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间是一座有着一百二十个房间的清代古民宅。
走进百廿间,就有一股悲哀裹着岁月的风尘向我袭来。
百廿间这个名字是我的创造。实际上,那个被我如此命名的古宅没有名字——然而,从一开始,这个有着一百二十间房间的大房子就被乡民们当作了无限向往的地方。在一百多年前,我敢说,能有幸走进这房子的人并不太多。可现在,想走进那座大宅子的人却少的可怜。在岁月流转之后,那曾经辉煌无比,带给主人无限荣耀,引来乡人们几多艳羡眼光的老房子老了。于是它自然就被无情的冷落和漠视。
在一个芳草凄凄的黄昏,我沿着细瘦的巷子,走进了这座老房子。我想来触摸一个家族的兴衰枯荣的过程,用自己的心去解读它所蕴藏的岁月沧桑,并以此来洗濯我的心灵。
抬一抬脚,跨过门槛,就迈进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一股古老的气息也随之扑面而来。翘檐,粉墙,花窗……该有的都有了,但缺少的却是那勃勃的生气。天井里,杂乱堆放着柴禾和菇筒,中堂上,不知是谁将从山上采来的青草药铺满了地面。转过原先专门让女人和下人走过的过道,就看到了几个厨房——也许它们曾经是这个家族里某位贤淑的小姐的闺房,但如今,居住这里的人们随意的将锅碗灶具摆放着;在墙面上,烟火燎过的痕迹一目了然。我转过过道,眼前豁然开朗,不知何时到了一处很宽敞的偏宅,抬头一看,二楼上的每个房间都有着雕花窗户,但是好几个房间的门都锁着,仔细看,还可以看到密集的蜘蛛网……杂居这里的乡民们用漠然的神情看着我,他们不会明白我来这里探询的目的。我望着他们,想看看到底在哪张脸上能看见当年那位气魄宏大的财主老爷的影子。然而我失望了,我看到的只是漠然。对于他们来说,这座院子里有过怎么样的悲欢离合是跟他们没多大关系的,他们可能也从不曾想过这个问题。他们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里,就在那曾经可能住过某位小姐某位太太甚至是某位老爷的房间里,从事着人类最古老的娱乐活动。
没有人跟我详细解说过这座老宅子的历史。所以,我对它实在是陌生的。但作为一个土著,我从老人们的口里,知道了它的一些概况。大概一百多年前,一个在外地做生意多年积累了相当财富的老人回到了家乡,他老了,叶落自然归根。然后,他雇了两个浙江的木匠,住在这个村里,为他建造一所庞大的房子,供已经奔波疲惫的他和庞大的家族成员居住。这两个手艺精湛的浙江师傅在这里住了一年多,也忙活了一年多,最终,一座前所未有的大房子出现在大家面前:它整整拥有一百二十个房间!
站在这座如今虽然没有变成碎砖瓦砾但也破旧不堪的大宅院前,我张开了自己想象的翅膀。刚建成的时候,它一定像花一样绽开,展示着所有属于它的美丽。我还仿佛看到,这发宅院的主人晃动着硕大的辫子,红光满面,在举杯庆贺的亲友们中穿梭,全然没有了花甲老人的蹒跚之态。
但是,盛开的花而依旧难逃凋零的命运,一座由旧时代家长建造的宅子又怎么能保证不在岁月风雨侵袭下颓圮?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那么,那一个手上有着淡淡银子味道的财主,他又能将这福泽传多远呢?很快,可以围坐十六个人的八仙桌就被劈柴禾送进了灶膛,雕花的窗户也被人撬掉了许多。听说,这位财主老爷的子孙们这时还是很有门面的,因为依然可以变出几件古董来当掉,作某个中午宴请狐朋狗友的费用。但是,这样的日子很快就终结了——他们不得不变卖了部分房间的产权,于是。在某个阴晦的黄昏里,在那个财主老爷在天之灵无奈的注视中,这个有着一百二十个房间的宅院第一次被外姓人住了进来,随后,更多的外姓人蜂拥而至……
现在。人们已经不太关心这位老爷的后代子嗣的种种情况。在百年的变迁中,这座宅院里的许多人自然随风逝去。还有一些人去了乡人们至今也无法说清楚的地方,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从来不回来,哪怕回来看一眼……他们难道在逃避什么么?还有一点也可以肯定,财主老爷的后人们再也没有了当年祖先们的荣光和辉煌。在这个小乡村的街头,如今有一个时时被乡民们嘲笑捉弄的男人,他要么光着屁股,傻傻的笑,要么在无知稚童的追打中,提中露出破洞的裤头,狼狈逃回自己那属于他的一百二十间房间中的某个阴暗房间,在寒冷和饥饿着瑟瑟发抖,也许还会在他偶尔清醒一小会的时候,想起他祖上的富庶、殷实和辉煌……
走出古老的宅院。心头翻滚着无数的滋味。这个宅子的起落变化,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也十分的相似?多多回望古宅,或许它会让在红尘中打滚的我们对纷扰的俗事名利多一些参悟,在浮躁的心里生出些平静来。遗财不如遗德。多给子孙一份精神性的东西吧,它才能传到千秋万代!
当我离开宅院的时候,许多农人回来了。我突然想:他们素朴实在,也许,正是他们,才是最适宜生活居住在这里的人呢!不是吗?
-全文完-
▷ 进入余新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