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年过,年年各不同。看着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不禁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看着“年”在一年年变着,带领人们从一个时空走向另一个时空,从原始走向文明,从文明走向富强,从富强走向永恒。
七十年代:小时候,喜欢过年,盼过年,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更有一年才有一次的压岁钱。放鞭炮、点花灯,吃冰糖葫芦。
九十年代:参加工作后,同样喜欢过年,盼过年,和亲人们团聚,可以开家庭时装展览会,和亲人们交流一年来又做了几十套衣服,更重要的是可以收获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亲情。和亲人们去上山祈福,一起贴春联、包饺子,更用上了移动通信手机,让我尽情表现我很酷,我有手机。
现在,日益麻木的生活,行尸走肉的生活,怕过年,怕见人,怕过年要给别人压岁钱,怕过年要花很多时间去打造寂寞无味的生活,也许是天天有好吃的,天天都可以穿新衣服,所以过不过年,只能说是一种说法,于是今年,过年不穿新衣服,就在网上一个人团聚,为自己又大一岁而叹息。看着堆成山的衣服,看着数不完手机,什么都不想做,打个电话就可以让人送饭到家。手机视频也一一展现我很牛,我很有钱,可更无耻,我不要脸,我麻木接近死亡,六亲不认,心想无知。
回家过年,过年回家,也许成了人们最大心愿,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人们不会在意那几百上千的路费和花在路途上的时间,因为也许只是看上一眼,住上一晚,吃上一顿团年饭,说说心里话,比吃好的,穿好的,花天酒地的刺激生活好上千百倍,因为亲情是最伟大,也是人们最向往的。于是年年岁岁今朝,一年更比一好。只求个平平安安,幸福一百年。
年很远,我很近,一封家书,带着多少思念;一声问候,带着多少真情。新年就要到了,可是过去的那种盼望和高兴,慢慢的淡了,也许是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每天都可以吃好的穿好的,所以过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在是为了吃好穿好,而是为了一种团聚,让远方的亲人们团圆在一起,互相交流一下一年的生活状况。
远去的记忆中的年,是一种人山人海,有许多民俗活动和爆竹声,随着人们生活格局的改变,鞭炮在我们这个城市不在是那么热闹,而看花灯写春联的活动也渐渐淡了下来,花灯一种只属于过年才有的风景却变成公园的招客手段。花灯年年有,年年各不同。花灯我们只有过年时才会看到它,平时并不多见。小时候记得和父母一起去看花灯,就人山人海里挤呀,如今除了人在,灯已经看不到了。
变年变脸,已经变得我们记不清是什么了,但有一点很重要,人们都有喜欢热闹的心理,因为从原始社会起,人们就是一种群居动物,只不过时代发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将人们分割开来和弱化为二三人的家庭,证明出人情变淡,唯有真情永远。无论年怎么变,回归总是主流,回归那种纯真的才是我们真正梦想的,怀念旧年,渴望新年,祝福中国,年年有余,
年风年俗,保持常新,祝全世界人们都能享受幸福中国年。
-全文完-
▷ 进入纯真真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