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在春天,我们该播种些什么?眼儿

发表于-2006年03月24日 中午1:07评论-7条

春天所到之处,冰雪消融,树木抽芽,鲜花开放。我住的这座南方小城虽久已不见冰雪,可春天的脚步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人们还是很鲜明地感觉到了风的轻柔和水的畅流。在青青草地上,孩子们放飞手里的风筝,那一树一花和满地无邪的笑脸,衬得春更烂漫无比。

周末的傍晚,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相邀吃饭。朋友有一女儿,名晓彤,活泼可爱,读小学二年级,曾听朋友说过,晓彤品学兼优,是小小班干部。席间,我不经意问起:“晓彤,上二年级,成绩还和一年级时一样好吗?”不料,她马上噘起嘴,拉长了一张懊丧的脸:“考一百分有什么用啊,班长不能做了。都怪妈妈,我同学的爸爸交给老师两百块钱就当了副班长,四百块的当了正班长。妈妈一分钱都不交,我只能当小队长了。”我用疑惑的眼望向朋友。朋友无奈地苦笑着对我说:“那天晓彤回来告诉我说班长被老师撤了的时候,哭的很厉害,还对我说了刚才的这一番话。我马上打了电话给她的老师,问是怎么一回事。你猜她老师怎么回答我的,他说‘小学低年级嘛,成绩和平时所表现的小小能力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全部的标准,班长也就是让大点的学生带头遵守纪律,学学乖,没有其他。何况你老公也是个教师,我相信你应该看得到这期间的道理,如今这社会嘛,还不都是这样的。’我还能说什么?哑然。”朋友说钱她肯定是不会送的,可是不知道如何和孩子解释,孩子的心灵受到了创伤,还以为是做妈妈的不疼爱她,而使她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孩子甚至一再强调:某某同学请吃冰激淋大家就都投他的票。面对这足以令她黯然神伤的小小挫折事件和她那理所当然式的索求,妈妈竟欲诉无辞,欲辨无能。说了好多的话,孩子还是对此耿耿于怀,闷闷不乐。是啊,对她说这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吗?还是告诉她如何做人的道理?然而,事实已经摆在面前,所谓的道理是——她的妈妈输的太彻底了。那美丽的安徒生童话书里动人的故事,那些勇敢而善良的人群,都只是童话里的杜撰而已。那光有华丽外衣的故事书,权当成甜蜜的睡枕,一个夜里的梦而已。

我也哑然。顿觉食而无味。朋友孩子那张失落的脸象一把利刃,深深刺痛着我的心。那么,如今的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而生存于这个社会里的人们,他们的心灵到底需要什么去充塞那填补不满的黑洞?都说知识是无穷的力量,然而在这个新新的商业社会,知识和金钱相较之,却显得那么匮乏而无力。相反地,知识招来了孩子们心灵的黑暗!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做人的模范。教师的影响是长久的,面对孩子,我们要教育他们去拥有怎样的追求呢?

这不由使我想起在去年的一个幼儿园家长会上,老师给每个家长分一张纸,这般那般地说了学校里的许多难处,还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让孩子的身心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条件,老师说某某家长代表(当然是市长的儿媳妇或者一些有权势能够‘大方’得起的人士)主动捐款xx元,希望大家能积极响应。说的冠冕堂皇,唯一的目的充其量就是:要钱。果不其然,期末的时候,“奉献”最多的家长孩子,便拿着一张写着“三好学生”的红红奖状高高兴兴回家,奖品自然也多多。其次就是“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以此类推……从楼梯下来的时候,我听见几个家长在议论。

“今年捐的比去年高了,想想也就几百快钱,我们也不能让孩子在老师面前矮上一截啊。”

“是啊,我孩子的班主任让我去单位拿赞助,你想想啊,我又不是挥几个字就能报销得了的执权者,还得请领导吃饭要赞助,还倒不如自己掏腰包呢。”

“是啊,象他们有钱倒罢了,空调、数码相机啊什么的往学校搬,孩子自然就成了老师的乖学生,最宠。我们就拿那么点工资,少了怕太难堪,多了又觉得不值得。就拿出个中间价了。”

“是啊,还有每个学期交几百块钱学英语啊,其实我孩子学了一年,二十六个英文字母还不会背诵呢,也不知道老师教什么。”

“……”

我真不明白,所谓良好的“环境”就是拿了钱去买一些空调、数码相机和电脑,而不惜让家长们想尽办法去拉赞助,为免去孩子招来老师的白眼而掏空腰包,甚至是利用开设“英语”课程的名堂,让5岁的孩子跟着根本不是专业的老师“咿咿呀呀”地去鹦鹉学舌么?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促使人们奋发上进,低级、庸俗的文化会腐蚀人的灵魂,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尊敬的教育者们,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们是否早已模糊了“崇高”的模样?而陷我们的社会于低级和庸俗的境地呢?

孩子太小,自然不懂奖状上那些字的涵义,走出校门,就把手上的那张“废纸”丢弃,而腾出手光顾拿喜爱的礼品。看着满地风起的——没有一点分量的——红红奖状纸,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拿着它时高兴地小心翼翼放进书包,而迥然不同的心情,生怕一不小心就折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荣誉——这小小的奖状是荣誉的象征啊,是努力的所得!拿回家后,亲自用糨糊把它背部涂个清清楚楚,然后工工整整地贴在墙上,从旧的到新的,从低年到高年,贴到黄了也舍不得撕下。一张一张地数着,象在细数自己用汉水的耕耘而获得的丰收。那时候是喜悦的,更是骄傲的。做作业的时候常常抬头看看,以鼓励自己,时时提醒自己,要更上一层楼。然而如今,我看见它们象街上各式各样廉价的宣传纸,光彩夺目,然而很多人握着它连瞧也没瞧上一眼,就顺手扔进了路边的垃圾桶里。我想,它们是否也一样逃不了被塞进垃圾桶的命运?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物质去满足他们的心灵?奖品和生活的舒适——当他们拥有的所有物质随着的生命的消逝而消失殆尽的时候,他们还剩下什么可以拥有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荣誉似乎成了家长们口角之争的或权势比拼的筹码,如今比比皆是的现象,象生活里的一种色彩,已经毫不起眼地存在着。他们是否想过,当筹码越来越多的时候,孩子们的腰终将因无承受负荷而扭曲,他们的心灵也将走上弯曲的道路,在长期这样的恶性循环里,他们象山上的野草,根植了恶习并以理所当然式的姿态在一次又一次获的享受里,加强了自己的目的性,而丧失分辨事非的能力。前面那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已不复存在,因为那一路上没有自己的脚印,而是血腥战场上被利益猩红的“胜利”代名词。有一个例子恰好证实了我的担忧:

还记得一次,朋友说他哥哥送孩子去杭州的贵族学校读书,一年后,当父亲开着车去学校探望孩子的时候,孩子却露出不屑的神情,冷冷地对他说:“以后,你不要来学校看我了,你没看见我同学的老爸都开着最新款奔驰、宝马车来,你却开着个丰田来,会被人笑话的。”

心理素质的教育比物理素质的教育重要的多,人文教育的欠缺就会使我们的孩子走上畸形的道路。固然,社会的进步要求人们去理解“潮流”这样的一个名词,然而,只有建立在纯洁高尚的道德和耐劳作的体力之下的精神,才能在时代的潮水里不被淹没。把无益人生的东西的扔掉,把无法实现的路标拔掉,我们才能走得自由,没在负累地真正上路。孩子是嫩苗苗,我们只有用健康的心时时爱护它,浇灌它,它们才能长成挺拔的大树。让我们用最光明的火炬为他们照亮前方的路,这样,一路上,他们才懂得去掌握追求幸福的方法。在光亮中认识了人生的意义,这样,他们才会在未来的日子,义无反顾地象我们一样燃尽自己,去照亮下一代人的心灵。

窗外下了一场漫漫春雨,象漫长而柔和的哭泣。我多么希望它的晶莹能感化那些幼小的心灵。在播种的季节,我们该在这片土地上浇灌些什么,才能令这满园的嫩芽儿健康而茁壮地成长呢?

我希望这座南方的小城能异外地来一场雪,把大地上一切污浊的颜色覆盖。雪白——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一种美好!来年的春,那青青草地才能开出灿烂的花朵。

难道,我们不是有责任让祖国的花朵灿烂地开放,让我们不朽的思想和精神根值于他们的内心,让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让中华民族更加辉煌腾达么?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眼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吟媚 | 荐/吟媚推荐:
☆ 编辑点评 ☆
吟媚点评:

题目很养眼。春天,我们该播种些什么?在这个快速变革的社会,什么是可以保留的,什么是该抛弃的,有时,真的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明白的,那需要全社会的努力。特别是对于孩子,我们,该留下些什么?

文章评论共[7]个
水柔柔-评论

悲哀之感就这样悠然而生,是呀,钱钟书不是说了"钱不是万能"的吗?怎么一切一切都要钱来做基础,用钱来做交易了,竟然连娃儿的心灵也不放过?悲哀悲哀呀
  【眼儿 回复】:柔柔好 [2006-3-26 21:52:34]at:2006年03月24日 下午3:23

li心有千千结-评论

这样的春天,应该播种希望。
  【眼儿 回复】:但愿春暖花开 [2006-3-26 21:53:10]at:2006年03月24日 下午4:18

chen红叶-评论

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可是我们却无能为力,都是“金钱”在作坏,可是我们不能腐蚀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啊。
  【眼儿 回复】:问好 [2006-3-26 21:53:41]at:2006年03月24日 下午5:43

晨风而去-评论

现实不以言表。个人力量不能扭转乾坤,但需要我们真实地对待,尤其是孩子们,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眼儿 回复】:是的,一切会慢慢好起来的,我相信. [2006-3-26 21:54:42]at:2006年03月25日 清晨7:07

龙翔云舞-评论

呵呵。又见眼儿,问好!
  【眼儿 回复】:云舞也好 [2006-3-26 21:54:05]at:2006年03月25日 晚上9:54

my199771-评论

中国的家长最伟大,同时也最可怜.下一代的希望,不是由我们去为他们铺设的,而是由他们去争取的.其实,学校也仅是社会的一部分,为什么教孩子们学会选择和放弃呢.那比知识更重要,后者,只不是凭借来谋生,而前者,这是做人的智慧.at:2006年03月29日 晚上11:16

kphc-评论

眼儿写的东东,真让我佩服!<不朽的思想和精神根值于内心>at:2006年04月11日 晚上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