙语如珠,将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习焉不察的事情联系到哲学的术语、哲学的原理、哲学的方法,娓娓道来,举重若轻,让人茅塞顿开,有拈花微笑之感。怪不得人们说十几岁和二十几岁读书不一样,二十几岁与三十几岁又有不小差异。诚哉斯言。读书是这样,讲课、听课何尝又不是这样?丰富的社会阅历与丰富的读书经历一样,都是课堂,只要专心致志、术业有专攻,都会其效显著、其果丰硕的。
一堂课的时间并不长,一堂课的内容也有限,但一堂课让人回味、让人受益匪浅的时间却可以很长;它的内容既如果肉、也如果核,既能享眼前之口福,又能未来之心福,它可以是无限的。
一堂课结束了,结束在十年前,但它好像还浮现在眼前。我觉得很多老师真可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们做到、或正努力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还在教书吗?家乡的风吹白了他的头发吗?家乡的雨还让家乡的泥泞路湿滑吗?
一篇散文该结束了,结束在细雨绵绵的今夜。尊敬的老师,如果您能在网上看见,那么,这将是我对您默默的祝福!我祝愿您身体安康、工作顺心、生活幸福!
我 喜 欢 教 国 际 象 棋
我喜欢教国际象棋。
我喜欢教小孩学下国际象棋。
我自编了《认子谣》:“国王头戴大王冠,王后全身巧打扮。车像城堡稳如山,骏马昂首踏关山。象披教袍好庄严,兵顶圆盔勇向前。”我还编了《走法曲》:“不管直线与斜线,国王只走一步间。王后走直又走斜,威力最大功劳建。战车横冲又直撞,面对斜线干瞪眼。骏马只走‘日’方向,并无蹩腿来设限。横直线路象无缘,但在斜线放冷箭。小兵直走却斜吃,下到底线可升变。”
国际象棋在世界上有极为广泛的爱好者,在欧美、在亚非拉,只言象棋,勿须冠以“国际”二字,我国这么称,是相对中国象棋而区别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深入,国际象棋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我国目前已有了女子的团体及个人冠军、男子的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山东的卜祥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年纪最小获得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称号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国际象棋是立体的,是在格子里走的,它的形象性明显优于中国象棋的文字性;它的没界限,任何棋子满棋盘走的理念是多么地富有启示意义。如王没有什么九宫限制,如兵到底线不成为老兵,给它加封晋爵的机会、给它冲锋陷阵后得到回报的机会,这难道不给我们以好多启迪吗?
我现在羊城,正教着几个同事的小孩,我多么开心啊!在单后十步内将死单王、单车十六步内将死单王、双象十四步内将死单王、什么是西班牙开局、什么是法兰西防御、什么是古印度防御、什么是对王、什么是正方形法则等等的乐趣中陶醉,乐而忘忧,实乃“棋乐无穷”也。我是学中文的,我的记忆力不算差,例如,篇幅第二长的唐诗《长恨歌》我能脱口而出,全背下来。我不仅教棋,更重要的是教小孩从小养成好习惯。曾经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例。有个出名的棋手,由于从小毛病不改,长大后就吃了亏,教训可谓深刻。虽然他是下围棋的,但下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他喜欢滑子,即先“啪”地按下子后,一路推子过去。显然,这是不好的习惯。从比赛规则来说,是禁止的;从尊重对手角度说,干扰其视线、影响其思考,也是不可取的。有一次比赛,他落子后正准备滑时,对手赶紧按住他的手,大叫:“裁判、裁判,他是下这里的!”结果不言而喻,他输了。其实,他并不输在此时,他是输在年幼时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上!我不仅教小孩学棋,更重要的学做人。我除了教唐诗外,还能辅导作文,使小孩由畏虎者而变为武松,使小孩由惧风浪而化作若驾轻舟。总之,我教小孩下棋,又不全教下棋,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好像过去教武功的师傅和盘托出而无丝毫的保留。
我再一次说我喜欢教国际象棋。我再一次说我喜欢教小孩学下国际象棋。我渴盼教更多的小孩,热望结识更多的志同道合者!我的心声化作的文字是不是石沉大海,我洗耳恭听、侧耳聆听、竖着耳朵听,我是否能听到更多更强的回音?
-全文完-
▷ 进入折柳心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