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悄然轻去,我感性的伸出敏感的双手缓缓的触摸,却寻不见一方冬的足迹。高挂长空的骄阳用她那源源不断的光辉告诉我,此刻,置身于岭南美玉之间,正欲造访冬之画卷的我,已被春之画卷默无声息的造访了。
踏着春的节律,携着追寻的渴望,我在春之画卷中流浪,最后驻足于玉林师院学术报告厅前。高朋满座,名士云集,校园蓬荜生辉;真知灼见,字字珠玑,尽浴诗性光芒。不才年少,不免轻狂,然而当我亲仰大师神采之时,仍不免为他们渊博的学识而倾倒,被他们厚重的灵魂所感动;不才年少,不免轻狂,然而当我亲聆大师教诲之时,仍不免为他们精深的高见所折服,被他们丰富的人生所感染。我清楚的记得,麻木已久的自己那一刻砰然心动;我清楚的记得,孤傲已久的自己那一刻如此虔诚!
我哭了,以感动的名义。当88岁高龄的著名诗界泰斗蔡其矫诗人坐到话筒前时,还未开口,全场就已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的掌声里充斥着对诗人无比的敬仰。蔡老开口了,他的声音缓慢,深沉,沙哑,刚说了几个字就停下来咳了几下,显然,一个再高尚的灵魂也被岁月无情的镀上了夕阳的色彩;然而接下来他的声音又是多么的苍劲,坚定,铿锵,显然,岁月无论如何也无法逝去一个诗性的灵魂所散发出的夺目光辉!话到第三句,只见蔡老脸色凝重,声音也慢慢由沙哑变得断断续续,最后竟呜咽起来……此刻,全场鸦雀无声,蔡老那金子般的泪花夺出了眼眶,穿越他那张被年华刻满沧桑的脸,最后失足滑落于我的心头……蔡老流泪了!当年近古稀的他的生命凝聚了太多诗性的智慧和人生的艰辛时,他已宛然一首诗,一首说不清题材的诗,而泪光是易安的轻吟,是李白的高唱,是一位伟大诗人最真挚的抒情,是对一个诗性的灵魂最崇高的无声的赞美!坐在蔡老身边的加拿大籍台湾“诗祖”痖弦先生也若有所思地凝视着蔡老,眼角闪烁着晶莹的泪光,我仿佛听到了他讲话的结尾;“我已是一个沐浴在夕阳余辉中的人了,我希望可以在黑夜来临之前,再赶一段路……”我哭了,如此自然而然,如此无法抗拒,因为我漂泊已久的文字的灵魂终于受到了炽烈的诗性光辉的感召!因为太多太多的无法言语的感触与震撼……
我又笑了,以感动的名义。大会的最后一天我有幸以学生记者的身份近距离地接触那些让我至今想起仍砰然心动的名字,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而惊喜、激动和满足却写满了我整天的心情。加拿大籍台湾“诗魔”洛夫,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诗祖”痖弦,华文诗界泰斗蔡其矫,北大博导、现代诗坛先驱谢冕,香港著名作家、《香港文学》主编陶然,文学权威吴思敬,著名评论家、学者叶橹、陈仲义,王光明,张清华,女诗人方明……当一位位闻名遐迩的大师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简直幸福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激动得就象一个孩子,哪里有他们的身影,哪里就肯定有我狂热的追随,惟恐错过一位,惟恐落下一秒。而让我感到意外与惊喜的是大师们所表现出的与所负盛名恰恰相反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怎么也无法忘记,痖弦先生,洛夫先生和谢冕先生帮我签名时认真而耐心的神情;我怎么也无法忘记,方明诗人对我这株文学小芽“真诚的活着,爱着……”的指点;我怎么也无法忘记,自己与著名香港作家陶然先生象好朋友般互攀着肩合影时受宠若惊的微笑;我更无法忘记,合影时蔡老让我依偎在他怀里,紧紧握住我的手的镜头……我笑了,自心里发出甜甜的微笑,就象小孩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糖果,那是一种最纯粹的欣喜与满足。在这次与大师们零距离的的接触中,他们的一颦一笑都在我的脑海里刻下了永不磨灭的痕迹,留下的一字一墨都是对我日后创作源源不断的指点与鼓励,而我相信,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生命中无比珍贵的瑰宝,将在我漫漫的人生长路上永远闪光,指点我追寻着他们的足迹,走向真正的文字殿堂……
陶然先生在签名里这样写道:“青春如诉,岁月如歌,秋光如画,人在画卷中”。因为年轻,我们用青春唱着一支岁月的赞歌;而玉林的秋之画卷又何尝不是因为大师的到来而增添了缤纷的色彩?因为这色彩,我身在这秋之画卷中只会歌唱,不再流浪。
-全文完-
▷ 进入梁达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